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对三区的开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1629
颗粒名称: 历代对三区的开拓
分类号: C55;I267;F299
页数: 11
页码: 26-36
摘要: 在伊犁河谷,考古工作者曾发现了不少细石器时期的伊犁原始文化。这种细石器文化和我国内地发现的细石器相一致,在发现地域上和我国北部的广大地区连成一片。
关键词: 厄鲁特 准噶尔 清政府 噶尔丹 公元前

内容

在伊犁河谷,考古工作者曾发现了不少细石器时期的伊犁原始文化。这种细石器文化和我国内地发现的细石器相一致,在发现地域上和我国北部的广大地区连成一片。
  据《史记》、《汉书》记载,最早居住在伊犁一带的是从今天的河西走廊迁入的塞种人、大月氏人和乌孙人。
  塞种人,原名“允戎”,世居敦煌,后被月氏所排挤而西迁,游牧于天山以北,包括今阿勒泰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月氏“旧在张掖、酒泉地”。公元前二〇九年,匈奴的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诸部族。公元前一七五年,冒顿袭击月氏,月氏被迫西迁,来到伊犁河流域。公元前一六二至一六一年,匈妙又约乌孙人共击月氏,月氏再次被迫从伊犁迁出,而乌孙人在昆莫(王的称谓)猎骄靡率领下定居伊犁,建立了著名的乌孙国。据《汉书•乌孙传》记载,乌孙“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是西域的一个大国。乌孙是现代哈萨克族的祖源之一,至今哈萨克族中还有乌孙部落。
  当时正值西汉初年,匈奴凭恃武力控制着西域,并把西域作为向汉王朝发动战争的基地。汉武帝执政后,准备北伐匈奴,派出张骞到西域联络乌孙、大月氏等部族,夹击匈奴。
  公元前一三八年(汉建元三年),张骞第一次通使西域,经过千辛万苦,到达大月氏(今阿姆河流域一带〉等地,至公元前一二六年回到长安,向汉武帝详细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情况,建议汉朝重点联络乌孙。汉武帝接受了张骞的这一建议,在公元前一一九年(汉元狩四年)第二次派他率领三百人的庞大使团,带着丰厚的礼物专程赴乌孙。张骞到达乌孙首府赤谷城后,还派出副使到大宛等地进行联络,进一步扩大了汉朝在西域的影响。乌孙为了摆脱匈奴的控制,也需要一个强大的盟友。因此,乌孙派使节带良马数十匹跟随张骞回聘汉朝,写下了汉王朝与乌孙亲密交往的新篇章。
  公元前一〇五年(汉元封六年),汉武帝接受乌孙王的聘礼,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嫁给乌孙王,并以超过汉朝公主出嫁的礼遇,赠送丰盛的嫁装及仆从数百人。细君公主死后,汉朝又以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公主续嫁乌孙王。解忧在乌孙生活了五十多年,生有四男二女,有的继承了乌孙王位。
  公元前七二年,汉朝与乌孙联军合攻匈奴,大破匈奴右谷蠡的王庭,俘四万余人,其中包括单于的叔父、兄嫂、公主,马牛羊驼七十余万头。从此,匈奴势力逐渐走向衰落。公元前六〇年,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率众降汉,并撤销其僮仆都尉。西汉政府成立了西域都护府,任命郑吉为第一任都护。“西域都护”,是汉朝中央政府的代表,西域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代表皇帝册封西域各地方小国的国王和大臣。乌孙属西域都护府管辖。
  《汉书》上还记载,乌孙原是游牧行国,无房舍屋宇,细君公主来后,开建筑之始,修筑了官殿。汉朝在乌孙北之眩雷屯田,这是祖国西疆大地屯田之始。
  两汉以后,乌孙在古据漠北草原的柔然的不断打击下,部分南迁葱岭(帕米尔)山中,伊犁河流域广大地区为后来兴起的悦般所占据。
  公元四三六年,北魏王朝派出使节董琬、高明等六人到西域联络诸国。悦般、者舌、乌孙等先后派使臣到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表示巨属。
  悦般的北部,今塔城、阿勒泰一带,先后为柔然、铁勒所据。后来,居住在阿尔泰山南面的突厥兴起,它的首领土门。公元五五二年,土门大败柔然,建立突厥汗国,其辖境“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田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公充五八二年,东西突厥正式分裂。公元五八四年,西突厥达头可汗亲自到隋朝朝贡,突厥可汗沙钵略亦上书隋朝称臣。公元五八六年,隋朝颁发历书于突厥,突厥奉行隋朝的正朔。
  公元六一八年,唐朝建立。公元六三〇车,唐朝在漠北诸部特别是铁勒诸部的配合下,削平东突厥许国,西域为之震动。公元六五七年(唐高宗显庆二年),唐朝派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等进击反叛的西突厥,会战于伊犁河北岸,全卉西突厥的主力,平定了阿史那贺鲁父子的叛乱,西突厥汗国灭亡。从此,唐朝统一了西域。
  唐灭西突厥后的第二年,唐朝在波斯以西设置了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个。其中:设甸延都督府(今额敏河流域及额尔挤斯河流域),以处术昆部置,设嗢鹿州都督府(伊犁河上游地区),以突骑施索葛莫贺部置;设絜山都督府(伊犁河下游地区),以突骑施阿利施部置。此外,在伊犁河流域附近的还设盐海州都督府、双河都督府等。阿尔泰山一带,葛罗棣部等则分属阴山都督府和咽面都督府等,唐又曾置昆陵、蒙池都护府来统辖,但都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在这一时期前后,唐还设立过金山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一起分管西域,管辖范围包括天山以北今自治州在内的广大地区,唐代守边将领裴行俭、王方翼等曾任金山都护。
  西突厥灭亡之后,伊犁地方的突骑施部逐渐强大。武则天在位时,突骑施部从伊犁河流域向西扩展到碎叶河,以碎叶川为大牙帐,伊丽水之弓月城为小牙帐,分部内为二十都督。公元六九九年,唐朝政府任命嗢鹿都督乌质勒为瑶池都督。
  公元一一二四年,我国北方辽朝在女真(金)打击下,濒于灭亡。辽朝的宗室耶律大石率领部分契丹、汉族等民众西迁,在中亚建立了西辽王朝,或称喀喇契丹,其都城在虎思斡耳朵(意为坚城,今楚河畔)。
  西辽耶律王朝,皇位五传至直鲁古后,危机四起。
  公元一二〇四年,乃蛮部太阳汗的儿子屈出律篡夺了西辽直鲁古的皇位。一二一八年成吉思汗派大军攻杀屈出律。次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经伊犁西征,并吞了整个中亚。一二二五年,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把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在伊犁河流域和阿姆河的广大地区;三子窝阔台的封地包括今阿勒泰、塔城地区和蒙古西部。
  察合台汗对伊犁地方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蒙古大军西征时,他负责开凿塔勒奇(今霍城县果子沟)通道。据《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中记载,蒙古军队“凿石理道”,修通山路七十余里,筑桥四十八座,桥体宽阔,可容两辆大车通过。著名的道士邱处机(即长春真人)在应成吉思汗的诏请西行路经伊犁时,曾作诗“悬车束马西下山,四十八桥低万丈”来形容果子沟通道的惊险雄伟。塔勒奇通道的开凿,更加密切了伊犁和内地的交通,至今仍是中西交通的通道。
  此外,察合台还把汗国的首都设在伊犁的阿里马城(老霍城县西北)。
  阿里马城,中外史籍又称阿力马力,或阿里麻里,都是突厥语苹果的意思。它始建于西辽,是当时臣属西辽的葛罗禄部小王国的首府,它成为察合台汗国的首府后,迅速发展成一个十分繁荣的都会。在元代,一直是中亚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中西交通的枢纽,随着蒙古的西征,更促进了东西方大规模经济、文化的交流。当时伊犁的经济、文化十分繁荣,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交往密切。邱处机路过伊犁时,还亲自耳闻目睹当地少数民族人民赞誉汉人说:“桃花石(汉人)诸事皆巧。”常德《西使记》中,记路过赛里木湖畔松树头关口时,称“守者皆汉民……。出关,至阿里马城,市井皆流水交贯……,回纥与汉民同居,其俗渐染,颇似中原。又南有赤木儿城(今霍城磨河古城)居民多并、汾(今山西一带)人。”成吉思汗的军师耶律楚材在他的《西游录》中也说伊犁“播种五谷,一如中原。”
  一二六〇年忽必烈称帝,建立元朝,在阿里麻里设行中书省,还派过皇太子北平王那木罕任阿里麻里总督。公元一三四六年,成吉思汗的第七世孙,年仅十八岁的秃黑鲁帖木儿被拥立为汗,以伊犁为中心统一天山南北。公元一三五二年,秃黑鲁帖木儿信奉了伊斯兰教,并强迫所属十六万蒙古人成了穆斯林。公元一三六三年,秃黑鲁帖木儿死,葬于阿里马城郊,其陵墓至今犹存。
  公元一四一八年,纳黑失只罕被从弟歪思所杀,歪思自立为王,明政府亦派人赐歪思弓刀、甲胄、文绮及彩帛。当年,歪思汗率领部落迁到伊犁河流域,以后别失八里就改称“亦力把里,(“八里”或“把里”,蒙语城市之意,亦力把里,就是亦力城。约在今伊宁市)。《明史•西域传》称亦力把里的辖地“东西三千余里,南北二千余里”,包括了今北疆和巴尔喀什湖东南的地区。
  十七世纪前半期,正当明王朝积弱衰亡之际,我国西北边陲,以伊犁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兴起了准噶尔地方政权。
  准噶尔,在蒙语中是“左翼”的意思。这个部落原属西蒙古厄鲁特。厄鲁特在明代汉文史料中称为瓦剌或卫拉特,早在十六世纪末就形成四大部落联盟,有绰罗斯即准噶尔部,游牧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北,包括伊犁地区;杜尔伯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土尔扈特部,游牧于塔尔巴哈台一带;和硕特部,游牧于乌鲁木齐地区。前期的厄鲁特,主要活动中心在塔城地区一带。十七世纪初,伊犁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统治时,势力急速增大,排挤、干涉、取代其他各部,厄鲁特遂“以伊犁为会宗之地”。公元一六三五年,准部首领巴图尔获达赖喇嘛赐号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蒙语:大首领),威望大增。公元一六四〇年巴图尔珲台吉在塔城地区发起并主持召开厄鲁特和东蒙古喀尔喀联合大会,制定了《蒙古•卫拉特法典》,进一步巩固了准噶尔部的地位。
  公元一六七一年,噶尔丹夺得最高权力。次年,噶尔丹向清朝中央政府上疏,请求批准他合法继位,得到康熙帝的同意。他多次遣使入贡,并表示:“我与中华,一道同轨”、“向在中华皇帝道法之中,不敢妄行”。但是,当他据有天山南北广大地区,“尽执元裔诸汗”,并把他的权力扩展到中亚等地后,进而逐步与向东侵略扩张的沙俄勾结,侵略喀尔喀蒙古,大破喀尔喀诸部。公元一六九〇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越呼伦湖进一步南下,占驻乌兰布通(今内蒙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南),严重威胁清王朝。康熙帝率军迎战,大败噶尔丹。噶尔丹的倒行逆施,是完全违反厄鲁特人民的意愿的。因此,早在噶尔丹发动分裂叛乱初期,大批厄鲁特蒙古部落纷纷迁出准噶尔地区。其侄策妄阿拉布坦进军伊犁,截断其退路,并立即向清政府“告捷”,保证“嗣后大君凡有谕旨,俱愿遵行。”公元一六九六年,康熙帝再次率军出征噶尔丹,全歼噶尔丹主力,并命令青海的蒙古诸台吉和伊犁的策妄阿拉布坦围击噶尔丹,噶尔丹仰药自尽。
  噶尔丹败亡后,伊犁准噶尔部为策妄阿拉布坦所统治。公元一七二七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嗣位珲台吉,并继承了策妄阿拉布坦与清政府的隶属关系。他们父子俩前后统治准噶尔达半个世纪。在这一时期,由于战争相应减少,人民生活相对安定,比较注意发展生产,伊犁准噶尔的经济相当繁荣。策妄阿拉布坦为提倡农业,强迫南疆维吾尔族人民到伊犁来种地,后来不少准噶尔人也逐渐从事农业。椿园的《西域闻见录》说,当时准噶尔“控弦近百万,马驼牛羊遍满山野。”
  伊犁是准噶尔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文化中心。西北各族人民和中亚商人常来此贸易。这里有生产呢绒、皮革、造纸、印刷、造炮、冶炼等手工业作坊。傅恒《西域图志》称:“人民殷庶,物产饶裕,西陲一大都会也。”伊犁还是准噶尔的宗教中心。历代准噶尔的珲台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极力推崇喇嘛教,因此,当时伊犁的喇嘛教特别盛行,修建了固尔扎都纲,即金顶寺,还在伊犁河南岸修建了银顶寺,即海努克。两寺供养有千余喇嘛,每年春末夏初之际,各地台吉、宰桑们及其部众,云集伊犁,顶礼膜拜,俨然为喇嘛教又一圣地。
  公元一七四五年,噶尔丹策零死。准噶尔贵族统治集团相互倾轧,争权仇杀,内乱不止,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批准噶尔、维吾尔人民向内地迁徙。公元一七五〇年,准部台吉萨拉尔率众千余户降清;不久,杜尔伯特首领三策棱亦率众万余人归清;策妄阿拉布坦之外孙、游牧塔城一带的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在与准噶尔汗达瓦齐火并失败后,亦偕其兄班珠尔等部众万人降清。准部骁将玛木特见诸台吉纷纷转向,亦脱身投效清廷。清朝乾隆皇帝采用“以新归顺之厄鲁特攻厄鲁特”的策略,启用萨拉尔、阿睦尔撒纳等原准噶尔旧部,于公元一七五五年二月,清军分两路出师:定北将军班第,率阿睦尔撒纳、玛木特为北路军;以陕甘总督永常为定西将军,率萨拉尔、班珠尔等西路军,约会于博尔塔拉。清军所至,准噶尔各部纷纷归顺,携酮酪、献羊马,络绎道左。四月底,两路大军会师博尔塔拉后,继续前进,师行如流,直指伊犁。
  这时,准部头目达瓦齐仍欲负隅顽抗,率兵万人退据格登山(今昭苏县境内)。清军乘胜追击,强渡伊犁河,包抄格登山。五月十四日夜,原准噶尔宰桑阿玉锡等率精兵二十余人,出敌不意,策马横戈,直向达瓦齐军营。顿时敌众惊溃,自乱一团,达瓦齐仅领少数亲兵宵遁,余皆伏首投降。后来达瓦齐一伙逃往南疆,路过乌什时,为当地维吾尔阿奇木别克霍集斯计擒,并解送清军。至此,准噶尔封建割据政权彻底垮台。清廷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在格登山立碑,至今此碑仍屹立西陲。
  清朝统一伊犁后,拟仍分四个厄鲁特汗。唯阿睦尔撒纳却野心勃勃,隐以总汗自居,于清军内撤不久,公开扯旗招叛,抗命清廷。
  清廷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后,于公元一七六二年(乾隆二十七年)十月,任命明瑞为第一任伊犁将军(全称是总统伊犁等处将军),敕书称:“……伊犁为新疆汇总之区,既经设立将军,凡乌鲁木齐、巴里坤所有满州、索伦、察合尔、绿旗官兵,皆听将军总统调遣。至回部与伊犁相通,自叶尔羌、喀什噶尔以至哈密等处驻扎官兵,亦归将军兼管。其地方事务,有各处驻扎大臣,仍照旧例办理……,如有应调伊犁官兵之处,亦准各处大臣咨商将军,就近调拨。”清朝前期在新疆的军政管辖体制是一种军府制度,伊犁将军是新疆的最高军事长官,兼管行政,下设都统、参赞、办事、领队各级大臣,统辖全疆和归附于清朝的中亚和哈萨克各部。
  但在清代,现今的伊犁自治州各地区并非都在统一的行政辖区之内。阿勒泰地区原是筑城屯兵的重地,又是北面进入新疆的大道,战略地位十分险要,所以在未设伊犁将军之前,该地区就由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管辖。伊犁和塔城地区归伊犁将军统领。
  在清朝平定准噶尔过程中,哈萨克族人民曾积极配合清政府共同行动。公元一七五七年,清军追击准噶尔残余深入哈萨克中玉兹境内。当时中玉兹阿布赉汗除协助驱除叛逆外,还遣使献良马四匹表示归顺,并上表清政府称:“臣阿布赉愿率哈萨克全部,归于鸿化,永为中国臣仆。”同年秋季,大玉兹阿布勒比斯汗向进抵塔什干附近的清军表示归顺;公元一七六三年,小玉兹努拉利汗也向清朝表示臣服。公元一七六九年,阿布赉遣子斡里苏丹、阿布勒比斯汗、卓勒齐苏丹等先后朝见乾隆皇帝。公元一七八二年,努拉利汗遣子阿布来苏丹向清廷献贡物,阿布来在途中死去,由随行的哈喇托霍将贡物送到北京。
  哈萨克族一直生活在楚河、巴尔喀什湖一带。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后,开始在伊犁各地安置哈萨克人,发展生产。公元一七六六年,清政府敕令伊犁将军:“伊犁等处土地辽阔,人烟愈多愈善,哈萨克如不得游牧地方,或畏惧劫掠,情愿内附者,即行收留。”公元一七六七年旧历八月,清政府告知阿布赉汗:“哈萨克牧民可以到伊犁等地游牧。”这样,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起,哈萨克族开始陆续迁到伊、塔、阿地区放牧。这些迁来的哈萨克部落,在塔城、阿勒泰地区主要是中玉兹的克烈部落、乃蛮部落等;伊犁地区主要是原中玉兹的黑宰部落、以及大玉兹的杜拉特部落、阿尔班部落等。后来,还有很多哈萨克人陆续迁入,最后形成了我国现在的哈萨克族。
  十八世纪初,准噶尔封建主从南疆的乌什、阿克苏、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迁来大批维吾尔人来伊犁垦荒种地。准噶尔人把他们称为“塔兰其”(蒙语:种地人)。清军进驻准噶尔后,清政府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边防,有计划地从南疆召集维吾尔人来伊犁屯田,并发给农具、种子和口粮。到公元一七六八年,维吾尔人共计六千三百余户,分布在伊犁河两岸的海努克、固尔扎、霍尔果斯等地。
  除此之外,清政府还从内地派遣大量官兵到伊犁和塔尔巴合台筑城驻防,戍边垦殖,先后调来张家口外的察合尔蒙古官兵,甘肃凉州、庄浪的满州官兵,陕甘两省的绿营兵等六、七千人。但由于伊犁辖区辽阔,仍感兵力不足。公元一七六四年,清政府根据伊犁将军明瑞的请求,又从东北盛京(今沈阳)及其所属诸城,抽调锡伯官兵一千余名,连同家眷共计五千余人西迁伊犁河南(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驻防屯田。公元一七七〇年十月,原迁居伏尔加河流域已一个多世纪的我国厄鲁特土尔扈特部,在汗王渥巴锡的率领下,经过千辛万苦和巨大牺牲,行程万里,终于回归祖国,被安置在伊、塔、阿地区及附近一带。
  为了发展伊犁的农业生产,清政府实行屯田政策,除了维吾尔人的“回屯”、满族人的“旗屯”、驻边士兵的“兵屯”外,还有遣犯屯田的“遣屯”和大批来伊犁的汉族农民领种国家土地进行屯田的“民屯”。这些来伊犁屯田的客户,每户领种土地三十亩,清政府准其“报垦升科,永为土著”。
  随着屯田事业的发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也兴办起来。嘉庆道光年间,在伊犁河北岸开凿通惠大渠,后扩建称湟渠,即人民渠,逶迤百余里;伊犁河南岸,锡伯族人民在总管图伯特的率领下,历时七年修成东西长二百多里的“察布查尔大渠”。经过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伊犁地区农桑辐辏,阡陌纵横,成为当时新疆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在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公元一七六三年(乾隆二十八年)修建惠远城(今霍城县东面),驻有伊犁将军衙署,为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先后又在惠远城周围地区陆续修建惠宁城(今伊宁市巴彦岱)、绥定城(今霍城县水定镇)、广仁城(今霍城芦草沟)、瞻德城(今霍城清水河子)、拱宸城(今老霍城)、熙春城(今伊宁市西城盘子)、塔勒奇城(今霍城塔尔奇)和宁远城(今伊宁市),统称为伊犁九城。修建时间,前后达二十余年之久。九城中,除伊犁将军外,惠远城有参赞大臣和锡伯、索伦、察合尔、厄鲁特四营的领队大臣,以及理事、抚民同知各一人;惠宁城设满营领队大臣;宁远城内维吾尔人居多,故设阿奇木别克、伊什罕别克各一员;绥定城,初驻总兵,后设巡检;广仁城,设游击;瞻德城,设守备;拱宸城,设参将;熙春城,设都司;塔勒奇城,设守备。以上九城以驻军为主。
  与此同时,在塔城地区修建了肇丰城(今苏联乌尔扎尔),作为参赞大臣的驻地。公元一七六六年,参赞大臣阿桂将城移于楚呼楚,建绥靖城(今塔城),设参赞大臣、协办领队大臣、专理游牧大臣各一员。
  总之,由于各族人民的共同辛勤开发,当时伊犁地方在农业、牧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嘉庆年间被流放伊犁的学者洪亮吉曾写过一首诗描写当地的盛况:“谁跨明驼天半回,传呼布鲁特人来。牛羊十万鞭驱室,三日城西路不开”。当时惠远城的内外大街上,京津商人和兄弟民族开设的店铺林立,“百货云屯,市肆极称繁华,有小北京之誉。”

知识出处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概况》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8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行政区域内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民族分布、历史发展、政权建设、社会变革、经济文化以及名胜古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