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拜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0344
颗粒名称:
分类号: Q94;R;G232
页数: 2
页码: 8-9
摘要: 唐武德七年(624)
关键词: 文题名 安西都护府 喀喇汗王朝 喀什噶尔 克孜尔石窟

内容

唐武德七年(624)
  克孜尔石窟壁画上有龟兹国王苏娃那得哇(又译作苏伐勃,苏伐迭)的龟兹文题名。
  贞观四年(630)
  冬,玄奘离龟兹王城西行二日过俱毗罗城(今赛里木)后,遭自北山而来的突厥兵2 000余骑劫掠,突厥兵分财不均,自斗而散。后,玄奘又经阿悉言城(今拜城镇)西行。
  贞观二十一年(647)
  龟兹国王苏娃那得哇死,其弟哈里布巴(又译作诃黎布失毕)继王位,克孜尔石窟壁画上有其龟兹文题名。
  贞观二十二年(648)
  唐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拜城受其辖。
  显庆三年(658)
  唐置姑墨州,拜城西部受其管辖。
  贞元五年(789)
  吐蕃攻战天山南部地区,拜城归属吐蕃。
  贞元十五年(799)
  回鹘攻占龟兹及拜城地。
  会昌二年(842)
  黯戛斯攻占龟兹及拜城。
  大中二年(848)
  回鹘别部庞特勒于安西称可汗,史称龟兹回鹘,拜城归其辖。
  唐景福二年(893)
  喀喇汗王朝在喀什噶尔建都,拜城受其影响。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拜城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本志上限不限,下限截至2000年,从建置与区划、自然环境、人口与民族等方面记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的历史与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