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新疆对苏(俄)贸易史 1660—1990》 图书 |
唯一号: | 320020020210017871 |
颗粒名称: | 四、俄国侵占伊犁时期天山以北的对俄贸易 |
分类号: | F426;F812;F832 |
页数: | 14 |
页码: | 69-82 |
摘要: | 1864年新疆对俄贸易中断后,俄国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弥补因贸易中断造成的损失。首先,俄国政府要求清廷进一步开放东北吉林、黑龙江等处对俄贸易;增开张家口为通商口岸,以加强北路恰克图对华贸易;将原由新疆输往俄属中亚地区的主要货物——茶叶,改从海路先运至印度,再由陆路商队经印度,阿富汗运入俄属中亚及其它地区。另一方面,俄国开始在中国西部寻找其它通商途径。1868年,俄国派遣前驻伊犁领事扎甫林诺夫(又译名庞龄)去蒙古西部考察新的通商路线。 |
关键词: | 天山以北 中国西部 清政府 对俄贸易 巴里坤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3
《新疆对苏(俄)贸易史(1600—1990)》一书是一部有关新疆对外经济关系史的力作。全书依清代、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对17世纪初以来长达近四百年的新疆对苏(俄)贸易历史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既从宏观上叙述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和变化,又以具体史实为依据,认真地探讨和论证了不同历史时期新疆对苏(俄)贸易的性质和特点;既是一部有学术价值的新疆历史研究著述,又在当今新疆对前苏联各国贸易中有重要参考意义,同时也填补了国内外对新疆与苏(俄)贸易缺乏系统研究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