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19世纪中期的新疆农民起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地方史简明读本》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37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19世纪中期的新疆农民起义
分类号: C55;F426;I267
页数: 4
页码: 45-48
摘要: 随着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剧,激起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高潮。1845年6月,喀什属索胡鲁克庄群众因反对繁重的徭役剥削,在铁匠阿瓦斯与阿布都色迈提等人的率领下举行暴动。1845年10月,喀什属罕爱里克庄农民沙木蒙率众暴动,攻杀爱吉特虎军台兵民。同年,奇台县令向当地回、汉农民每户加征官粮4斗,激起民变。
关键词: 建立政权 回民起义 农民起义 办事大臣 乌鲁木齐

内容

随着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剧,激起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高潮。1845年6月,喀什属索胡鲁克庄群众因反对繁重的徭役剥削,在铁匠阿瓦斯与阿布都色迈提等人的率领下举行暴动。1845年10月,喀什属罕爱里克庄农民沙木蒙率众暴动,攻杀爱吉特虎军台兵民。同年,奇台县令向当地回、汉农民每户加征官粮4斗,激起民变。
  在太平天国、捻军、陕甘回民起义的影响下,新疆农民起义也是连绵不断。1857年4月,库车农民因向清政府控告伯克们私占官地、摊派杂差被欺,推举迈买铁里、伊布拉依木西合等人为首领,举行武装起义。他们向库车办事大臣乌尔清阿提出撤换现任伯克、阿訇,放出被官吏奴役的妇女,只当五样官差,裁撤各衙门的“戈什哈”(满语意为护卫),伯克等人退出私占的官苜蓿地及“燕齐”户等要求。迫使乌尔清阿放了被奴役的妇女,暂时摘去伯克爱莫特和玉素甫的顶翎。但是由于起义群众缺乏必要的对敌斗争经验,起义队伍被瓦解,起义失败。迈买铁里、伊布拉依木等人被捕杀,家产被没收。这次起义给清政府极大的震动。乌尔清阿因纵容家丁,滥派赋税,被“革职拿问”。爱莫特等人也受到不同的惩处。
  1857年9月,和田农民袭击坡斯坎、木洛和、固玛三处军台。同年,喀什属阿图什铜矿的矿工因铜课苦累,“聚众抗差”,“求免差徭”。1858年冬,叶尔羌属托果斯铅庄的维吾尔族农民,“抗违粮赋”。1862年,和田金矿的矿夫发生暴动。同年,库车的木罕买提、拜城的艾沙滚拜孜等人要求减轻赋税,持械暴动。就连清朝在新疆的统治中心伊犁,也于1863年爆发了绥定城(今霍城县)回民杨三星及飞刀马二领导的回民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却预示着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风暴的到来。
  1864年春,在库车渭干河水利工地上,一批因无力缴纳粮赋而服劳役的维吾尔族和回族农民,因不堪忍受饥寒与监工的鞭笞,在托乎提尼牙孜哈里等人的率领下首先点燃了全疆农民起义的烈火。他们一夜之间杀死了在工地监工的两个官吏与15名伯克,然后向库车城进军。在库车城各族人民的协助下,起义农民于6月6日攻占库车城,杀死了办事大臣萨灵阿、郡王爱玛特和阿奇木伯克库尔班等人。推举加拉里丁家族的热西丁为首领,尊称“圣人后裔、胜利者之父、热西丁汗和卓”,自称“汗和卓”(黄和卓),建立了政权。起义烈火迅速燃遍阿克苏、乌什、焉耆、库尔勒、布古尔(今轮台)、拜城、赛里木等地,并迅速波及天山南北。
  1864年7月15日,来自河州的阿訇妥明(即妥得璘,经名达吾提)与乌鲁木齐绿营中军参将索焕章在长期准备的基础上,乘清军援救库车之机,率众攻占了乌鲁木齐汉城。翌日,昌吉、阜康回民起义成功,夺取县城。接着呼图壁、玛纳斯、乌苏的回民也起而响应。10月3日,起义军攻占乌鲁木齐满城后,分兵掠地。1865年3月,妥明在乌鲁木齐自称“清真王”,封官建制,建立政权。
  1864年9月,原塔什米力克(今疏附县南)的行政官柯尔克孜族人司迪克,在喀什地主金相印的支持下攻占回城。与此同时,和田的宗教人士哈比布拉和伯克海孜那奇也起兵攻下县城,占据和田。哈比布拉自称“帕夏”,建立政权。
  1864年10月12日,伊犁回民首领马万信(经名牙库尔)乘清军四出镇压农民起义,城防空虚之机,联络各族群众,以“官逼民反”为号,揭杆而起。次日攻占宁远城(今伊宁市),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3万多人。伊犁将军明绪为挽救危局,释放因贪污而被监禁的大伯克迈孜木杂特招抚起义群众。迈孜木杂特乘机混入起义队伍,窃取了领导权。到1866年3月,义军相继攻占伊犁九城,起义取得胜利。迈孜木杂特自称苏丹,建立政权。
  塔城回民在1863年和1864年两次起义失败后,于1865年1月27日在苏玉得的领导下,利用春节清军疏于防范之机,联合当地哈萨克族攻城起义。但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清朝势力仅限于塔城、精河、乌苏、巴里坤、哈密一线。

知识出处

新疆地方史简明读本

《新疆地方史简明读本》

出版者:新疆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8

这本《新疆地方史简明读本》所叙述的是从远古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新疆历史。由于时间跨度大,数千年的历史,内容极为丰富。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不胜枚举,政权更迭和民族兴衰波澜壮阔,社会经济变迁和思想文化演进翻天覆地。限于篇幅,本书只是勾画出新疆二、三千年历史的基本线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