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金树仁的黑暗统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地方史简明读本》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38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金树仁的黑暗统治
分类号: F426;F812;D625
页数: 5
页码: 69-73
摘要: 金树仁在乱中夺权,建立以金氏家族为核心的统治。虽然他才智庸庸,刚愎自用,在施政上步杨增新故辙,也有一些差异与变化。在用人上突出的特点是任人唯亲,故他被乡党群宵包围。对此人们讥讽为:“早上学会河州活,晚上便把洋刀挎”。在军事上金借巩固国防之名,将杨增新时期的3个师扩编为6个师,实有4万余人,后又增编2个师,向英、德购买新式武器,从苏联购进飞机等,军费开支竟占财政支出的74%。金树仁到处抓兵,闹得民怨沸腾。
关键词: 金树仁 省政府 马仲英 农民军 盛世才

内容

金树仁在乱中夺权,建立以金氏家族为核心的统治。虽然他才智庸庸,刚愎自用,在施政上步杨增新故辙,也有一些差异与变化。在用人上突出的特点是任人唯亲,故他被乡党群宵包围。对此人们讥讽为:“早上学会河州活,晚上便把洋刀挎”。在军事上金借巩固国防之名,将杨增新时期的3个师扩编为6个师,实有4万余人,后又增编2个师,向英、德购买新式武器,从苏联购进飞机等,军费开支竟占财政支出的74%。金树仁到处抓兵,闹得民怨沸腾。
  为了弥补庞大的军费开支和财政亏空,新疆逐年增加税额,财政赤字仍然巨大。于是昼夜赶印纸币,仍满足不了需要,便增加纸币面值。据统计金氏统治新疆五年期间,发行的纸币约达两亿两以上,使新疆财政金融陷入危机。
  横征暴敛、贪污成风是金氏集团弊政之大端。金氏羔皮公司对羔皮进行垄断经营,并包采黄金、独卖羚羊角等,从中牟取暴利。没收政敌的财产,是金氏敛财的又一手段。金树仁统治时期烟毒遍全疆,人称金氏为一省吸毒的领袖。因战乱荒芜680万亩耕地,牲畜损失达140万头,教育也日趋凋敝。这种种弊政从内部瓦解了金氏的统治。
  此时,新疆与英印贸易发展不大,与德国联系较密切,新疆对外关系总的来说是以苏联为重点。1931年10月1日,金氏与苏联秘密签订《新苏临时通商协定》,该协定虽注意到了中国方面的法权与税权,但在条文用词上也有不平等性。金氏下台后,曾因这一协定为“外交罪嫌疑”而被捕入狱。金氏对蒙古存有戒心,谨慎往来。
  1930年6月,哈密王沙木胡索特病逝,其子聂孜尔袭位,当地农民要求废除王制,归政府管辖,金树仁趁机改土归流。1931年元旦成立哈密、宜禾、伊吾三县,委聂孜尔为省政府高等顾问,哈密封建王制正式结束,以赋税制代替王府差徭制。金氏集团规定维吾尔农民除交当年田赋外,还要补交1930年的田赋。维吾尔族农民对金氏政权由希望转变为怨恨。
  1931年2月,哈密城东小堡镇卡官张国琥,平日鱼肉乡民,且轻淫放荡,强娶民女为妻,因而引发小堡事件,各地纷纷响应暴动。和加尼牙孜原是王府卫队长,有组织才干,不久成为哈密农民起义军的主要首领。原哈密王属下的大小头目,乘机控制了起义的领导权。聂孜尔也大肆活动,其子白锡尔混入农民军中。他们违背了维吾尔农民的利益,抛出的“撤回县长,恢复王制”的倒退口号。将农民军反金氏政权暴政和王府封建剥削的斗争,改变为恢复王制的暴乱,使哈密农民起义发生蜕变。
  金树仁派兵镇压农民军,屡遭惨败,被迫增兵换将。这时镇西(巴里坤)哈萨克头目阿里甫为报杀兄之仇,率领各部落袭击省军,哈密民军气势益壮。金树仁派人与民军议和,因无诚意,和议失败。在和谈的烟幕下,金又派兵进剿。和加尼牙孜欲乘省方援军到达之前夺取哈密城,在炎热的天气里,缺乏枪支弹药和粮食,久攻不下,于是双方形成对峙。
  和加尼牙孜派人到甘肃酒泉邀请国民党骑兵36师师长马仲英前来支援。马仲英决定率兵入新,加入推翻金氏统治的阵营。在纷乱的新疆政局中,又加上了马仲英的一支军队,使新疆局势更加复杂化。1931年5月,马仲英在赴新途中夜袭星星峡,而后兵分两路,直奔哈密城下,双方在反复攻战中,伤亡惨重,马仲英即采取迂回战术,翻越天山攻占镇西,消灭省军两个团,缴获甚多,又回攻哈密城。马仲英在了墩负伤落马,无法亲往前线指挥,便退回河西,哈密城围始解。金树仁委张培元任“东路剿匪总司令”,后又任命盛世才为“东路剿匪总指挥”。1932年秋,蒙古派遣江森多尔吉等给和加尼孜送来一些枪支弹药和面粉,马仲英也派马世明率骑入新,会见和加尼牙孜等人,组成联合作战指挥部。此时,战火逐渐烧到南疆。1933年1月,马仲英率部二次入新,相继进入北疆各县,并于3月28日攻打迪化,双方战死数千人。战乱蔓延到全疆40多县。
  英国妄图分裂新疆的贼心不死,此时更是气焰嚣张。1933年2月,英国出钱出枪支持泛突厥主义分子穆罕默德·伊敏暴乱,攻占墨玉、和田,建立“伊斯兰教国”,自称“帕夏”。由英国间谍指挥作战,伊敏又将脚伸入喀什。在英国间谍的操纵下,南疆的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者攻城掠县,新疆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在马仲英军队围困迪化时,人心惶恐不安。1933年4月10日,陶明樾、陈中、李笑天、李丹初等在迪化县政府秘密开会,决定于4月12日发动倒金政变。李丹初联络归化军充当了政变的先锋,以索饷为名冲入省政府,卫队败逃。金闻变越墙逃至迪化公安第一分局,调兵反扑。在激战中,东北抗日军参战,击败了金军。金树仁携眷在亲信杨正中护送下,逃到塔城,仍幻想复兴旧业。无奈兵少枪少又缺粮,难以有所作为,于4月24日通电下野。5月5日,南京政府免去金树仁本兼各职。
  “四一二政变”的当晚,成立临时维持委员会。该会通过了五项议案:(一)改督办制为军事委员会制,公推东北抗日救国军旅长郑润成为临时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二)公推刘文龙为临时省政府主席;(三)保障全省各族的生命安全;(四)保全金树仁全家的生命安全;(五)保护苏联领事馆的安全。
  盛世才在“四一二政变”发生时,正率军与马仲英部作战。他权衡利弊,乘机反金,窃取新疆的统治权。4月14日下午,刘文龙在省党部召开第二次临时维持委员会议,盛世才暗中令部下包围会场,胁迫与会人员选盛为督办,就这样盛世才攫取了新疆的统治权。

知识出处

新疆地方史简明读本

《新疆地方史简明读本》

出版者:新疆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8

这本《新疆地方史简明读本》所叙述的是从远古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新疆历史。由于时间跨度大,数千年的历史,内容极为丰富。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不胜枚举,政权更迭和民族兴衰波澜壮阔,社会经济变迁和思想文化演进翻天覆地。限于篇幅,本书只是勾画出新疆二、三千年历史的基本线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