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车尔臣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04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车尔臣河
分类号: F426;S274;I267
页数: 1
页码: 489-489
摘要: 车尔臣河又名且末河、卡墙河,《水经注》称阿耨达水。发源于昆仑山系阿尔金山木孜塔格冰川,山区主要支流有乌鲁克河、阿亚里克河、阿克苏河,并有一些河沟和山岩裂隙泉水汇入,水源补给以高山融雪和降水为主。车尔臣河上游山区河道,自东向西流,坡降大,流速快,河床下切深度100~200米,两岸形成多级台地。出山谷后,中游河道由南向北流,河水大量渗入戈壁砾石中,至且末县城南10多公里处河水散流,河床不固定。
关键词: 车尔臣河流域 车尔臣河 灌溉面积 且末县 立方米

内容

车尔臣河又名且末河、卡墙河,《水经注》称阿耨达水。发源于昆仑山系阿尔金山木孜塔格冰川,山区主要支流有乌鲁克河、阿亚里克河、阿克苏河,并有一些河沟和山岩裂隙泉水汇入,水源补给以高山融雪和降水为主。车尔臣河上游山区河道,自东向西流,坡降大,流速快,河床下切深度100~200米,两岸形成多级台地。出山谷后,中游河道由南向北流,河水大量渗入戈壁砾石中,至且末县城南10多公里处河水散流,河床不固定。经且末县城折向东北流,河道逐渐下切,河岸高5~6米,岸边有泉水补给。经阔什萨特玛乡、阿克提坎墩乡,河道坡度变缓,淤积增加。下游河道经塔提让乡,流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在洪水期有少量的水注入若羌县内的台特玛湖。
  车尔臣河全长813公里,山口以下河长353公里,流域面积2.47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7.84亿立方米,径流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一般春季占29%,夏季占46.5%,秋季占16.88%,冬季占7.4%。1964年7月20日出现最大洪峰,流量为406立方米/秒。车尔臣河是且末县土地开发利用的唯一河流。在清末,开挖卡墙渠50公里,引车尔臣河水灌溉面积2.73万亩。1949年,车尔臣河流域有3000多户,1万多人。50年代和60年代,修建革命大渠、东风大渠、塔提让大渠,引车尔臣河水灌溉土地。车尔臣河流域灌溉面积发展到8万多亩,人口增至2万。1984年,车尔臣河流域灌溉耕地13.24万亩,居住9000户,3.88万人口。1990年,车尔臣河流域有灌溉耕地17.07万亩,居住9032户,3.88万人。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