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农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122
颗粒名称: 第十六卷 农垦
分类号: F426;C55;F127
页数: 30
页码: 561-590
摘要: 巴州地区自西汉开始,历代中原王朝为就地供应军需,都把屯田作为维护西域长治久安、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根本国策,积极加以推行。屯田的形式也自汉代起就由军屯、犯屯发展到清代的民屯等。但历代对巴州地区的开发,就其内涵均属于政治的、单一的、内向的开发。清代乾隆牧屯有较大发展,左宗棠虽曾一度积极倡导栽桑养蚕,但仍以“屯田积谷”为主。
关键词: 改造中低产田 农二师 巴州地区 社会主义革命 库尔勒

内容

巴州地区自西汉开始,历代中原王朝为就地供应军需,都把屯田作为维护西域长治久安、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根本国策,积极加以推行。屯田的形式也自汉代起就由军屯、犯屯发展到清代的民屯等。但历代对巴州地区的开发,就其内涵均属于政治的、单一的、内向的开发。清代乾隆牧屯有较大发展,左宗棠虽曾一度积极倡导栽桑养蚕,但仍以“屯田积谷”为主。
  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步兵第六师各部分路进驻现巴州境内的若羌、焉耆、库尔勒、轮台、尉犁等地,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支援下,全师指战员遵循党中央、毛泽东“屯垦戍边”的战略决策,在剿匪肃特、民主建政、改造起义部队、安定社会秩序的同时,继承发扬南泥湾精神,向荒漠盐滩开战,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生产建设高潮。1953年,部队整编转业以后,农二师老军垦职工与先后入疆的湖南、山东、四川、河南、浙江及上海支边青年、转业军人一起,先后开发焉耆、库尔勒、塔里木、若且四大垦区,通过艰苦的探索,总结出了挖排清淤、改建条田、水旱轮作、修建扬水站等综合治理盐碱地的措施,开拓出了一条稳产高产的道路。石棉、煤炭、蛭石矿的开采,使工业规模逐年扩大,铁门关、石灰窑两级电站的投产,更促进了全师农垦经济的全面振兴。80年代以后,农二师在全面进行企业整顿的基础上,由农业到工、交、建、商各业,逐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大幅度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开垦荒地、改造中低产田、增施化肥,以及加强林网化建设、培育优良畜种等一系列增强农业后劲的措施,使全师种植业连续12年获得大丰收。与此同时,农二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原有工业的技术改造,兴建大型骨干企业——湖光糖厂,扩大食品酿造与加工工业的规模。1985年至1990年,农二师破除内陆意识,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以疏通流通渠道为突破口,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简政放权,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到1990年,农二师已形成党政军合一、工农兵学商并存、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的社会主义联合体。全师两代农垦职工在巴州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的作用,是稳定巴州形势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在经济建设上,在巴州占有重要的地位。1990年,全师人口占巴州总人口的22.37%,耕地占34.6%,而粮食、棉花总产分别占全州的31.45%和63.14%,工农业总产值则占全州的35.05%。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