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乌鲁木齐文史资料 第九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2769
颗粒名称: 生平简介
分类号: K827;K825;F426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张治中(一八九〇至一九六九年)字文白,安徽巢县人。他的老家在巢县西乡洪家疃,和冯玉祥的老家夏阁竹柯村相距仅二十公里,都在巢湖边上,山青水秀。解放前,他和陶行知、胡适两个皖南人是好朋友。他出身于手工业家庭,幼年在私塾读过十年线装书,考秀才落第,托人进杂货店当学徒。后来,他流浪于安庆、扬州之间,当备补兵和备补警察,代人站岗。穿着别人七长八短的制服,手持警棍,寒风冷月,突兀地站在街头,无限悲凉。
关键词: 副部长 八宝山 周恩来 参谋长 孙中山

内容

张治中(一八九〇至一九六九年)字文白,安徽巢县人。他的老家在巢县西乡洪家疃,和冯玉祥的老家夏阁竹柯村相距仅二十公里,都在巢湖边上,山青水秀。解放前,他和陶行知、胡适两个皖南人是好朋友。他出身于手工业家庭,幼年在私塾读过十年线装书,考秀才落第,托人进杂货店当学徒。后来,他流浪于安庆、扬州之间,当备补兵和备补警察,代人站岗。穿着别人七长八短的制服,手持警棍,寒风冷月,突兀地站在街头,无限悲凉。最苦的是晚上没有固定床位,伙房旁边的柴草堆,就是他的窝铺。不久,当了正式警察,白天站岗,夜晚在扬州数理专修馆学习英语和数学。辛亥革命时,他投入上海学生军,编入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入伍生团。
  南北议和,入伍生团并入北京政府的武昌陆军中学,即陆军军官第二预备学校。张在校勤苦攻读,德文成绩突出,受德籍老师格拉塞之器重。两年毕业,分到“安武军”见习,该军是军阀倪嗣冲的部队,极为腐败。此时孙中山在广州领导革命,张弃职经上海到了广州,在川、粤之间八年,历任驻粤赣军连营长,川军独立旅参谋长,靖国桂军师参谋长及该军军校校大队长。有两次遇兵变,几乎丧命。其间曾在上海大学听瞿秋白讲课,学俄语和英语。外国英文电影字幕,他能看懂十之八九。俄语学的不好。
  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张被邀入黄埔.与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友善。第一、二期时他任军事研究委员会委员、第三期任学生总队长,第四期任军官团团长。其间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参谋长,航空局局长,航空学校校长。北伐时任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武汉克复,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兼学兵团团长。国共合作破裂,张既不愿反共,也不愿反蒋,乃到德国考察,其师格拉塞之子助之。嗣后他又历游比利时、法国、瑞士、意大利、英国、美国经日本而归。
  这里有两件事值得一说:“四•一二”政变后,一天晚上陈赓(黄埔一期学生,共产党员)突然来见,他送了陈赓旅费,叫他赶快隐蔽,并叫陈转告周恩来先生,行动务必谨慎。其次是他看了美加之间的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IIS),准备经加拿大到芝加哥,但几经交涉,均未通过。对方说,护照上未写经加拿大,所以不能签证。又说:“可惜你是中国人,如果是日本人就可以了。”他气的几乎骂起来。当时中国衰弱,日本强盛,外国人只尊重强者。这个意外的刺激,使他产生了富国强兵的思想。
  一九二八年他任军委会军政厅厅长,后长期担任南京中央军校教育长。其间一度任武汉行营主任、教导第二师师长。闽变时任第四路总指挥。“八•一三”之役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在上海与日寇血战。张每次打完仗即“缴令”,从不拥兵自重。崇尚民主,鄙视野心家。
  这里有几件事可记:“一•二八”抗日,他写下了遗书。在闽变时,蒋介石令他攻打福建人民政府的古田守将赵一肩,他采用和平方法,取得了“古田释兵”的好结果,化干戈为玉帛,给以后的抗日,保存了元气。“八•一三”抗日,他本想出奇制胜,一举把日寇主力击溃,而蒋迷于外交,三次令他“暂停进攻”,坐失良机,使敌得以从容准备,给攻击造成了很大困难,牺牲了一个旅长和两个坦克连长,他感到气愤。
  一九三八年夏,他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曾助江渭清三千元现洋作游击经费。浏阳县长暗地杀害了一个中共干部,徐特立来见,他查明属实,立即把那个县长撤职查办。长沙大火,他受到了革职留任处分,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助其办理善后。次年任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旋调军委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他参加国共和谈,三到延安,与周恩来,马歇尔遍飞各冲突地点调处军事。在军事调处时期,他曾批一笔款项与李先念将军作军费。
  重庆谈判时,毛主席住在张家里四十多天,未发生任何意外的事。一九四六年他任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主管甘宁青新四省军政。行营后改为行辕,又改为长官公署,迪化设办公厅,张常驻迪化。
  一九四九年四月一日他到北平和谈,商订《国内和平协定》(草案)。南京代总统李宗仁拒绝签字,和谈破裂。张被共产党挽留,居平不返,国民党反动派开除其党籍。从此,张悉心致力于新中国的和平统一和建设事业,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曾出访苏联,波兰与朝鲜。一九六九年病逝于北京,终年七十六岁。党中央致送抚仪五万元与其夫人洪希厚。骨灰盒置于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第一室。其长子一真在台湾,次子一纯现任北京电力科学研究所组织部长,女素我,外贸部教授,素央,体委副处长,素初,外文出版局翻译,素久,南开大学讲师。夫人亦病逝,骨灰置于八宝山第八室。
  一纯在重庆还是少年儿童,他看见毛主席和理发员握手,大受感动。周恩来副部长给他题的字,他一直保存着。他说:“那时我就想参加共产党。”一九五六年,经董一博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知识出处

乌鲁木齐文史资料 第九辑

《乌鲁木齐文史资料 第九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出版地:1985

本书是一部资料集。收录了乌鲁木齐各个领域代表人物回忆的文章等,以便了解乌鲁木齐的历史发展。章节包含:文史资料选辑、人物传记、地方风土。本书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