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政治经济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80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政治经济生活
分类号: F326;D261;D625
页数: 3
页码: 257-259
摘要: 蒙古族经济以畜牧为主体。土尔扈特、和硕特自东归以后,清政府于乾隆四十年(1775)八月,以盟旗制取代鄂拓克、扎萨克制。南路旧土尔扈特乌纳恩苏卓哩克图盟辖4扎萨克旗、54佐领(即苏木);和硕特巴图色勒启图盟辖4旗(后为3旗)11佐领。扎萨克旗是合军事、生产为一体的封建自治体制。佐领为旗的基层组织,下属骁骑校、什长,每佐领编制150户,壮丁150人,50名服现役为常备兵,100人从事生产为预备兵。
关键词: 和静县 土尔扈特 蒙古族 和硕特 蒙古族人民

内容

蒙古族经济以畜牧为主体。土尔扈特、和硕特自东归以后,清政府于乾隆四十年(1775)八月,以盟旗制取代鄂拓克、扎萨克制。南路旧土尔扈特乌纳恩苏卓哩克图盟辖4扎萨克旗、54佐领(即苏木);和硕特巴图色勒启图盟辖4旗(后为3旗)11佐领。扎萨克旗是合军事、生产为一体的封建自治体制。佐领为旗的基层组织,下属骁骑校、什长,每佐领编制150户,壮丁150人,50名服现役为常备兵,100人从事生产为预备兵。平时常备兵接受检阅,战时征调参加战争。社会形态是以畜牧经济为主体的宗法封建制,部落首领、宗教上层占有大多数牲畜和肥美草场,利用民族部落组织关系剥削所属牧民。牧民除向王公贵族、宗教首领交纳农牧产品外,还要承担繁重的无偿劳役。牧民最小的组织单位是阿寅勒,这是以封建牧主的家族或家庭为中心,由8~9户或20~30户与牧主有血缘关系,或依属牧主的平民和奴仆组成,经常在一起放牧。牧民夏季在凉爽的珠勒图斯草原的“夏窝子”游牧,冬季在前山地带的“冬窝子”或农区驻牧。
  蒙古族人民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开始不经商,习惯于从事畜牧业。勤俭质朴的蒙古人民,仍有不少人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自己熟制皮革、擀毡、纺织毛衣及制作马匹套具。每个家庭的妇女均能制作醍醐(酥油)、干酪、马奶酒等生活消费品。打猎、放鹰是每个蒙古族男子经常的家庭收入。旗内还有木匠、铁匠和精工制作头饰、镶包马鞍、刀鞘的银匠为牧民服务。
  宗喀巴的《喇嘛戒律》有禁止“破土从事农耕”的戒律,这对蒙古族经济结构的变革有其消极影响。土尔扈特、和硕特蒙民东归以后,清政府以强制措施责令牲畜头数少的贫苦牧民开荒种地,补助牧业收入不足。对农耕牧民,清政府给予最优惠的待遇,“自教种以来,俱系自耕自种,并无出纳赋税,亦无别项差使”(《喀喇沙尔事宜》)。乾隆四十六年(1781),土尔扈特开烈旗部、巴伦旗部修建了开烈渠、大小巴伦渠,进一步发展农业。蒙古族人民短期内即学会耕作,并使五谷丰登。18世纪末期的10余年间,土尔扈特、和硕特两部蒙古族人民每年向喀喇沙尔的屯戍部队销售余粮达一、二千石之多。清末民初,多布敦策楞车敏为改变单一的畜牧经济,主持修建乌兰尕孜渠、盖干渠、斜米尔渠发展农耕;在杨增新的资助下,与刘文龙合资开办“三多公司”,与伊犁福盛皮革厂的经理玉赛音·木沙巴也夫联营皮革厂,还兴造木器、纺织、冶铁、米粉加工等中小型作坊;从西藏引进藏羊、牦牛,从苏联引进技术人才,引进奥尔洛夫种马和细毛羊,大力改良畜种,提高饲养技术。这时蒙部农牧工商各业全面振兴,而养马尤为突出。新疆督军杨增新曾将巴里坤、吉木萨尔两个官马厂的2472匹官马,以每百匹马年交租驹10匹、饲养费用自理为条件,租赁给蒙民经营,短期内即大有改观。两部蒙民每年向政府交租驹千匹以上。这些马轻捷善走,乘辕兼用,性格又很温顺,一时焉耆马远近知名。民国20年(1931),多布敦策楞车敏惨遭金树仁杀害,他的事业遭到夭折。当时陕甘两省的灾民不少拥入和静境内,蒙古族人民按盛世才公布的《修正和靖县蒙古族与其它民族伙种临时办法》,把大部分土地交付汉族人耕种,蒙部经济又回到以牧为主的老路上去。
  1949年9月25日,新疆宣布和平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广大农牧区宣传党的“生产发家,劳动致富,谁种谁收”政策,成立各级农会、妇联、青联等群众团体,在此基础上发动群众摧毁国民党的保甲制度,废除蒙古族王公的封建特权,使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广大贫苦农牧民生活初步有所改善。焉耆专区的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只用近三个月时间,在半农半牧区完成3县1镇、13个区、36个乡、5个街和126个行政村的政权建立工作。1954年,和硕县成立包尔图公私合营牧场,和静县成立22个公私合营牧场。1956年夏,在半农半牧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影响下,和静县、和硕县山区牧业互助组大量涌现,牧业合作社也相继建立。1958年,和静、和硕两县胜利完成牧业社会主义改造,成立9个牧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促进牧区生产力的发展。
  和静县是全州最大的牧业县,居民主要为原土尔扈特蒙部牧民。1949年,牲畜头数只有27.38万头,到1972年,牲畜总头数猛增到102.26万头,增长2,7倍,人均占有牲畜47头。七十年代末期,渐次呈现萎缩趋势,到1980年锐减至77.22万头,跌落到最低点。1984年后,随着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以牧为主、农林牧结合的方针,封滩育草,建立饲草基地,修建棚圈,改良畜种,建立县、乡、队三级兽医网络,各牧场和牧业单位都修建了定居点,牧民夏天带着蒙古包到山区夏牧场放牧,冬天回到新村或农业区过冬,基本结过去常年“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990年,全县养畜头数达到81.56万头。较1980年增长5.62%。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