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9502
颗粒名称:
一、发展概况
分类号:
F426;F326;F323
页数:
2
页码:
239-240
摘要:
民国27年(1938年),独山子炼油厂在厂区以北15千米的奎屯沙店子开办农场,垦荒45亩。民国31年(1942年),扩至3 000亩。1951年,中苏石油公司食品供给处接管奎屯农场。1953年,耕地面积达5 000余亩。1955年,该场移交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新疆石油企业农副业生产中断。
关键词:
独山子
播种面积
克拉玛依市
耕地面积
新疆石油
内容
民国27年(1938年),独山子炼油厂在厂区以北15千米的奎屯沙店子开办农场,垦荒45亩。民国31年(1942年),扩至3 000亩。1951年,中苏石油公司食品供给处接管奎屯农场。1953年,耕地面积达5 000余亩。1955年,该场移交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新疆石油企业农副业生产中断。
1959年起,为维持石油工人的生活水平,保证石油生产的正常进行,新疆石油管理局响应党中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走“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城市矿区副食品生产的道路,发动各基层单位兴办农牧业,在乌尔禾、安集海等地兴办7个农场,播种面积达3 184亩。到1962年,石油局耕地发展到3.1万亩,基本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对生产的不利影响。但是,由于盲目扩大播种面积,广种薄收现象普遍,一般粮食亩产仅几十斤,蔬菜亩产最高不过千余斤。1963年,有33%的菜地和52%的农田没有收成。单纯靠扩大播种面积的做法还造成与地方农牧业单位争地争水的现象。1964年,出于搞好与地方的关系,提高作物单产的需要,收缩耕地面积,一些农场交给了地方,耕地面积减少万余亩。
1966年10月,独山子矿区包括职工、家属、学生在内的2 000余人,在矿区东北2千米的戈壁上筛沙造田,造出1 500亩农田;当年,完成6千米长的引水工程,建成生活和生产设施配套的东村农副业基地。该基地每年能为独山子提供3 000吨左右的蔬菜和大量的肉、蛋、奶等农副产品。
1973年、1974年冬春,新疆石油局、克拉玛依市组织新农区大会战,29万人次参加,开荒造田2.4万亩,修成支干渠、分支渠11条,总长41.3千米,20多个局、市政单位在新农区建立了粮菜生产基地。
70年代末到1992年,石油企业农副业基地有8个,其中克拉玛依市5个:乌尔禾、百口泉、新农区、四泵站、独山子。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