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那比依岩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乌鲁木齐风物录》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745
颗粒名称:
那比依岩画
分类号:
TU;I207;F592
页数:
1
页码:
42-42
摘要:
那比依岩画位于乌鲁木齐县柴窝堡乡阿格巴依沟,在海拔2160~2200米之间。那比依岩画虽然深居山沟,却引起了中外旅游者和众多专家极大的兴趣和关注,认为它是了解乌鲁木齐市形成的一处极其重要的艺术遗迹。沟中刻在黑色岩石上的画多达几十幅,有一部分因石面不平或雕脉较浅,已经模糊难辨。那比依岩画主体是牧羊图、狩猎图、舞蹈图,画面的动物主要为羊、鹿、羚羊、盘羊等。
关键词:
乌鲁木齐县
北山羊
狩猎图
匈奴人
乌鲁木齐
内容
那比依岩画位于乌鲁木齐县柴窝堡乡阿格巴依沟,在海拔2160~2200米之间。那比依岩画虽然深居山沟,却引起了中外旅游者和众多专家极大的兴趣和关注,认为它是了解乌鲁木齐市形成的一处极其重要的艺术遗迹。沟中刻在黑色岩石上的画多达几十幅,有一部分因石面不平或雕脉较浅,已经模糊难辨。那比依岩画主体是牧羊图、狩猎图、舞蹈图,画面的动物主要为羊、鹿、羚羊、盘羊等。
从模糊不清的印痕看,那比依岩画比较久远。学者考证,岩画中人物穿的服装,使用的箭、弓,舞蹈中一些动作,当属古匈奴人的牧羊岩画。从刻痕覆盖颗粒物化学测定看,是2200年前至2100年前的人类遗迹,由此可证明,是多民族人民共同开发创造了乌鲁木齐的昨天。
那比依岩画摇曳多姿,其中最典型的有三幅。一、牧羊图。一个小牧童放牧一群经过驯养的羊群。这里水草丰美,羊只姿态各异,有的低头吃草,有的静静伫立,有的就地打滚,有的追逐嘻戏。其中一只盘羊羊毛纤细流畅,体态活泼优美,画得飘然神似,使人观后忍不住击节赞叹。一位骑马的猎人,头带匈奴人的尖顶帽,与牧童隔河对话,脚下躺着猎物,高兴地诉说着打猎获胜的快乐,谈笑风生,跃然石上。牧童听后羡慕不已,喜形于色,溢于言表。
二、舞蹈图。一位舞蹈着的女子,束腰翘步,长裙飘然,双脚外撇,头向右侧,右手向上弯曲,握拳于耳边,左手叉于腰间。她身材苗条,舞姿优美,舞得一群北山羊都忍不住凝神静思,欣然忘食,仿佛动物也通灵欢悦。旁边又画了击掌庆贺的手,显得意蕴无际,发人幽思。
三、狩猎图。画面中有4人,一人四肢张开,拉弓射箭;一人威风凛凛右手提了一只猎物,高兴地向人展示;一人欢呼着,向着射中的猎物奔跑而去;一人手舞足蹈,欢庆他们狩猎归来。一群北山羊、盘羊、羚羊、鹿看到他们闻风丧胆,奔跑而去。
那比依岩画的艺术风格以写实为主,气势连贯,有飘动之感。说明岩画作者具备了一定的艺术功力,反映了当时游牧部落人民所能达到的艺术标准。岩画虽然以写实为主,但也不乏形象夸张,力争在广阔的游牧空间交融贯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画出了自己民族的艺术位置。岩画通体使用阴刻凿悬,勾勒镂磨轮廓的手法进行创作,已经懂得了绘画的远近变化,可以看出岩画的作者经过了艰辛的艺术跋涉,带着思索走向了自己艺术的空间。
那比依岩画为研究乌鲁木齐居民的种属、族别、社会形态、经济状况以及生活习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物证。
知识出处
《乌鲁木齐风物录》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出版地:2006
本书主要记录了乌鲁木齐的山川风光、名胜古迹、文化胜地、特色饮食、流行工艺、历史文化、文物集锦、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城市交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