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济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87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经济作物
分类号: F326;F426;F323
页数: 4
页码: 333-336
摘要: 【棉花】 南北朝时期,近邻吐鲁番已种植棉花,巴州植棉史缺考。清嘉庆十二年(1807)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广厚奏称内地汉民在布古尔(今轮台)、库尔勒租赁土地栽培棉花,由来已久。两地维吾尔族农民竞相仿效,至19世纪初,大部分农民都掌握植棉技术。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伊犁将军松筠奏请由官方管理,在正赋以外,加收“花税”,增加收入。
关键词: 农二师 种植面积 焉耆盆地 油料作物 库尔勒

内容

【棉花】 南北朝时期,近邻吐鲁番已种植棉花,巴州植棉史缺考。清嘉庆十二年(1807)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广厚奏称内地汉民在布古尔(今轮台)、库尔勒租赁土地栽培棉花,由来已久。两地维吾尔族农民竞相仿效,至19世纪初,大部分农民都掌握植棉技术。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伊犁将军松筠奏请由官方管理,在正赋以外,加收“花税”,增加收入。清政府对腐败吏治具有戒心,为保护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免除“花税”,清道光元年(1821)六月,道光帝谕示松筠:“西域南北两路,唯回民(维吾尔)勤于耕植,回民自种十之八九,汉民租种者十之一二。若将棉花抽税,则回民当差纳粮之外,又添税课,竟同加赋,无此政体。如专抽汉民花税为数无多,易滋隐射。一经颁帖,假手牙行,官役倚势横征,汉、回交受其累,种棉者日少,必致棉价日昂,徒饱官吏之私囊,实苦耕织之良回。回疆抽棉花税之事,断不可行”。
  清政府不征棉花税,促进了库尔勒、布古尔植棉业的发展。当时棉农种植的是自阿拉伯经波斯、印度传入的草棉,古代称之为“吉贝”、“白叠子”(为梵语转译)。这种草棉棉铃小,产量低,棉铃成熟时,铃壳开张不大,不便采收,品质也差。直至1949年前,库尔勒、轮台的棉农仍用这种品种,俗称“鸡爪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50年,焉耆专区种棉1.36万亩,库尔勒、轮台各6800亩。总产178.16吨,单产只6.55公斤。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六师从苏联引进E3173陆地棉新品种,协助库尔勒、轮台地方政府大力推广。六师十八团派出植棉指导小组,深入农村做条播、培垅示范。1953年,库尔勒县99.7%的棉田都采用E3173品种,淘汰了草棉,实行培垅沟灌,及时中耕除草,全面改进耕作技术,平均单产18公斤。同年,新疆省人民政府将棉粮比价由1∶6高调到1∶8,尉犁县的粮农也积极试种棉花。1955年,巴州和库尔勒专区植棉4.63万亩,总产805.6吨,单产17.4公斤,其中轮台县植棉9300亩,总产46吨,尉犁县植棉2600亩,总产92吨。尉犁县种植面积只有轮台县的28%,总产却高于轮台县1倍,成为库尔勒专区的新棉区。
  1957年,库尔勒专区大面积推广108埃夫新棉种,E—3173只在巴州(北三县)小面积种植。1959年,巴州、库尔勒专区植棉9.3万亩,总产2121吨,平均单产22.8公斤。1961年,巴州大幅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粮食储备,棉田面积锐减至4.43万亩,平均单产也下降到14.05公斤。1964年,粮食紧张状况缓解后,棉田面积开始回升。1965年,增至5.59万亩,单产上升至24.15公斤,总产达到1349.5吨。1967年为巴州棉花生产的高峰期,棉花面积7.06万亩,平均亩产达到25.15公斤。1969年后,全州棉花面积在5万亩左右浮动,平均单产长期滞留在14公斤上下。1975年,每公斤长绒棉的收购价格高于细羊毛,库尔勒棉农抓住时机,将长绒棉的种植面积由2200亩猛增至1.95万亩,总产由上年的35吨增加到232.5吨,净增5.64倍。1976年以后,州农垦局全面推广二十九团场种稻茬棉、水旱轮作、建立排灌站的经验,基本解决了重盐碱区保苗增产的问题。到1980年,农垦局系统棉田面积增至13.42万亩,平均单产35.3公斤,各县市也借鉴农垦系统的经验,改进栽培技术,棉田面积增至5.16万亩,平均单产达到18.75公斤。
  1982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棉花丰产攻关活动全面开展,广大棉农积极采用覆膜栽培、化除化控、增施化肥等一系列新技术,并根据市场需求增加长绒棉播种面积,促使棉花面积与产量同步增长。到1990年,各县市种棉13.39万亩,总产突破万吨关,达到10021吨,平均单产上升至74.8公斤,其中长绒棉5.78万亩,总产4553吨,单产78.8公斤。
  【甜菜】 民国时期,焉耆第八行政区的菜农种植有少量的红皮甜菜和白皮饲用甜菜,因无制糖工业,未形成规模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8年,农二师筹建解放糖厂,翌年,甜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5万亩,总产达10436吨。由于糖厂缺乏技术设施,所产甜菜,少部分用于土法制糖,大部分用于“蔬菜”、食物和母畜饲料。1962年,解放糖厂下马,种植面积也随之缩减。
  1976年,焉耆盆地制糖工业兴起,又开始大量种植甜菜,到1985年,全州种植甜菜1.56万亩,其中焉耆县占91.7%,和静县占3.2%,博湖县占4.5%,塔里木盆地占0.06%。是年,农二师农科所参加辽、吉、内蒙、甘、鲁、青、新等10省区的甜菜比较试验,焉耆盆地因土壤含有微盐,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甜菜含糖率高达19%,居全国之首。“七五”时期(1986~1990年),农二师湖光糖厂、焉耆糖厂等大型制糖企业先后投产,甜菜种植面积迅猛增加。州、县主管部门,为解决恢复地力的问题,采取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的措施,建立五年轮休制,并推广纸筒育苗技术,保证全苗。1990年,巴州地方种植甜菜9.5万亩,总产25.47万吨,平均单产2681.3公斤。
  【油料作物】 西汉时期,巴州境内已种植亚麻、小油菜等油料作物。张骞通西域,将亚麻引入内地,俗称“胡麻”。自此以后,历代屯田史料和历史典籍,很少见关于油料作物的著录。
  清乾隆时期,清军平定大小和卓木的叛乱以后,屯戍军队油料供应困难,喀喇沙尔屯田士兵从内地引种亚麻获得成功,乾隆二十六年(1761),清廷“传旨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焉耆专区种植油料2.67万亩,总产411.5吨,单产15.4公斤,其中油菜1.24万亩,总产196.5吨;胡麻9600亩,总产132吨;红花4600亩,总产83吨。油料主要分布在库尔勒、轮台、尉犁、和静等县境内,其中库尔勒为红花的主产区,和静、轮台为胡麻的主产区。1953年,巴州油料面积增加至6.16万亩,由于对油料作物的生产普遍不够重视,多种植于瘠薄土地,不施用肥料,田间管理也较粗放,亩产只有17.9公斤,焉耆县一跃而为油菜的主产区。
  1954~1976年的23年间,巴州油料的播种面积徘徊在8~12万亩之间,产量最高的1976年,平均亩产达到25.45公斤,总产2719.5吨,仍供不应求。指令各县市扩大油料生产,当年全州油料面积增至14.04万亩,总产3295.8吨。次年,从苏联引进“先进工作者”油葵品种。1980年,自治州以和静、和硕、博湖3县为油料生产基地。1981年,全州油料面积增至18.25万亩,其中油葵7.98万亩,总产达到7495.65吨,单产41公斤,其中油葵单产58公斤。油葵的大面积推广和油料基地的建设,使全州食油达到自给有余。
  1985年,全州种植油料17.84万亩,其中焉耆盆地种植12.68万亩,占71.08%。“七五”(1986~1990)期间,为全州油料生产的高峰时期,1990年,全州播种油料13.73万亩,总产12133吨,单产88.37公斤,其中油葵8.89万亩,单产99.2公斤;胡麻7100亩,单产81公斤;油菜3.31万亩,单产63.08公斤;红花8200亩,单产79.15公斤。
  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焉耆、和静、和硕、博湖四县,播种面积10.23万亩,占全州油料播种总面积的74.5%,总产9623吨,平均亩产94.7公斤。
  【啤酒花、打瓜】 1974年,焉耆盆地地方农场和农二师团场开始引种啤酒花,产品紧俏。1982年,种植面积3700亩,总产339.8吨,亩产91.8公斤。1984年,农二师引种打瓜成功,1986年,各县市开始试种,亩产打瓜籽27公斤。以后,酒花、打瓜面积逐年增加。1989年,各县市的打瓜面积增至2.76万亩,总产打瓜籽2118吨,产品大量积压,农民遭受严重损失。1990年,全州只种打瓜900亩,总产32吨,瓜籽又趋紧俏;种植酒花4700亩,亩产179公斤,总产841.3吨。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