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陈诚西域资料校注》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443
颗粒名称:
页数: 3
页码: 1-3

内容

陈诚,字子鲁,又字朴斋,号竹山,江西吉水(今江西吉安)人,明初的外交家,著名的西域使者。生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卒于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享年93岁。
  陈诚祖籍为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五世祖仕宋为吉水县(今江西吉水县)主簿,遂因家焉。父陈同,字玉章。
  明代江西有“文献甲天下”之名,宋元以降,讲学之风盛,吉水所在的庐陵(吉安府)又号称“文献之邦”,士以经术贡者盛于他处。陈氏世代业儒,陈诚父陈同虽一度外出经商,但致富后立返梓里,买田筑室,延师命友,诸子各令读书。陈诚幼受庭训,笃于问学。洪武十八年(1385年),陈诚受业于石门梁先生,专攻小戴礼记。梁先生者,元明之际的江南大儒梁寅,字孟敬,时以经术闻名,人称“梁五经”,又称石门先生,传见《明史》卷282《儒林传》。
  陈诚的科举之途颇为顺达。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应江西癸酉乡试,以礼记中第十二名。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甲戌科礼部会试,陈诚中八十六名。及殿试,以六十三名赐同进士出身,旋即选入行人司充行人。
  明代行人司始设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职专捧节,奉使之事。凡颁行诏赦、册封宗室、抚谕诸番、征聘贤才以及赏赐、慰问、赈济、军旅、祭祀,咸叙差矣。”①陈诚入行人司正值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太祖“定设行人司官四十员,咸以进士为之”,②后增至三百六十员。明人陆容说:“盖国初诸司官不差出,凡有事率差行人”。③明朝皇权高度强化,规定行人司官“非奉旨,不得擅遣。行人之职始重。”④是故陈诚之任行人,品秩只是正八品,但职司所系却是典出王命。
  陈诚任职行人司的时间是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至洪武三十年(1397年),即陈诚30岁至33岁,其间,他奉命去过北平、西川、浙江、福建、山东、安徽凤阳、西北撒里畏兀儿等地,最引人注目的则是洪武二十九年底,与同仁吕让出使安南。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政府接到广西思明府士官知府黄广成的报告,反映安南趁元末动乱之际,侵夺思明府五县之地。明太祖予以高度关注,随即派行人司行人陈诚、吕让率团出使安南,交涉领土归属问题。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陈诚、吕让使团抵达安南,即与安南政府交涉归还思明府五县之事,但议论往复,久而不决,谈判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陈诚直接致书安南国王陈日焜,摭引前代典志,晓以利益大义,希冀从安南最高层得以解决,但未获成功。陈诚回国后不久,就以其杰出表现升除翰林院检讨。
  建文新政的第三年,即1401年,陈诚忽然从正七品的翰林检讨擢升为从四品的广东布政司左参议,是为越五级的一次超常提拔。次年二月,即去广东上任。
  “靖难之变”后,陈诚以“内官奉使船只在广东遇风,三司官不曾封?”获罪,于永乐元年(1403年)发配至北平兴州(后迁良乡)屯田。
  二年后,即永乐三年(1405年)十一月,陈诚被赦免回京,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正六品。旋即赴内府文渊阁纂修《永乐大典》,直至永乐九年(1411年),大典书成,才回到吏部,升吏部验封清吏司员外郎,从五品,时年48岁。从永乐十一年(1413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即陈诚49岁至60岁的十二年问,陈诚作为专职的西域使者,屡使西域,官职由吏部验封司郎中(正五品)而至广东布政司右参议(正四品)、广东布政司右参政(从三品),但并未去广东任所,而是长住京城,在吏部关支,随时听候派遣。
  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陈诚61岁记名放回原籍。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陈诚正式致仕,时年64岁。
  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陈诚83岁时刊行个人文集《陈竹山文集》。
  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陈诚以92岁高龄重新起用,任光禄寺右通政。次年卒于任,享年93岁。其生平行止,见后附的《陈诚年表》。

知识出处

陈诚西域资料校注

《陈诚西域资料校注》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2

本书稿是新疆通史研究丛书之一本,书稿收集了明代陈诚有关于西域的文集以及事迹,对读者认识和了解明代西域历史文化有积极意义,也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明代有关西域的历史文献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