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区域试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农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620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区域试验
分类号:
F426;F326;S511
页数:
3
页码:
69-71
摘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农作物种子实施细则》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规定,未参加区试和生产试验的品种不能报审和不予审定,因此区域试验是育种上的重要工作之一。品种只有经过区试及生产试验,才能肯定在各地的适应范围、产量高低、品质优劣等经济性状,为推广良种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参试品种
农一师
农科所
阿克苏地区
自治区
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农作物种子实施细则》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规定,未参加区试和生产试验的品种不能报审和不予审定,因此区域试验是育种上的重要工作之一。品种只有经过区试及生产试验,才能肯定在各地的适应范围、产量高低、品质优劣等经济性状,为推广良种提供可靠的依据。
农科所水稻区试工作起步较晚,1979年才被纳入自治区、兵团、阿克苏地区、农一师区域试点,并开始主持兵团、地区、师水稻区试工作。自治区水稻区试从1979-1981年第一轮开始,到1989年农科所共参加了两轮,参试的品种(系)共计24个,国外品种3个,即黎明、农垦21(日本)、杜字129(苏联);国内品种21个,其中内地品种6个,即矮丰2号、熊岳613、盘绵1号、公交10号、文光、宁系62-3,新疆自育品种(系)15个,即米泉64-4、国庆21、沙字129、83-145、79-712、8105、84-80-20、81-2-1、新稻1号、76-11、7502、恢73、83-9-2-1、巴粳1号、82-9,农科所参试品种(系)2个,即“沙字129”、“82-9”。通过区试,对农一师品种更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一轮区试肯定了引进品种“矮丰2号”在农一师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为“矮丰2号”在农一师推广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矮丰2号”的推广,使农一师的水稻亩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1987~198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试验中,农科所选育的“82-9”在各参试点表现高产质优,在石河子兵团农垦科学院试点无霜期短,只能勉强成熟的情况下亩产为606公斤;在南疆农二师二十九团和农一师农科所两个试点,亩产分别为879.2公斤和956公斤。该品种于1989年1月通过阿克苏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A稻(糯)2号”,成为南疆稻区糯稻主栽品种。
兵团水稻区试共进行两轮,于1979年开始至1984年结束,参试品种(系)共计30个,其中早熟品种(系)10个,中熟品种(系)6个,晚熟品种(系)9个,糯稻品种(系)5个。农科所参试品种(系)3个,为沙交5号、7303、7505-4。通过区试,农科所选育的“7303”和“沙交5号”表现突出,高产、稳产,品质较好,1982年均被自治区审定推广。“沙交5号”成为农一师主栽品种,“7303”仍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阿克苏地区和农一师区试从1982年开始到1991年结束,进行了三轮,参试品种(系)共计40个,农科所提供参试的品种(系)9个,其中自育品种(系)5个,为7303、沙交5号、83-1-1、7505-4、7749-3-2,推荐4个,为A30、农院7-1、S-16、中作180。通过区试,农科所选育的“沙交5号”、“7303”于1982年正式推广应用;早熟糯稻“7749-3-2”,在四团、五团、六团大面积推广示范,四团在1991年56.13公顷(842亩)大面积上取得亩产超千斤的产量结果,其中7.07公顷(106亩)平均亩产602公斤,该品种于1993年3月审定推广。其次,农科所推荐的“A30”、“S-16”两品系表现较好,“A30”在全师各团作为中熟品种推广利用。90年代初,“S-16”在二团推广应用,各团开始小面积试种。
1994~1996年农一师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是在阿克苏地区与农一师因气候等条件对品种要求不同,并取得阿克苏地区承认的情况下而进行的。在这轮区试中,参试的品种(系)共9个,其中“88-1-5”、“88-20”品系为农科所提供,“901”品系为一团提供,辽盐19-1、辽盐37、辽开79-3、辽盐2号15系、辽盐7号、辽盐241-7等6个品种(系)是农一师1991年从辽宁引进的40多个品种(系)中经过2年预选后提供参加这轮区试的。对照品种沙井子试点为“矮丰2号”,塔里木灌区试点为“沙交5号”。区试中,农一师根据1994年第一年试验的总结情况,在总结会议上调整了参试品种(系),由9个缩减为5个,继续参加1995~1996年区试,这5个品种(系)为88-1-5、辽盐2号15系、辽盐19-1、辽开79-3和88-10,“88-10”由新疆农科院生核所提供,对照品种“沙交5号”,参试点为一团、二团、十三团、农科所。汇总3年区试结果,“88-1-5”平均亩产910.1公斤,比对照增产10.87%,名列第一。1996年是这轮区试的最后一年,农一师在一团、二团、十三团、师良繁场同步进行生产试种试验,参试品种(系)为“88-1-5”、“辽开79-3”,对照品种“沙交5号”。试验结果“辽开79-3”3点平均亩产669.1公斤,较对照增产6.3%,“88-1-5”3点平均亩产725.7公斤,比对照增产15.2%,师决定“辽开79-3”在二团扩繁,“88-1-5”在十三团扩繁,“辽盐19-1”在良繁场扩繁。
经过3年区试和1年生产试验,农科所选育的品系“88-1-5”开始大面积试种,1996年试种面积608公顷(9 120亩),1997年试种面积4 746.67公顷(7.12万亩),1998年试种面积3 200公顷(4.8万亩),至审定前扩种面积达8 000公顷(12万亩)。该品系于1997年9月通过阿克苏地区品种委员会审定,定名为“A稻6号”。1997年以后农科所继续提供新品系参加各级区试。
1984年农科所被纳入国家北方稻区区域试点。根据农一师垦区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农科所参加了北方稻区第五组(旱中粳熟组)区试,到1993年共进行5轮,共计参试品种(系)43个,农科所参试品种2个,其中1984~1985年有81-4326、A30、中作59、76-200、79D-262、77-1313、78-1、沙交5号、7303、品系19、秋光等11个品种(系);1986~1987年有76-200、A30、抚432、81-43、农院7-1、B406、中作180、7709、秋光等9个品种(系);1988~1989年有83XW-552、中作8502、铁85-2、4326、吉87-41、810323、辽盐283、78-421、79-227、秋光等10个品种(系);1990~1991年有840163、辽盐45、九B366、京花103、吉88-46、开选79-3、宁83-445、秋光等8个品种(系);1992~1993年有中1号、凡4号、辽201、京稻13号、中作8752-2、辽盐5号、辽盐6号、辽454、秋光9个品种(系)。通过五轮区试,各参试品种(系)没有出现比垦区推广品种增产显著的品种(系)。但是通过这五轮区试,及时了解到全国各育种单位提供的品种情况,对改进垦区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增加了垦区的品种资源。1993~1999年农科所继续参加北方区试,一些好的品系正在试种筛选。
知识出处
《农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1
本志以系统、翔实的资料,全面记述了农科所创立、建制沿革、农业科研活动各个时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也反映了垦区农业科研工作的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