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布泊北端,一轮明月度中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石油工业史料选辑》(塔里木卷)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2098
颗粒名称: 在罗布泊北端,一轮明月度中秋
分类号: D631;P618;K825
页数: 2
页码: 224-225
摘要: 1959年,我担任111-114/59联队队长,对塔里木盆地东部、昆仑山北缘及焉耆盆地进行1∶20万比例尺的石油地质普查。政治指导员是郭蔚虹,她是我的校友,1955年毕业。另外队上的电报员及几个地质员也是女同志,其中有一位是1958年在依奇克里克构造遭遇山洪袭击而幸运逃生的张怡蓉。
关键词: 解放军 石油地质 罗布泊 罗布泊地区 库尔勒

内容

1959年,我担任111-114/59联队队长,对塔里木盆地东部、昆仑山北缘及焉耆盆地进行1∶20万比例尺的石油地质普查。政治指导员是郭蔚虹,她是我的校友,1955年毕业。另外队上的电报员及几个地质员也是女同志,其中有一位是1958年在依奇克里克构造遭遇山洪袭击而幸运逃生的张怡蓉。
  我们队驻扎在库尔勒老城内。首先,在库车洼地东部的库尔楚地区,发现了小块侏罗系露头,明确了库车洼地东端的侏罗系沉积范围。
  然后,沿库鲁克塔格山往东进行1∶20万比例尺的石油地质普查,每天以50公里的步行距离进行野外实地填图,风餐露宿,极为辛苦,有时以骆驼为运输工具。有意思的是,当骆驼极度走乏之后,会就地一卧不起,无奈我们也只能弃而离去。据说,休息数日后,该骆驼还能起来行走,这就可能使它成为罗布泊地区的野骆驼了。
  工区内偶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采的小型铁矿,但见不到其他人的身影。铁道部门的测绘队曾先期到达过此地,他们留下的测绘标志及密集的汽车轮胎轨迹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里的平地,上覆一层漆黑色的细砾石,下为浮砂,汽车碾压只能一次,不能重复,故留下的车轮胎痕迹交错纵横,极其醒目。
  罗布泊北岸,有众多的第三系至第四系的浅黄色砂泥岩露头,层理呈水平状,属明显的雅丹地貌。在露头上,我们还发现一排正规的近代墓地,说明此前曾有人类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某日我们露宿在孔雀河源头,当沿河边草丛中下去取水时,曾遇到过一大群野蚊的袭击,简直是逃避不及,只要皮肤稍有外露,就被叮咬得肿块起包,疼痛难忍。
  有一天晚饭后,为防蚊虫来袭,我们挂上专用的防蚊帐,钻进毫无外露的被褥内,只听到满是嗡嗡声的蚊虫群在防蚊帐外飞舞,骚扰之声不绝于耳。
  就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突然想起今天是万家团聚的中秋佳节,只见天空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作为一名野外地质工作者,也只能心中怀念着自己的亲人而睡意沉沉渐入梦境。
  罗布泊北端地区,是我国试验原子弹的场所,那时对野外勘探人员还开放,解放军部队也才进驻。那时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生活的命根子,一桶绑在车厢外的清油,与军车在一个陡坡会车时被挤漏了,心疼得伙食炊事员直叫喊。
  当我们离开罗布泊地区时,大批解放军部队开始进入,我们途经破城子到库米什,然后顺乌喀公路而回到了库尔勒驻地。后又听说505~506/59重磁力队曾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了国民党的一架飞机,并在距该机约30公里处见有4具并排躺着的干尸,从其衣着来看,似系外国籍的商人,并发现有一小袋砂金(后上交)。据判断,死者可能与飞机有关。库尔勒公安局称,他们曾知道此事。

知识出处

《新疆石油工业史料选辑》(塔里木卷)第五辑

《《新疆石油工业史料选辑》(塔里木卷)第五辑》

出版者: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塔里木石油史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2014

《新疆石油工业史料选辑》(塔里木卷)第五辑,辑录了新疆石油工业有关的史料,内容包含石油会战一线的采访散记,油田不同时期的历史面貌,而且记述了勘探、开发、炼油、生产和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