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大头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乌鲁木齐风物录》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827
颗粒名称: 萨拉大头羊
分类号: F426;I267;F127
页数: 1
页码: 128-128
摘要: 在乌鲁木齐萨拉达坂,一只像毛驴大的动物,角盘了两圈,在四处张望。突然它看到两只棕熊朝萨拉达坂蹒跚走来,它对着一块平坦的山地连着“咩、咩、咩”叫三声,十几只和它一样的动物都站起来,提了提神,朝天格尔冰川奔去,奔跑的速度飞快。棕熊紧逼几步,一看那群头大角坚的动物早已跑得无影无踪,只好无功而退。
关键词: 偷猎者 无能为力 悬崖峭壁 二级保护动物 乌鲁木齐

内容

在乌鲁木齐萨拉达坂,一只像毛驴大的动物,角盘了两圈,在四处张望。突然它看到两只棕熊朝萨拉达坂蹒跚走来,它对着一块平坦的山地连着“咩、咩、咩”叫三声,十几只和它一样的动物都站起来,提了提神,朝天格尔冰川奔去,奔跑的速度飞快。棕熊紧逼几步,一看那群头大角坚的动物早已跑得无影无踪,只好无功而退。
  这就是著名的萨拉大头羊。萨拉大头羊又名新疆盘羊,俗称双龙羊等。国际命名为“马可·波罗羊”,简称马氏盘羊或帕米尔盘羊。
  萨拉大头羊,属于偶蹄目偶蹄科中型食草动物。新疆有5种,乌鲁木齐有1种,肩高可达1米,体重可达200~220千克,头上两个大犄角可达170~190厘米,全身毛色发白。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5000米的高山地带,喜群居生活,每群有数只和数十只不等。萨拉地区1979年发现有近十群,2002年据查仅剩两群,因其头骨宜做外国富豪的古董,使偷猎者胆大妄为予以偷猎,国家已将其定为二级保护动物。乌鲁木齐人民也在下大力气保护这些高贵可爱的朋友。秋天是大头羊的交配期,身强力壮的大角公羊往往靠角的威力打败对手,和一群母羊交配。受孕母羊每年春季产仔1~2只,小羊在生下一个小时后能行走,并且像母亲一样跑得飞快。母羊有短而直的双角,必要时防狼护幼,雪豹、棕熊、豺狼以及偷猎者是大头羊的天敌,而偷猎者是最主要的天敌。
  萨拉大头羊为了更好的生存,它们吃饱喝足之后,爬到一个高高的悬崖峭壁上,一只跟一只,头向下跳下崖来。一会儿人们又惊奇地发现,大头羊又一只一只爬到崖顶,又全部毫不犹豫地跳下来,如此循环多次。原来这是它们在训练演习求生的本领。它们依靠自己粗大坚硬的双角,粗壮的脖颈,保护着自己的头部和全身,即使从高高的山崖上跳下来,也毫毛无损,它们常利用这种特有技能逃生,使天敌追击时,无能为力扫兴而归。

知识出处

乌鲁木齐风物录

《乌鲁木齐风物录》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出版地:2006

本书主要记录了乌鲁木齐的山川风光、名胜古迹、文化胜地、特色饮食、流行工艺、历史文化、文物集锦、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城市交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