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抗震防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0081
颗粒名称: 二、抗震防灾
分类号: F426;I247;I267
页数: 3
页码: 545-547
摘要: (一)机构 克拉玛依市、新疆石油管理局于1980年成立抗震加固领导小组,由石油管理局主管基建的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由石油局副局长、炼油总工程师、基建副总工程师及各厂厂长担任,成员由总调、计划、基建、财务、机动、炼化、供应等处、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抗震办公室,有抗震加固任务的各厂(处)成立相应机构。
关键词: 克拉玛依 抗震防灾 办公室 克拉玛依市 独山子区

内容

(一)机构 克拉玛依市、新疆石油管理局于1980年成立抗震加固领导小组,由石油管理局主管基建的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由石油局副局长、炼油总工程师、基建副总工程师及各厂厂长担任,成员由总调、计划、基建、财务、机动、炼化、供应等处、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抗震办公室,有抗震加固任务的各厂(处)成立相应机构。局市抗震办公室1990年在建设部举办的“七五”期间全国抗震系统评比中被评为先进集体;1982年、1984年、1986年和1990年均被评为自治区抗震工作先进集体;1980~1984年以及1986年、1990年分别被评为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抗震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
  (二)抗震措施 1812~1992年180年中,独山子区共遭受2次地震裂度为7度左右的地震破坏,4次6度左右的地震破坏,个别场地的最高影响裂度接近8度。1990年6月,距克拉玛依区240千米处,发生7.3级地震,克拉玛依(不含独山子区)地震裂度达到6度弱。
  1991年以前,克拉玛依市(不含独山子区)的基本裂度为6度,工程均未进行抗震设防,也没有抗震加固任务。对该地区产生6度或7度地震影响,主要是来自达尔布特断裂带中段和南段潜在震源区以及北天山地震带和阿尔泰地震带。根据全国第三代裂度区划图,199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颁发的基抗字第164号文件《关于克拉玛依地震基本裂度变更的通知》,确定克拉玛依市(不含独山子区)按地震基本裂度7度设防。1992年,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新疆地震局共同对克拉玛依市区、金龙镇、三平镇、白碱滩、百口泉和乌尔禾6个场区分析计算了地震裂度、基岩水平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值的危险性,考虑到工程应用的方便,将地震动小区划中参数折算成GBJ11—89抗震设计规范一样的形式。
  1980~1992年底,在国家地震局有关单位支持下,抗震办公室完成了独山子区地震裂度规划(1985年)、独山子区抗震防灾计划(1986年)、克拉玛依等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1992年)以及克拉玛依市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抗震鉴定和震害预测(1992年)等工作。在独山子区完成加固面积20 654平方米,整改面积213 657平方米,加固构筑物71个、工业设备516台(座)、固防洪坝2 500米、供电线8 000米、生产管道支架2 000米,加固整改水暖管道250米,改造排油沟1.6万米,总投资达1 142.46万元。1991~1992年,在克拉玛依—乌尔禾地段完成加固面积36 066平方米,投入资金353万元。
  (三)防震知识宣传 1989年和1990年,局市抗震办公室与局、市有关单位在独山子区、克拉玛依区及白碱滩区联合举办了 3次抗震防灾知识展览,集体组织参观,总计达6万余人次。1991年8月,独山子抗震办公室用3 500元奖励金在独山子区举办了一次地震知识问答宣传。同时,在电视上播放了 4次斋桑7.3级地震的震情通报;播放了 2部防震电视宣传片;摄制和剪辑了 1部克拉玛依市区震害实况录像片;购买和发放地震科普知识手册、科技手册和刊物共计430册,内容有《地震工程问题解答》、《企业抗震对策与工程结构设计》、《石油化工设备及构筑物计算手册》和新疆地震报等。
  (四)抗震防灾演习 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决定,1989年9月15日,独山子成功地进行了在第二套蒸馏生产装置上抗震防灾演习和第五居民区近5 000人的群众疏散演习,演习历时1小时30分钟。演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临震预报、地震震情监测、宣传教育、震时指挥、紧急停工、通讯联络、供电抢修、油管线震裂抢修、瓦斯溢毒、爆炸、火灾抢险、医疗救护等13个项目。来自国家7个部(局)、全国18个省市及自治区12个厅局和各地、州、市、县共计250多位领导和代表观摩了这次演习,并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中国首次在工矿企业中进行多项目的综合抗震防灾演习。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