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福利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9959
颗粒名称: 二、福利事业
分类号: F426;G258;G252
页数: 1
页码: 488-488
摘要: (一)福利工厂 1992年,克拉玛依市有两家以安置残疾人就业为主的福利工厂,即克拉玛依福利总厂及独山子福利工厂。两家福利工厂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集体福利企业,均隶属于市局劳动服务总公司领导,独山子福利工厂业务上又隶属独山子劳动服务公司管理。
关键词: 独山子 福利工厂 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市 聋哑学校

内容

(一)福利工厂 1992年,克拉玛依市有两家以安置残疾人就业为主的福利工厂,即克拉玛依福利总厂及独山子福利工厂。两家福利工厂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集体福利企业,均隶属于市局劳动服务总公司领导,独山子福利工厂业务上又隶属独山子劳动服务公司管理。
  克拉玛依福利总厂 1981年5月,克拉玛依市二轻局按照市局党委要求,组建了以解决残疾人就业为宗旨的集体福利企业——克拉玛依福利总厂。当时由二轻局移交给福利工厂40名职工,又招收了 45名职工。1983年以前,该厂只有被服、木器、绣花、白铁皮等几项加工业务。由于项目单一,又缺乏管理经验,不到3年时间,工厂就面临倒闭的危险。1983年底,福利工厂划归市局劳动服务总公司,对工厂进行了全面整顿。次年该厂扭亏为盈。1986年,开发了印刷、塑料烫金和灭火器维修两项业务;1988年,增加了防冻液、调油项目;1991~1992年,陆续开发了机械加工、化工、电器和铆焊等方面的14项新产品。从1984~1992年,工业总产值由48万元增长到711万元,提高了 14倍,利税增长了 16倍,经济效益平均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克拉玛依福利总厂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经过10余年的努力,建起了职工住宅、食堂、托儿所、澡堂、保健站、篮球场、职工之家、健身房、图书馆等生活福利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
  独山子福利工厂 创建于1978年6月,由独山子区政府管理。1981年8月,划归独山子劳动服务公司。1992年,有职工148名,经营项目有安装和油漆、保温、纸袋、劳保服加工及包装印刷等。产品有化工系列产品、蜡制品、建材系列产品,商业服务网点有商场、酒家、商行。独山子福利工厂把办厂育人放在首位,完善各项内部经营承包制,实行全方位承包,调动了全厂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81~1992年,产值从28万元增长到1 013万元,固定资产从16万元增加到500万元。自筹资金扩建厂房,修建住宅及生活设施2 114平方米。厂区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全。1992年,该厂被自治区评为“明星福利企业”。
  (二)聋哑学校 克拉玛依市聋哑学校创建于1986年9月18日。创建时有20名学生,6名教职员工。1992年,在校学生28人,教职员工13名,有6个班级,教学设备齐全。学校性质为“民办公助”,学制8年。办学经费由学生家长所在单位按每人每年600元(1989年10月提高到800元)一次性交市教委,由市教委向聋哑学校支付。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