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乡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博乐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712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城乡建设
分类号: F299;F426;F127
页数: 15
页码: 260-274
摘要: 博乐市区原是一片荒凉的草滩,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政府在此驻军后,逐渐成为一个小镇。民国9年(1920)建县时,其人口仍不足200,仅有矮小的简易土房215间,尚未形成一条像样的街道。
关键词: 国家拨款 一级水电站 组织施工 博乐市 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博乐市区原是一片荒凉的草滩,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政府在此驻军后,逐渐成为一个小镇。民国9年(1920)建县时,其人口仍不足200,仅有矮小的简易土房215间,尚未形成一条像样的街道。
  民国38年(1949)市区建房面积约34097平方米,有一条长500米,宽6米,东西走向的土路面正街和14条不规则的小街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拨款投资,大力发展城建事业。
  50年代中后期,开始拓宽主要街道,60年代初首建三层楼的红旗饭店和可容千人的影剧院,修建红星一级水电站和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初步改变博乐市区面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博乐城市发展迅速,大批楼房兴起,公用设施不断增加,首次铺设供、排水管道,再次拓宽青得里大街和北京路,修筑了永久性的博乐大桥和北京桥,初步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星罗棋布的商业网点。
  1965年,“五好”建设有较大发展,各社(场)普遍建有规划队,并组织施工建设。现今区、乡、场所在地和人口密集的村都建有商店、学校、医院(卫生院)、文化室,普遍安上了电灯,有的村还修建自来水设施。牧区已逐步从游牧向定居半定居方向发展。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博乐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志上限追溯至1764年,下限断于1985年,介绍了博乐市的建置、沿革;地方组织、群众团体;城乡建设、农林牧业、工业、经济;文教、广播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