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扬水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05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扬水工程
分类号: F426;D61;F127
页数: 1
页码: 509-509
摘要: 巴州扬水设施始于民国6年(1917),当时库尔勒乡庄官荒甚多,但地高水低,无法灌溉。杨增新指令焉耆知县杨培春“仿照内地筒车办法,激水荫注”(《补过斋文牍》丁集下)。70年代,尉犁县、博湖县相继在开都河、孔雀河及干排渠边兴建扬水站,提水灌溉或排水,其中博湖扬水站为最大,位于博湖西南角,孔雀河口以东2公里处,北濒大湖,南临沙丘,整个工程由引水渠、拦污闸、进水池、主副厂房、输水干渠、高压输电线路、降压站、机修车间等组成,抽水流量45立方米/秒,共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4800千瓦。
关键词: 尉犁县 内燃机 扬水站 抽水泵 孔雀河

内容

巴州扬水设施始于民国6年(1917),当时库尔勒乡庄官荒甚多,但地高水低,无法灌溉。杨增新指令焉耆知县杨培春“仿照内地筒车办法,激水荫注”(《补过斋文牍》丁集下)。70年代,尉犁县、博湖县相继在开都河、孔雀河及干排渠边兴建扬水站,提水灌溉或排水,其中博湖扬水站为最大,位于博湖西南角,孔雀河口以东2公里处,北濒大湖,南临沙丘,整个工程由引水渠、拦污闸、进水池、主副厂房、输水干渠、高压输电线路、降压站、机修车间等组成,抽水流量45立方米/秒,共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4800千瓦。1975年筹建,1978年4月动工,1980年4月4日4台机组投入运行,1981年11月2台机组运行,共投资2902.5万元。博湖扬水站既调节了孔雀河垦区和塔里木河下游垦区的灌溉,又维护了博斯腾湖生态平衡,使铁门关和石灰窑2座水电站发电用水保证率提高。
  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完善,巴州的种植业迅速发展,为缓解用水紧张,各县建立了一些规模不等的扬水站,利用河道积水灌溉土地。1985年,全州建立大小扬水站50座,安装抽水泵106台,容量3248千瓦,其中电力扬水站48座,装抽水泵104台,容量3161.38千瓦;内燃机扬水站2座,装抽水泵2台,容量88.2千瓦。巴州地方扬水站排灌面积14.28万亩,农二师扬水站扬水能力12.725立方米/秒。1986~1989年,棉花销售市场看好,尉犁县和库尔勒市棉区为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建小型扬水站提取孔雀河和塔里木古河道拦水灌溉棉田。到1990年,巴州地方农村有扬水站83座,抽水泵163台,容量5505.21千瓦,其中电力扬水站81座,抽水泵163台,容量5005.29千瓦;内燃机扬水站4座,抽水泵6台,容量500千瓦。农二师有扬水站32处,抽水泵81台,容量2707.57千瓦,其中电力扬水站29处,抽水泵73台,容量2453千瓦;内燃机扬水站3处,抽水泵8台,容量254.57千瓦。全州有大型扬水站1座,小型扬水站115座。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