一、收复枣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从湘赣苏区到伊犁河谷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征尘录》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2925
颗粒名称: 一、收复枣阳
分类号: K825;E28;K265
页数: 3
页码: 141-143
摘要: 10月中旬,三五九旅完成了恢复原名的改编工作之后,即于11月2日,进抵枣阳,等待命令。7日,奉命从枣阳移驻湖阳镇。我军刚刚离开枣阳,国民党军即于次日黄昏乘虚袭占枣阳。
关键词: 日黄昏 军分区 大队长 司令部 三五九旅

内容

10月中旬,三五九旅完成了恢复原名的改编工作之后,即于11月2日,进抵枣阳,等待命令。7日,奉命从枣阳移驻湖阳镇。我军刚刚离开枣阳,国民党军即于次日黄昏乘虚袭占枣阳。
  枣阳背倚我桐柏山区和大洪山区,面对鄂北、豫南平原,直接威胁襄樊、南阳和老河口,是敌我争夺鄂北、豫南的战略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三五九旅获悉枣阳为敌所占后,无不义愤填膺,主动请战,要求前往收复枣阳。经军区批准,全旅士气高昂,决心打好这重返中原第一仗。11月9日上午10时,三五九旅以奔袭姿态由湖阳镇出发,向枣阳疾进,经响水河、太平镇至十八里河,捉到敌第三纵队司令部谍报队队长李玉华。经审讯获悉:枣阳城内系顽游击第三纵队曾宪成部的二、三、四支队驻守,每支队有3个大队,共约2000余人。据此,命令七一八团担任主攻,从北门实施正面攻击;以七一七团为右翼,侧击西门,并阻击来援之敌;以七一九团为左翼,控制东门,并以1个营侧击南门。与此同时,七一七团和七一九团分别负责切断敌东南至随县和西至兴隆寺的退路。在敌未发觉之前,以神速动作袭占枣阳,歼灭该敌。
  9日黄昏,三五九旅各部急行军百余里直抵枣阳城垣附近,隐蔽集结。这时,敌各大队长正聚集在纵队司令部开会。担任主攻任务之第七一八团趁敌不备,果断勇猛地发起进攻,以神速的动作消灭了敌哨,占领北关,立即向城内冲击。当敌人听到枪声,仓促组织抵抗时,七一八团的战士们已冲入城内,猛追逃敌,直插敌纵队司令部。此时,我七一七团和七一九团侧击部队也开始攻击。城内之敌惊慌失措,逐步后撤。翌日晨2时许,我军攻克敌人最后一个据点——天主教堂,枣阳县城重新回到了人民手里。是役,我军俘敌300余人(大队长2名),缴获轻机枪9挺,重机枪4挺,迫击炮4门,电台1部,步枪甚多。
  我军收复枣阳后,成立了以枣阳为中心的鄂北军分区(1946年1月奉命撤销)分区,以张仲瀚为司令员,曾涤任政治委员,并将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调归鄂北军分区(1946年1月奉命撤销)指挥;将新四军五师十四旅四十二团调归三五九旅,改称三五九旅七一九团。

知识出处

从湘赣苏区到伊犁河谷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征尘录

《从湘赣苏区到伊犁河谷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征尘录》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9

这本史书以翔实的资料,生动的事实,真实地记录了七十二团半个多世纪以来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是一部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彰往昭来、启迪后人的宝贵历史资料。七十二团的历史是一部浴血奋战的斗争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