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麝鼠 水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06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麝鼠 水貂
分类号: F426;TV512;TV5
页数: 1
页码: 525-525
摘要: 【麝鼠】 1958年11月,从伊犁引进麝鼠553只,散放于博斯腾湖入水口289只、尉犁县群克尔湖264只,并成立守护站监管。1959~1960年,将境内捕获的2152只麝鼠放养于库尔勒县、焉耆县和博湖县各水域。1962年开始试捕,外贸部门收购麝鼠皮324张。1963年正式猎捕,收购麝鼠皮4.16万张。1964年收购麝鼠皮20.43万张,价值473万元,产品远销英国、西德和瑞典。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博湖县 麝鼠皮 博斯腾湖 塔里木河下游

内容

【麝鼠】 1958年11月,从伊犁引进麝鼠553只,散放于博斯腾湖入水口289只、尉犁县群克尔湖264只,并成立守护站监管。1959~1960年,将境内捕获的2152只麝鼠放养于库尔勒县、焉耆县和博湖县各水域。1962年开始试捕,外贸部门收购麝鼠皮324张。1963年正式猎捕,收购麝鼠皮4.16万张。1964年收购麝鼠皮20.43万张,价值473万元,产品远销英国、西德和瑞典。但由于麝鼠随水流移,给流域内水利工程带来了严重危害。1965年9月和11月,自治区和全国首届麝鼠会议在巴州召开,为保护水利工程,确定在且末县、若羌县、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定点放养麝鼠。1975年以后,塔里木河下游水域干涸,麝鼠失去生存基地,加之人为私猎、倒卖,使麝鼠皮收购递减。1975年收购麝鼠皮4.7万张,1980年收购4.37万张,1983年收购1.36万张,1984年全州只收购麝鼠皮450张,巴州水域的麝鼠濒临绝迹。
  【水貂】 1967年,农二师二十五团场在博斯腾湖边筹建养貂场,从内地引进貂种。1968年正式饲养。为避免水貂近亲繁殖,每隔两年到北京、乌鲁木齐和伊犁换种。水貂一般每胎繁殖3~5只,最多为8只。1980年生产貂皮2000张,获利一万多元。此后,博湖县也开始养貂。1984年,二十五团场水貂存栏387只,出售貂皮403张。因鱼价上升,养貂业不景气。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