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参政议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8634
颗粒名称: 三、参政议政
分类号: D628;D624;F426
页数: 2
页码: 376-377
摘要: 1955年政协成立后,根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精神,积极协助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做好对民族上层人士、宗教上层人士、各界爱国民主人士的工作,多年来向县人民委员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工商联及有关部门推荐安排各界爱国人士 116人,其中自治区4人、地区1人、县级111人。同时,通过建立学委会和学习小组、举办学习班、组织参观和视察等形式,动员和组织各界爱国人士贯彻落实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 有关部门 伊斯兰教协会 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区 政协委员

内容

1955年政协成立后,根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精神,积极协助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做好对民族上层人士、宗教上层人士、各界爱国民主人士的工作,多年来向县人民委员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工商联及有关部门推荐安排各界爱国人士 116人,其中自治区4人、地区1人、县级111人。同时,通过建立学委会和学习小组、举办学习班、组织参观和视察等形式,动员和组织各界爱国人士贯彻落实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协工作更加活跃,在进一步完善政协会议和学习制度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民主协商作用。县政协组织落实政策小组,深入调查,落实政协委员和民主人士的政策,纠正在历次政治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50起(50人),使被落实政策的人在思想上放下包袱,精神上得到安慰,经济上得到补偿,生活上得到照顾,工作上得到妥善安排。1981~1985年,在57名政协委员中,有1名全国伊斯兰教协会委员、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常委,2名自治区政协委员,2名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1名县人民代表。从1981年起,政协五届、六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均列席县人民代表大会,参政议政。县政协就县政府的大政方针、“两个文明”建设,以及有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等重大问题,从1981~1985年,共召开5次常委会、4次全委会,提出重大提案13件,立案13件,办结12件;组织专题座谈会6次,组织13名委员分别到自治区和地区参加学习;对文教卫生、畜牧业生产、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问题,提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欢迎。

知识出处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

出版者:新疆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1993

《巴里坤县志》实事求是地记载了从古至今巴里坤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风土人情的变革、发展,客观地反映了巴里坤的全貌和地方特色,如实地记述了我们工作中的成绩和失误,为今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资料,对认识县情、探求规律、正确决策将发挥极大的作用;对各族人民愤发图强、艰苦奋斗、振兴巴里坤草原,将有极大的启迪。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