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巧越黄河冰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从湘赣苏区到伊犁河谷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征尘录》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2898
颗粒名称: 二、巧越黄河冰桥
分类号: D262;D630;F426
页数: 4
页码: 94-97
摘要: 南下支队一大队越过同蒲铁路之后,随主力直插太岳山区。12月12日,进至太岳军区一分区绵上县(原沁源县),稍事休整,15日又继续前进,连续行军4天,途经安泽县境,进入太岳军区三分区根据地。第一大队和第二大队进驻沁水城。准备再渡黄河。
关键词: 南下支队 副参谋长 先遣队 第一大 黄河北岸

内容

南下支队一大队越过同蒲铁路之后,随主力直插太岳山区。12月12日,进至太岳军区一分区绵上县(原沁源县),稍事休整,15日又继续前进,连续行军4天,途经安泽县境,进入太岳军区三分区根据地。第一大队和第二大队进驻沁水城。准备再渡黄河。
  为便于渡河,南下支队分别组成左中右3个纵队,我一、四大队为中央纵队,二、六大队为右纵队,三、五大队为左纵队,并以一、二大队侦察队同支队侦察队共同组成渡河先遣队。各大队抽调1名领导干部和几名参谋人员参加先遣队,先遣队由支队副参谋长邹毕兆统一指挥。12月24日上午,邹毕兆率先遣队先行出发,经灵官庙、黄莲树翻越王屋山,穿越济(源)垣(曲)公路敌人封锁线,连续行军26个小时,于次日中午到达黄河北岸毛田渡口,立即投入了紧张的侦察和准备工作。
  毛田渡口位于河南省济源县以西的黄河北岸,在黄河北岸的蒲掌、邵源、王屋、马湾有日军据点;在黄河南岸的石曲村有伪军1个连驻守;再往南约2公里处的石井村驻有伪军1个中队,对我军渡河均有一定妨碍。毛田渡口很小,只有小船1只,可乘30人,往返1次,需1个多小时,全支队5000人不计骡马辎重,如要渡过黄河,最少需7个昼夜,这是绝对不行的。据当地老百姓介绍,距毛田渡口10公里上下,尚有小船3只,但很难集中到毛田渡口来。此地木材缺乏,扎木筏亦不可能。因此,如何渡过黄河天险,已成为部队南下的一个极大的难题。正当我先遣人员束手无策之际,忽有老乡前来报告,前一天此地下了一场大雪,又刮了一场大风,上边河湾里已结了冰,兴许能过人。侦察员们从未听说过黄河结冰之事,抱着姑且一看的心情,随老乡向黄河上游走去,走出不远,出现了一大片冰滩,侦察员蜂拥而上,试探着在冰上从河北岸走到河南岸,厚厚的冰层,用刺刀挖很久也挖不透。邹毕兆副参谋长立即率先遣队全体150多人赶到这里,在三四十米宽的冰桥上,洒了一层厚厚的麦草,铺出一条金色的道路,它既可作部队冰上行军的路标,又可防止人跌马滑,加快行军速度。25日深夜,王震司令员接到先遣队电报:“黄河已结冰,人马均能通过……”他欣喜若狂,立即率部出发。
  26日凌晨,第一大队冒着刺骨的寒风向黄河岸边疾进。当到达黄莲树村集结时,突有日机8架在头顶盘旋侦察,但未发现我军渡河意图,乃悠然而去。我军继续前进,当晚绕过敌邵源据点,通过从济源到垣曲的公路封锁线,到达黄河北岸,根据支队部署,第一大队担任过河(冰桥)前卫,当一大队大队长陈外欧率前卫第二营到达冰桥北岸时,邹毕兆副参谋长立即向他介绍了渡口南岸石曲、石井两个据点的日伪军情况。陈外欧当即命令二营五连,围歼石曲村之敌;命令二营四、六两连围歼石井村之敌。命令下达后,二营五连跑步前进,迅速包围了石曲村据点,猝不及防地扔出一排手榴弹,剧烈的爆炸声尚未平息,战士们已端着雪亮的刺刀冲了进去,睡觉未醒的伪军,浑身打战地跪在地上,举手求饶,进攻渡口南岸石曲村仅用了20分钟。计俘虏伪军17名,击毙6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20余支。立下了南渡黄河第一功。
  与此同时,一大队二营营长率四、六两连越过冰桥之后跑步前进,向石井村扑去。由于夜深天黑,加以地形道路不熟,当他们接近石井村时,石曲村战斗已经打响,石井村伪军闻枪声而逃。一、二大队乘机通过冰桥。27日,南下支队相继越过冰桥,进入河南省境,当我军跨越冰桥时,中央电影团随军南下摄影记者王旭拍下了这极其壮观的场面。南下支队从冰桥渡过黄河之后,当地群众不胜惊讶地说:“民国16年,黄河结过一次冰,至今将近20年没有结过冰了,现在又突然结了冰,真是天助毛主席,天助八路军!”

知识出处

从湘赣苏区到伊犁河谷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征尘录

《从湘赣苏区到伊犁河谷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征尘录》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9

这本史书以翔实的资料,生动的事实,真实地记录了七十二团半个多世纪以来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是一部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彰往昭来、启迪后人的宝贵历史资料。七十二团的历史是一部浴血奋战的斗争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