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侨联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993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侨联工作
分类号:
F426;F272;D625
页数:
3
页码:
477-479
摘要:
从1988年起,侨联健全工作制度,每周开1次碰头会,委员每季度组织1次学习,每年开1次全委会(或全委扩大会),不定期地在节假日召集各种类型的联谊会。
关键词:
有关部门
克拉玛依地区
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市
自治区
内容
从1988年起,侨联健全工作制度,每周开1次碰头会,委员每季度组织1次学习,每年开1次全委会(或全委扩大会),不定期地在节假日召集各种类型的联谊会。
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侨联至1991年初开展4次侨情调查。建立克拉玛依地区归侨、侨眷、港澳台亲属以及国(海)外的亲属档案;与克拉玛依人有亲属关系的华侨、华人的档案。协助有关部门对归侨、侨眷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及一些遗留问题进行了平反、纠正,其中平反后收回安置工作的10人、落户的12人、改按退休对待的6人。协助有关部门对分布在局市34个单位的447名归侨、侨眷的档案进行全面的清理,对清理出的76人的档案材料及时作了适当处理。对归侨、侨眷中知识分子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克拉玛依市归侨、侨眷高级知识分子总计86人。协助有关部门解决归侨、侨眷的住房、子女升学、就业、落户、调换工作等问题。归侨、侨眷已先后全部迁入新居;其子女中有10人落城市户口,2人安排企业工作,18名子女和他们的配偶调换工作,40余名归侨子女拿到侨联出据的高考证明。
侨联建立以来,接待来访942人次,处理来信来函342件。同时,对归侨、侨眷中的好人好事进行了宣传。他们中获全国表彰的1人,获自治区表彰的1人,获地州市表彰的53人。在对外宣传上,组织广大归侨、侨眷写好一封家信,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广泛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1981~1992年共接待来克拉玛依市参观、访问、探亲、旅游、访友、讲学的华侨、国外华人3 236人。截至1992年底,华侨、海外华人共捐赠车辆4部,捐赠油田生产用螺杆泵2套,共计价值约149.98万元,为克拉玛依地区的石油生产和文教、福利事业作出了贡献。
至1991年初,克拉玛依市有归侨、侨眷、港澳台属1 103户,共4 755人。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15人、中级199人、初级213人;厅局级干部3人、县处级36人、乡科级113人;当选人大、政协常委的有5人,其中自治区级和县级各1人、地州市级3人,任委员的有18人,其中3人为自治区级,15人为地州市级。与克拉玛依人有亲属关系的国(海)外华侨、华人2 263人,分别居住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中有经济实力、科技才能和政治地位的人占相当的比重。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工商业界企业家有23人,理事会主席、理事2人,高级工程师和总工程师23人,博士、教授25人。
归国华侨联合会的活动经费由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拨给,主要用于侨务政策的宣传以及侨联的各项活动。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