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开都河与孔雀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03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开都河与孔雀河
分类号: F426;P641;TV213
页数: 2
页码: 487-488
摘要: 开都河发源于天山南麓流入博斯腾湖,孔雀河源于博斯腾湖而流向罗布泊,是巴州的两条主要河流。在流域规划、工程建设、水量调度上统一安排,故常将两河简称为“开孔河”。开孔河流经和静县、焉耆县、博湖县、库尔勒市和尉犁县。
关键词: 开都河 博斯腾湖 立方米 年径流量 孔雀河

内容

开都河发源于天山南麓流入博斯腾湖,孔雀河源于博斯腾湖而流向罗布泊,是巴州的两条主要河流。在流域规划、工程建设、水量调度上统一安排,故常将两河简称为“开孔河”。开孔河流经和静县、焉耆县、博湖县、库尔勒市和尉犁县。
  1979年,开孔河流域灌溉面积151.07万亩。1983年,博斯腾湖西泵站建成,孔雀河水通过库塔干渠,输往塔里木。1985年,开孔河流域灌溉面积184.57万亩。1990年,开孔河流域灌溉面积达209.45万亩。
  【开都河】 开都河《山海经》称敦薨之水,唐称淡河,《西域水道记》称海都河,俗称通天河,极言河之广。《新疆图志》称海都河,又作开都河,维吾尔语意为“曲折”之谓。
  开都河位于天山南坡,发源于萨尔明乌拉山的哈尔特山口,四周环山,高山终年积雪,山谷形成冰川(共计648条,面积541.37平方公里),成为天然固体水库,使开都河年径流量变化不大。开都河上游经小珠勒图斯盆地,向西约60公里,经巴音布鲁克折向东南,至大珠勒图斯盆地呼台西里,长240公里,沿途汇集众多支流,并有地下水、冰川融雪补给,水流平缓,平均比降1‰,水量丰富,两岸牧草丰茂。从呼斯台西里至大山口为开都河中游峡谷段,长160公里,两岸多为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河道陡峻,平均比降为6.7‰,落差1300多米,水力资源多集中于此。中游段常为暴雨中心,是雨量及融雪混合补给区,为开都河洪水的主要来源。开都河出山口后,经和静县的哈尔莫墩和巴润哈尔莫墩乡,进入焉耆盆地的焉耆县和博湖县,在宝浪苏木分东西两支流入博斯腾湖,下游段长116公里,水流平缓,平均比降为2.3‰,地势平坦,两岸土地肥沃,是焉耆盆地中心,巴州主要的农业区。开都河从河源到博斯腾湖,全长516公里,流域面积2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2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发生在1969年6月25日,为88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3.4亿立方米,一般4~9月为丰水期,占全年径流量的73.2%,10~3月为枯水期,占全年径流量的26.8%。由于河流上游植被良好,很少污染,河水含沙量少,水质好。
  【孔雀河】 孔雀河源于博斯腾湖,实为开都河的延续。古称孔雀河为饮马河,相传东汉班超曾饮马于此。中国旧图又称浣溪河、宽柴河。当地维吾尔语称“昆其达里雅”,意为皮匠河。孔雀为“昆其”转译音,因此沿用孔雀河名。孔雀河下游维吾尔语称“库木达里亚”,意为沙河。
  孔雀河上游穿行于博斯腾湖小湖区,至阿洪口方有河道,向西流至塔什店,长65公里,水面平缓,比降0.77‰。进入霍拉山与库鲁克山夹峙的铁门关峡谷区为中游段,水流湍急,比降骤然增到加6~8‰,长14公里,水力资源集中于此。出峡谷后,为广阔的冲积平原,比降减至1‰。河流由西转向南流,至普惠又转向东南流,形成大的“弯弓”形状,为孔雀河的农业区。河流沿塔里木盆地北缘流向罗布泊洼地,两岸多为胡杨林。孔雀河全长730公里,流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8.3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发生在1961年8月13日(23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12.1亿立方米。由于孔雀河河源为湖水,年径流量稳定,除洪水外,一年四季流量变化很小。
  孔雀河归宿于罗布泊。1976年以后,由于博斯腾湖水位下降和孔雀河上游堵坝截水,孔雀河至尉犁阿克苏甫以下基本断流。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