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契约文书》 图书 |
唯一号: | 320020020210013116 |
颗粒名称: | 导论 |
页数: | 9 |
页码: | 1-9 |
摘要: | 一、古藏文文献研究之现状;自20世纪初,人们在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上发现沿途的敦煌洞窟及其他遗址中有古藏文文献后,这些文献就成为研究吐蕃甚至整个中亚的语言、历史及文化的无价之宝。古藏文文献的研究工作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由弗兰克(A.H.Francke)、托马斯(F.W.Thomas)、巴考(L.Bacot)以及拉露(M.Lalou)等著名学者发起,接着又有几代学者前仆后继,其中包括石泰安(R.A.Stein)、伯戴克(L.Petech)、佐藤长(H.Sato)、乌瑞(G.Uray)、麦克唐纳—斯巴宁(A.Macdonald-Spanien)、山口瑞凤(Z.Yamaguchi)、白桂思(C.Beckwith)等人。;二、研究古藏文信件、契约及占卜文献的方法;要给古藏文文献分类,就得尽可能彻底地从各种收藏品里收集到相关的写本。在我初步的调查与尝试中,我渐渐发现可将它们分为信件、契约及占卜文献三大类。信件是最多的,而契约与占卜文献也不少,几乎所有收藏品里都是这三大类。我也发现这三类文献可作为最有价值的语言学资料,因为它们既不像佛教文献那样是语言的翻译,也不是带有文学色彩的编年体文献(如《大事纪年》)。它们提供了很多相同的句子,而同一个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的单词,反之亦然。;三、古藏文契约研究的目的及进程;在敦煌石窟和新疆的其他区域,如米兰(Mīrān)、麻札塔格(Mazār.Tāgh)、老达马沟(Old domoko)、卡达里克(Khādalik)以及吐鲁番盆地,出土了一批数量庞大的古藏文契约文书。托马斯教授开创性地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契约的翻译文本,尽管他没能辨别出哪些是契约,那些不是。自那以后,除了对个别文献的翻译外,没有人对这些契约文书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四、本书的章节结构;本书的章节被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1至5章,内容展示了古藏文契约文献的全貌。也就是说,有哪些种类?有哪些文体风格和形式?是在哪种社会及社会语言背景下写出的?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稿是《新疆通史》辅助项目:翻译丛书之一种。书稿是一部全面汇集敦煌、新疆出土的古藏文契约文书,并加以细致转写和考释的著作。对于全面认识吐蕃统治丝绸之路,尤其是西域地区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稿译者杨明,长期从事敦煌、西域出土的古代吐蕃文书的解读与研究工作,在吐蕃文献的研究方面造诣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