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创办社会福利事业 开展职工文化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六十三团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217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创办社会福利事业 开展职工文化活动
分类号: R47;R473;F426
页数: 6
页码: 23-28
摘要: 职工子女教育事关人才培养、农场发展,场党委尤其重视。
关键词: 子女学校 护理人员 医护人员 卫生队 俱乐部

内容

职工子女教育事关人才培养、农场发展,场党委尤其重视。
  1961年8月,成立幸福农场子女学校,有三个年级,其中一、二年级为复式班,三年级1个班,共2个班,在校学生30人。教师3人,保育员1人,管理员1人,学生在场部大食堂就餐。1962年随着农场职工的调入,学生人数增加,团子女学校初具一般完全小学规模,开设5个年级,外加学前班。在校学生373名,教职员工15人,教室4幢,食堂1个。陈跃飞任副校长。当年,11名高小毕业生报考霍城中学,全部被录取。1964~1965年,农场为解决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和减轻职工负担,先后在11个连队开办小学复式班,统称连队子校。各校设一至五年级教学班,统一配有教师3~5名。农场初建,办学条件差,连队小学因陋就简,垒土台,搭木板当课桌,自带凳子做座位,教师没有办公室,大多采用包班制或复式教学。1964年场子女学校开设初中班,共两个班,学生37人,配备专职教师。1961~1965年,农场先后投资为子女学校建教室、宿舍、食堂等2853平方米。
  1960年,农场成立时,职工绝大多数是自动来疆的内地人员,大部分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964~1966年,三批军队转业战士和两批武汉支边青年来到农场参加建设,使农场文化结构发生变化。基层连队俱乐部利用冬春季农闲时间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和学习农业知识,提高了职工文化素质。随着团场经济发展,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农场有计划分期分批派出30多名职工去八一农学院、兵团红专学校等院校学习农业、机务、畜牧、财务、水利等专业,后来他们成为农场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一部分去兵团机运处等地短期培训烹饪、磨粉、农产品加工、果树种植、农机驾驶与修理、车工、钳工等,使他们成为农场职工队伍中的技术力量。
  医疗卫生事业在场党委的关心下,随着农场的发展而发展。1960年农场建立,在场部建立卫生室,为职工医治疾病。1961年更名为卫生所,1965年更名为卫生队。第一任所长薛在海。建场初期,卫生所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主要来源:上级分配的数量极少大中专毕业生;曾担任过卫生员的职工和转业军人;从职工子女中挑选文化基础好的青年,经过长期、短期培训后录用。培训班由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医护人员上课,边学习,边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缺少医技人员的矛盾。20世纪60年代,护理人员除个别护士通过正规学校培训外,绝大部分未经培训上岗,为提高这批人的护理素质,医疗卫生部门采用传、帮、带的方式,积极开展护理达标活动。组织医护人员观看基础护理操作幻灯片,收到较好的效果。是年底,全场共有护理人员10人,其中,卫生所6人,连队卫生员4人。
  1963年,农场在医疗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在离场部较远的莫河九连(现十一连)设立卫生室,配有专门医生和护理人员,方便干北地区职工就近看病治疗。农忙时,组织巡回医疗组,深入田间地头,对职工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小儿肺炎流行时,党委十分重视,积极组织场内医生进行治疗,同时,争取上级派医护人员支援,使其得到了较好治疗。全年门诊28218人次,其中初诊3106人次,复诊2611人次,22张病床,共接纳住院病人385人次,医药费支出77139.46元。20世纪60年代,场卫生队医疗设备简陋,只有一架显微镜和50WX光机,常规化验只能进行3项。1965年,场卫生队有医护人员14人,其中,医生8人,护理人员6人,病床48张,各连队备有卫生员1人,24小时在连队为职工、家属小孩服务,随叫随到,送医送药上门,方便群众,职工满意。
  农场组建时,正值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生活物资十分短缺,场党委着力改善职工生活。1961年职工粮油按定额供应,蔬菜、肉类供应比上年度有所提高。职工自己生产蔬菜400吨,从地方公社购进各种肉类20.5吨,人均12千克。免收布票供应职工棉被、棉衣、单衣,折合棉布7万多米,人均29米多,较好地解决了过冬御寒的困难。1963年,粮食按定量供应,农忙22.5千克,农闲17.5千克,冬季粗粮(玉米面)70%,细粮30%(小麦面),夏季细粮70%、粗粮30%。
  坚持对子女多、家庭人口多、困难大的职工进行长期和临时困难补助。1961~1964年,全场常年补助159户,临时性补助121户,累计补助金额6.16万元,不仅解决了职工生活困难,而且使困难职工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为卫生队、托儿所增添设备4989.90元,改善了职工医疗和儿童入托条件。在连队建立子女学校,解决职工子女就近入学,方便职工群众。开展“红色食堂”评比,狠抓食堂管理,改善职工生活,降低职工伙食标准(实行包伙制度,每月标准10元左右,最高不超出12元)。进行红色俱乐部评比活动,改善职工文化生活环境。
  20世纪60年代,职工文化生活单调,大多是单身职工,获悉地方胜利牧场、东风农场(现六十二团)、边防站有电影、豫剧等放映或演出,晚饭后,总是一呼百应,成群结队前去观看。有时往返20~30千米,从不知疲倦。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场逐步改善条件,开展各项职工文化活动。
  1960年,农场成立演出队,26人,队长1人,演员、乐器相兼。演出队的主要任务:在各个不同时期和生产环节,配合团场政治思想教育、开荒造田、春耕春播、田管夏收、秋收秋播,深入田间地头,劳动工地,宣传好人好事,鼓舞干劲,调动职工生产劳动积极性。演出节目以自编自演为主,主要有山东快书、快板、表演唱、山东柳琴、豫剧选段、舞蹈、小歌剧、相声等。题材以农场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好人好事、社会新风尚等为主。每年春节要排一场新节目,到驻场边防站和地方社场慰问,增进军民、兵地团结。
  1961年,农场成立电影放映组,有放映机1台,工作人员3人;1965年,成立电影放映队,有放映机2部、发电机2台、放映组2个。年平均放映电影450场次,每月连队职工可看到3~4部影片。电影队下连放映,由连队派车接送,职工、家属、小孩看电影一律免费。将好人好事制作成幻灯片,在电影放映前放映,激励先进,鼓舞斗志。
  1960年,场成立通讯报道组,由5人组成。负责对场内场外通讯报道工作,宣传农场新人、新事、新气象。场内新闻稿件主要向兵团机运处《运输战线》和农四师《伊犁军垦报》投稿。
  1963年,场围绕迎“五一”、“红五月”、迎“七一”夺夏收等竞赛,自创自办小刊物。春耕春播办《春耕战报》、夏收办《夏收战报》,互通情报、互相鼓励、宣传新人新事,夏收中还组织子校学生深入田间,进行文艺演出,歌颂先进人物、先进单位、先进事迹。
  1961年上半年,场建立起一个简易广播站,有1台150W扩音机,在机关房顶架设5个2W扩音喇叭,设有广播员,由宣教股负责。1965年建起农场第一个有线广播站,有1台500W扩音机,利用电话线路向连队传送广播,“文化大革命”时中断。
  为活跃部队,办好两个俱乐部(共青团支部、职工俱乐部)。团支部配合俱乐部在“三反”、社教中发动群众,访贫问苦,忆苦思甜、写“三史”、“讲三史”,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出板报,歌咏比赛、象棋、排球比赛、种试验田、栽丰产林。九连共青团支部种玉米0.3公顷,总产1.8吨,栽青年林0.2万株。
  60年代,基层单位组织业余篮球队,购买篮球,自制简易篮球架,职工在业余时间打篮球。节假日班与班、排与排进行篮球比赛、棋类比赛、打扑克,热闹非凡。国庆节、建军节、元旦、春节,连队之间、友邻农场间、军民之间进行篮球比赛,加强团结,增进友谊。
  节假日的体育活动,一般由政治处宣教股、团委、人武部配合举办,各单位职工、民兵全体参加。每逢“五一”或“十一”举办一次篮球比赛,对前三名进行奖励。

知识出处

六十三团简史

《六十三团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六十三团简史》上始1960年1月,下至2005年12月,历时46载。46年,六十三团几代人在塔克尔穆库尔这片大漠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植树造林,建起了道道屏障,防风固沙效果显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修建了座座水库,建起了伊犁河扬水站,开挖了条条渠道,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有效开发和利用好了匮乏的水资源,解决了农林用水短缺的矛盾。真实地记述了六十三团46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经验与教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