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会、贫协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博乐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700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会、贫协会
分类号: F426;D624;T
页数: 1
页码: 184-184
摘要: 民国26年(1937)成立县农会,农会主任马木提•阿吉,委员6人,会员均是地主、巴依(有钱人)和一些富裕农民,贫苦农民不能入会。民国29年(1940年)2月21日召开全体农牧民代表大会,改选了县农会,买买提•阿吉、邓鹏被选为正副常务理事,决定新开哈日布呼水渠,开垦小营盘以东荒地,在小营盘开掘支渠一条,改善水利设施,消除抢水纠纷,推广新式农具,扩大春耕运动,定期筹办农牧短训班等项工作。
关键词: 副主任 下中农 贫雇农 委员会 代表大会

内容

民国26年(1937)成立县农会,农会主任马木提•阿吉,委员6人,会员均是地主、巴依(有钱人)和一些富裕农民,贫苦农民不能入会。民国29年(1940年)2月21日召开全体农牧民代表大会,改选了县农会,买买提•阿吉、邓鹏被选为正副常务理事,决定新开哈日布呼水渠,开垦小营盘以东荒地,在小营盘开掘支渠一条,改善水利设施,消除抢水纠纷,推广新式农具,扩大春耕运动,定期筹办农牧短训班等项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组织发动各族农民参加政权建设,1950年8月,首先在一区四乡成立乡农会,农会主任沙吾尔阿洪。随后一区一、二、三、五乡相继成立乡农会,会员发展到912人。1951年3月成立区农会,主席肉孜阿洪。同年春,召开县农(牧)民代表大会,选举肉孜阿洪为主席。同年冬成立县农会,主席阿不都哈德尔。在减租反霸运动中,根据“以贫雇农为骨干,清洗地富分子”的方针,对农会进行整顿。贫雇农占总数的68%,中农占17%。仅一区农会会员就发展到2746人。各级农会领导广大农民,在民主建政、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以及对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58年公社化后,农会不再活动。
  1963年4月,在燎原公社一大队的7个生产队试办贫农下中农委员会,共发展会员208户、368人,占全大队总户数的60.4%,占贫农、下中农总户数的85.6%。公社设贫协委员会。随后,星火、胜利、新生公社、前进牧场先后建立贫协委员会。1965年2月25日,召开博乐县首届贫农、下中农(牧)代表大会,建立县贫农下中农协会,受县委直接领导。贫协会主任盛玉枫,副主任温拜提哈里•乌拉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基层贫协的主要工作是抓阶级斗争,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
  1974年4月25日,召开第二届博乐县贫农、下中农(牧)代表大会,历时5天,会议代表271人,其中正式代表211人,列席代表60人,在正式代表中,少数民族占59%,妇女占25%。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博乐县贫农、下中农(牧)委员会,米加兼主任,解忠富、尼沙汗(不脱产)任副主任。1978年11月23日,皮里吉提任副主任。1980年4月21日,苏来曼·阿不拉任副主任。1984年贫下中农协会被撤销。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博乐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志上限追溯至1764年,下限断于1985年,介绍了博乐市的建置、沿革;地方组织、群众团体;城乡建设、农林牧业、工业、经济;文教、广播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