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闭关自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2682
颗粒名称: 五、闭关自守
分类号: G647;F812;F426
页数: 3
页码: 24-26
摘要: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六月五日,杨增新接任时,内地事变纷起,袁世凯政府在财政和军事方面不能远顾边疆,任凭新疆自谋,在这种情况下,杨增新得以独断独行。伊新统一后,用各种手腕消除了伊犁革命势力;诱杀了哈密维族首领和云南同乡中的异己分子,并运用权术和兵力镇压了哥老会,边局得以稍安。他认识到所谓北京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嘉峪关外的事,这就决定他闭关自守的政策。凡北京派人来新,除与他有关系或特殊情况者外,他一律拒绝。
关键词: 在美国 中央政府 县知事 嘉峪关 陆军部

内容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六月五日,杨增新接任时,内地事变纷起,袁世凯政府在财政和军事方面不能远顾边疆,任凭新疆自谋,在这种情况下,杨增新得以独断独行。伊新统一后,用各种手腕消除了伊犁革命势力;诱杀了哈密维族首领和云南同乡中的异己分子,并运用权术和兵力镇压了哥老会,边局得以稍安。他认识到所谓北京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嘉峪关外的事,这就决定他闭关自守的政策。凡北京派人来新,除与他有关系或特殊情况者外,他一律拒绝。如民初他拒绝孙首仁来新任禁烟督办;内务部拟迁送山西平阳所聚山东河南等省游民,来新实边,他借口移民所需旅费过多,新省地虽广而水缺,开垦所需费用过巨等理由拒绝;他曾以新省道员人多,无法安排,呈请停止分发道员;又以新省县缺只有四十多处,前已分发来新和原在新候缺的县知事人员在百名以上,粥多僧少,呈请不再分发此项人员来新;每年内地陆军学校毕业生,向由当时陆军部分发各省录用,他借口本省陆军人员过多,拒绝陆军部派遣。类似这种事例很多,不胜枚举。至于各阶层私人来新,他在星星峡设卡稽查,非经他批准不得入境;由新东归群众,必须请领督署或省署护照,才准出境。民国四年以后,他恐内地和本省各阶层的往来通讯,揭露关内外政局消息,或勾结密谋作乱,竟在和平时期不戒严的情况下,委派委员多人每日赴邮局检查,收进和寄出的所有信件,都被开封查阅。如信中语句涉及政治或军事以及不可解的词句,即由委员将该信件直接送至省署,亲呈杨氏过目,有些此类信件被扣,有些将有关的语句涂抹。凡检查的信,仍代妥封,在封口上贴一印有“检查讫”字样的小纸签,再退交邮局处理。外文信件,俄文由专人检查。最初因潘祖焕学习过英法文,凡俄文以外的外文信件,都送交潘检查。民国八九年间(一九一九——一九二〇)由于俄国内战,从俄境逃入新疆的军民人等络绎不绝,其中有波兰、芬兰和德意志人,他们在美国有亲友的,都写信求助,或者查问能否在美国谋生。但潘不识以上三种文字,无法检查,送交省署后,都被扣留。记得有芬兰籍土木工程师某以芬兰文寄信,久不得复,继知因无法检查,信被扣留,他以后改用法文写信。此项检查制度,不久又在各道执行。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在以瑞典人斯文赫定为团长和以北大教授徐炳昶为副团长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有北大学生数人,在京同学给他们写信开玩笑,写有“打手”字样,引起了杨氏的疑心,曾派马队至甘新草地,俟该团到达时,进行了检查,并不准该团所雇蒙古和中籍工人一同来新,考察团才得进入新疆。此外,居新人士所订内地各种报章杂志,一律扣留,交存省署,由杨自己一人阅读。以后人们都不敢订阅内地报刊,以致关内消息,几乎完全断绝。形成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被当时逢迎杨氏的官们称新省为“塞外桃源”。
  杨氏登台以来,对当时所谓中央政府表面服从,实则貌合神离。对中央所颁各项法令和条例等,大都阳奉阴违。例如:本省在清朝所设各府、厅、州、县,虽按统一规定全改为县,但县署组织,县知事及职工薪资则由新疆制定,与内地各省不同。军队编制更是新旧并行,既有旅团营连,又有统领、提、镇、参、游等名称,极不统一。民国以来,中央对各省首领名称,屡有变更,于是杨的官衔由都督兼民政长变为将军兼巡按使,再变为督军兼省长,最后,变为省主席兼边防督办。但万变不离其宗,他本人丝毫未变,仍独行其是。他常对人说,他“认庙不认神”,不管中央政府组织如何变更,当权者是何党何人,他都承认,而自己的一套老办法,则始终不变。就是说:嘉峪关外,唯我独尊。

知识出处

新疆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新疆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79

本书是一部资料集。收录了新疆从清末到解放各个时期,各个方面,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工商、民族、宗教、历史人物和社会风尚等史料。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和人物等情况,本书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