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党委工作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9716
颗粒名称: 二、党委工作机构
分类号: F426;D262;G258
页数: 1
页码: 355-355
摘要: 1958年,中共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矿区第一届委员会下属工作机构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监察委员会及市人委机关总支、矿务局机关总支。次年增设财贸工作部。1962年,中共石油管理局第二届委员会增设了政策研究室、石油报社。1964年设政治部、干部部。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党委机关受到冲击,工作机构陷于瘫痪。1973年党委各工作机构相继恢复,以后得到完善。
关键词: 管理局 克拉玛依市 自治区党校 新疆石油 委员会

内容

1958年,中共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矿区第一届委员会下属工作机构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监察委员会及市人委机关总支、矿务局机关总支。次年增设财贸工作部。1962年,中共石油管理局第二届委员会增设了政策研究室、石油报社。1964年设政治部、干部部。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党委机关受到冲击,工作机构陷于瘫痪。1973年党委各工作机构相继恢复,以后得到完善。1979年局市党委下设政治部、办公室、组织处、干部处、宣传处、市政务办党委、局机关党委、石油报社和党校。至1992年,克拉玛依市、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市直机关党委、政策调研室、统战部、局机关党委、政法委员会、女工部、老干处、保密委员会、史志办公室,直属单位有石油报社及党校。
  【附】 中共克拉玛依市、新疆石油管理局委员会党校简介
  中共克拉玛依市、新疆石油管理局委员会党校,是市局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市局党员干部培训基地。
  1958年创建中共新疆石油管理局委员会党校,校址在乌鲁木齐石油新村。校长王其人(兼),总支书记郭追。开办过干部读书班、党史学习班、民族干部班、妇女班、哲学班、文化补习班。1961年4月停办。1975年4月,为了落实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局市党委决定开办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市“五七”干校。1976年3月正式开学,校址在克拉玛依市三平镇。“五七”干校的学员以劳动为主。1978年4月,局市党委决定将“五七”干校改为局市干部学校(简称干校)。干校的主要任务是轮训局市厂处两级机关干部和基层车间干部。1979年4月,撤销“五七”干校,成立局市党校。局市党校的主要任务是轮训正副科级党员干部。从1980年开始,党校进行了有计划的校舍建设和基本教学、生活设施建设。1984年4月,自治区党校同意局市党校暂定为中等专业学校体制,从1984年起实行考试制度和学历制度,学制2年,经考试合格者,取得中专学历,享受中专毕业生待遇。并同意局市党校规模定为学员500人。从成立党校以来,共开设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等23门课程。1992年1月,党校迁进市区,与克拉玛依电大分校合并,挂两块牌子,继续承担党校、电大两校两种职能。
  党校自1979年至1992年的14年中,累计培训各级各类学员11 000余人次,培养2年制中专学生637名,一年制中专专修生40名。1985年同自治区党校联合办学,培养少数民族大专生40名。1988年起又同自治区党校联合办学,招收函授大专班,培养大专生165名。1992年,在校教职员工336名,其中干部214名、工人122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0人、中级79人、初级73人。教师队伍学科比较齐全,结构也比较合理。电化教学和电子计算机教学已初具规模,有一套闭路电视,有比较正规的图书馆、阅览室及基本配套的生活设施。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