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1836
颗粒名称: 卫 生
分类号: R197;S858;F426
页数: 3
页码: 50-52
摘要: 克拉玛依市的卫生事业,随石油工业城市的兴起而不断发展。全市现有6所医院、3所防疫站、24个卫生所(站)、两个乡卫生院和1家医药公司。还有1所卫生学校。全市的卫生机构除肿瘤科与精神病房外,其它各科均已配齐。现有病床1309张,每千人拥有病床数6.05张,高于全国平均数。新建的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将设精神病区。全市日总门诊量达4094人次,年住院近1.5万人次。
关键词: 防疫站 传染病 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市 卫生技术人员

内容

克拉玛依市的卫生事业,随石油工业城市的兴起而不断发展。全市现有6所医院、3所防疫站、24个卫生所(站)、两个乡卫生院和1家医药公司。还有1所卫生学校。全市的卫生机构除肿瘤科与精神病房外,其它各科均已配齐。现有病床1309张,每千人拥有病床数6.05张,高于全国平均数。新建的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将设精神病区。全市日总门诊量达4094人次,年住院近1.5万人次。
  30余年来,克拉玛依市已成长起一支多民族的卫生技术干部队伍。到1989年底,已有卫生技术人员2200人,大中专文化程度的有1000余人。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82人,有主治医师(主管医师)职称的329人。全市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和护士的人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各医院、卫生所(站)、防疫站的设备均已更新,成为具有80年代特点的医疗卫生单位。全市共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23台。
  克拉玛依市的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大幅度地增加,基本上形成一个遍布城乡、防治结合的医疗、卫生防疫三级网。
  【卫生防疫】 克拉玛依市的卫生防疫事业在城市初建时是一片空白,既无专业机构,又无专业人员。随着城市的发展需要,现在基本形成三级防疫网。现已有市防疫站、地区防疫站和结核病防治所,各医院、卫生所(站)均有专职防疫人员。
  建市初期的条件比较困难,环境卫生也较差,“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如痢疾、脊髓灰质炎、伤寒、流脑多次流行。60年代,传染病发病率较高。肝炎为4.8‰,痢疾为66.7‰,脊髓灰质炎为0.6‰,伤寒为0.97‰,麻疹为 23.9%0,白喉为 0.15‰,流脑为3.4‰,百日咳为10.8‰。从1959年建立市防疫站以后,从抓爱国卫生运动着手,加强疫苗的管理和使用,经过30年的努力,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从1986年推行儿童计划免疫以来,有效地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有的传染病已基本控制。到1988年危害儿童健康的几种传染病,如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炎无病例报告,麻疹发病率仅十万分之三。
  全市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使食品卫生工作由一般的业务管理逐步走上法制管理的轨道。全市已有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两个,配备食品卫生检验人员5人,食品卫生监督员8人。近4年来举办各类食品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培训班共72期,培训食品从业人员共5444人次。为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对食品从业人员实行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全市有3100名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率97.2%,5年共查出病例742人,全部调离岗位,不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行业的工作。对国营和集体食品经营单位及个体商贩发放卫生许可证,发证率87.4%。食品卫生检验工作中,合格率由1985年的40.4%提高到1988年的86.3%,尤其是冷饮的合格率由1985年的18.5%提高到1989年的69.4%。对变质的罐头等20余种副食品进行销毁,共约20吨,价值9万余元。处理违法案件824起,罚款2万余元。吊销营业执照48家,其中集体经营的7家。
  环境卫生工作由于坚持专业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方针,城乡卫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市爱卫会决定每年4月为克拉玛依市爱国卫生月。同时坚持门前“三包”责任制,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颁发行业卫生标准,实行分级升降挂牌管理,清除蚊蝇孳生地,改旱厕所为水冲厕所,大面积飞机洒药除害,加强饮用水保护等,城市卫生面貌大为改观。
  此外,工业卫生、学校卫生等项工作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
  【妇幼保健】 全市有女职工35075人,是生产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加强妇女的五期保护,配备了女工干部48人,兼职女工委员1330人。先后建立了女工卫生室209个,室内备有床铺、沙发、桌椅、茶具、电扇和暖气,还有电动按摩器。建立女工冲洗室579个,平均利用率每天在250人次以上。按国家劳动保护条例规定,适当调整女职工的工种和按生理变化安排工作。定期举办女工干部培训班共13期,参加者3106人次。实行婚姻保健、围产期保健、普及科学接生工作。加强妇女病、肿瘤普查,已完成14820人,妇女病治疗达2050人。
  全市共有幼儿园46所,入托儿童10894人,入托率达80%以上,其中三岁以上儿童入托率为90%。2/3的幼儿园设备完善,人员配备齐全,共有幼保人员43人,专业幼保人员16人。目前正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健全制度,提高幼儿保健工作质量。
  【新疆石油局总医院】 新疆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是一所综合医院,担负着新疆石油系统的医疗、教育和科研任务,占地面积64581平方米。
  该院是从1956年4月勘探初期建立的克拉玛依医务所,逐渐发展起来。现有病床600张,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11个,综合门诊部1个,卫生所3个,保健站13个。共有职工130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79人。图书室藏书1万余册,中外期刊287种,还与全国40多个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资料和信息交流关系。该院拥有万元以上的设备81台,其中有日产850mA多轨迹断层扫描X光机、捷克800mA带电视X光机、美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日本东芝超声诊断仪、美产800型血细胞分析仪、日产m—A—4010型电脑化尿液分析仪、美国太空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及摇控/床边中心监护仪、联邦德国产C—T、美产晚电位等大型设备。
  建院30多年来,总医院完成门诊2221.9万人次以上,住院治疗患者29.03万人次以上。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国内首次报导了皮肤利什曼病(东方疖型)的科研和治疗成果。近三年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87项,其中5项达到省、部级水平。1987年荣获石油工业部“文明医院”的光荣称号。
  【克拉玛依卫生学校】 克拉玛依卫生学校创建于1977年,校设附属医院1所。
  该校现有教职工35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主任、副主任医师共16人,讲师、主治(主管)医师40人。有教研组17个,设有10个实验室。教学医疗设备价值164万元,固定资产总值740余万元。图书资料室藏书4万余册,报纸及中外期刊2021种。还拥有供80人同时使用的电教设施。
  卫校为了适应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开设6个专业班,累计招生1918名。并于1985年与第四军医大学合办医疗大专班。现有在校学生15个班,计59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5人。建校以来已输送1275名各类医疗技术人才。
  【市人民医院】 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是由1958年创建的市人委医务所扩建的,于1983年更名,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为适应克拉玛依市发展的需要,1986年与克拉玛依卫校门诊部合并。内设17个科室。现有职工20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6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主管)医(护)师12人,医(药、护、技)师41人〕。图书室藏书650册,中外期刊179种。拥有万元以上的设备15台,其中有B型超声诊断仪、纤维胃镜、纤维支气管镜、牙科综合治疗台、12英寸荧光显微镜等。自1986年以来,总门诊量为274666人次,开放病床30张,收住病人745人次。新建150张病床的住院部于1989年11月交付使用。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

《克拉玛依市》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地:1990

《中国城市经济社会丛书•克拉玛依市》,再现了克拉玛依的古今风貌,歌颂了克拉玛依人艰苦奋斗的英雄业绩。该书运用文字、图表、照片等形式,较全面地介绍了克拉玛依市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并着力突出克拉玛依油城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