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田间灌溉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04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田间灌溉工程
分类号: F426;F326;TU
页数: 2
页码: 504-505
摘要: 巴州古代农耕大多傍河营田,引水灌溉。农田浇水均为“平川跑野马”式的漫灌,无节水设施。塔里木河沿岸的河漫滩地带,农民多种“闯田”,水流到哪里,地就种到哪里。
关键词: 库尔勒市 一字闸 自压喷灌 配套建筑物 防渗渠

内容

巴州古代农耕大多傍河营田,引水灌溉。农田浇水均为“平川跑野马”式的漫灌,无节水设施。塔里木河沿岸的河漫滩地带,农民多种“闯田”,水流到哪里,地就种到哪里。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六师创建军垦农场,灌溉分干、支、斗、农4级渠道,并修建相应的配套建筑物涵、闸、桥梁。当地农民仍沿用老的灌溉方式。1958年,巴州和库尔勒专署农村结合土地规划兴建条田,改建旧的灌区,灌区内始有支、斗、农三级渠道,并推广畦灌、沟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1963年,农村开展“五好”(好条田、好渠道、好林带,好道路、好居民点)建设,结合“五好”建设,修建农田水利设施。至1979年,全州灌区有配套建筑物涵、闸、桥梁605座。和硕县购置悬臂式喷灌机1台,库尔勒市购置小型推移式喷灌机1台。
  1984年,库尔勒市水电局在修建灌区斗农渠水闸时,在学习黑龙江省“射流一字型闸”基础上,张风骥设计出浅基一字闸,将深基改为浅基,不用射流水枪,简化施工工艺,保留防冻、防渗、止水良好的优点,省工省料,造价低廉。在库尔勒市上户乡修建“浅基一字闸”291座,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在巴州各县市推广“浅基一字闸”建筑方法后,促使田间灌溉工程向标准化、施工工厂化方向迈进,提高了灌区配套建筑物的水平。
  1985年,全州共有支渠2185.8公里,其中防渗渠601.75公里;斗渠3137.83公里,其中防渗渠495.74公里;农渠1.27万公里,其中防渗渠173.38公里。灌区内有配套建筑物9677座。1990年,全州共有支渠3008.54公里,其中防渗渠长1007.12公里;斗渠3569.46公里,其中防渗渠长1007.12公里;斗渠3569.46公里,其中防渗渠806.54公里;农渠1.13万公里,其中防渗渠300.35公里。灌区内配套建筑物2.1万座。
  80年代后期,巴州在轮台县野云沟新建半固定自压喷灌工程,设计流量0.517立方米/秒,规划灌溉面积1万亩。第一期工程灌溉面积3000亩。工程配套设施有进水闸和压力前池各1座、引水渠475米,第一期工程主干管2505米、支管1280米、分管475米、闸井13眼。活动喷头和自压喷灌工程于1988年7月15日开工,12月6日完工,工程决算200.4万元。后因资金不落实,第二期工程未建。已投入使用的第一期自压喷灌工程由于设备不齐,管理不善,未能很好发挥效益。和硕县曲惠乡自压喷灌工程设计流量0.16立方米/秒,配套工程有低拦栅引水枢纽1座,埋设钢筋水泥管3315根(长度1.14万米)、出水管366个、喷水管732个。曲惠乡自压喷灌工程于1989年5月14日开工,1990年4月10日竣工,一次试喷成功,全部工程投资15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7万元。工程建成后,耕地面积由原来的1000亩扩大到4658亩,每年获经济效益44.27万元。这项工程委托新疆水利厅水科院设计,张明炎组织施工,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