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资交流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8436
颗粒名称: 二、物资交流会
分类号: F426;F832;F822
页数: 2
页码: 264-265
摘要: 民国24年(1935)9月3日,盛世才为安抚巴里坤的哈萨克族人,以裕新土产公司名义,动员省城商号,由包尔汉任临时市场总委员长,组成一支商队,运来货物,收购土产。10月17日10时,临时市场在巴里坤北门外开市,包尔汉在日记中写道:“所有的哈族头目都来了,连同牧民一共两千多人,象盛大的节日一样,人们都穿上漂亮衣服……。10月18日举行赛马,夜间开晚会、演戏。市场交易开始,成绩很好,游牧上的生活必需品得到供应,他们的土产也获得了销路。
关键词: 新中国 物资交流会 包尔汉 自治县 巴里坤

内容

民国24年(1935)9月3日,盛世才为安抚巴里坤的哈萨克族人,以裕新土产公司名义,动员省城商号,由包尔汉任临时市场总委员长,组成一支商队,运来货物,收购土产。10月17日10时,临时市场在巴里坤北门外开市,包尔汉在日记中写道:“所有的哈族头目都来了,连同牧民一共两千多人,象盛大的节日一样,人们都穿上漂亮衣服……。10月18日举行赛马,夜间开晚会、演戏。市场交易开始,成绩很好,游牧上的生活必需品得到供应,他们的土产也获得了销路。”(《新疆五十年》)这是解放前由官方出面组织的一次带有政治色彩的临时物资交易会。
  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为活跃城乡物资交流,县财政委员会利用农闲时间,于7月16日(农历六月初六)的庙会,组织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次物资交流会,历时6天,有131家工商业者参加,按行业统计,其中布匹18家、百货36家、手工业19家、饭馆和摊贩58家,每天平均到会有5 000余人,最多一天达9 500余人。交易总额达40.64万元(新人民币),其中国营商业占40.1%,供销合作社占5.5%,私营占54.4%。交易的物资比例为:粮食占9.89%,羊毛占3.2%,牲畜占8.8%,布匹占29.8%,百货占40.01%,其他占8.3%。成交总额按当时全县人口(24 136人)计算,每人平均成交16.9元。
  1954年,为庆祝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成立,于10月2日举办物资交流会,为时3天,销售总额18.49万元。1964~1974年,虽有过几次物资交流会,但都是为自治县成立庆典而举办的。
  1985年,全县获得农牧业大丰收,经济形势较好,恢复了农历六月六这一传统的物资交流会,历时6天。市场设在满城军民共建路,由县人民政府主办,参加经营的单位有14个全民企业、52个集体企业、412个个体企业和商户,其中有来自哈密、木垒、奇台的邻县集体商业企业101户,计362人。上市品种共6 825种,总交易额79.92方元。

知识出处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

出版者:新疆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1993

《巴里坤县志》实事求是地记载了从古至今巴里坤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风土人情的变革、发展,客观地反映了巴里坤的全貌和地方特色,如实地记述了我们工作中的成绩和失误,为今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资料,对认识县情、探求规律、正确决策将发挥极大的作用;对各族人民愤发图强、艰苦奋斗、振兴巴里坤草原,将有极大的启迪。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