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土地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72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土地资源
分类号: F323;F326;F327
页数: 2
页码: 170-171
摘要: 博湖县的农田,大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开垦的湖区沼泽。自50年代始,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湖区沼泽逐渐缩小,裸露的潮土、盐土、沼泽土已被垦为耕地。
关键词: 含盐量 泥炭土 沼泽土 博斯腾湖 盐化草甸

内容

博湖县的农田,大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开垦的湖区沼泽。自50年代始,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湖区沼泽逐渐缩小,裸露的潮土、盐土、沼泽土已被垦为耕地。
  【湖区土壤】 芦苇沼泽土 主要有沼泽土(有3个亚类,腐殖沼泽土、盐化草甸沼泽土、盐化泥炭腐殖沼泽土)。泥炭土两个类。腐殖沼泽土和盐化草甸沼泽土没有泥炭累积,盐化泥炭腐殖沼泽土泥炭层厚度小于50厘米,泥炭土的泥炭层厚度大于50厘米。泥炭土类是苇区主要土壤类型,泥炭分布面积45万亩,总储量2.9亿吨。
  腐殖沼泽土 分布在小湖区孔雀河沿岸,洪水期地表出现积水,枯水季节地表水消失,干湿交替,有利于植物残体分解,受水份流动影响,死亡植物被河水带走。由于以上原因没有泥炭的形成和累积,土壤质地较轻,养份含量低于0.3%,PH值7.5~8.0,偏微碱性。这类土壤条件好,多生长一类芦苇。
  盐化草甸沼泽土 分布在苇区外缘,是沼泽土向草甸土过渡的类型。剖面上部为草根层,下部有潜育层,表层含盐量达2%,水份缺乏,芦苇生长稀疏矮小,群落不纯,混生杂草。
  泥炭土 分布在苇区内部,所占面积最大,泥炭层厚度一般为0.5~3米。泥炭分解度为10~20%,泥炭中含粘土和细砂,有机质含量40~50%,含盐量低于1%,呈微碱性,生长有二、三类芦苇。
  盐化泥炭沼泽土 含盐量大于1%,地表干燥,多生长四类芦苇。
  【河滨区土壤】 河滨区土壤分布于开都河新三角洲区,最早为湖的外缘部分。土壤主要为潮土类,总面积99189.8亩,耕层结构占25%以上,无生土块,土体经常保持稳定的潮湿性,含盐量小于0.7%,宜耕性、保储性良好,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甜菜及瓜果蔬菜。土壤为暗褐色,绵柔,潮湿。潮土分灰潮土和盐化草甸潮土两个亚类,各占54687亩和42485.5亩。
  【湖滨滩地利用】 博斯腾湖基本上经历了洪水形成原始湖盆、独立泻湖、湖面缩小等阶段。近百年来,湖区面积逐渐缩小,随着湖水的退落,出现了大片湖滨滩地。1950年,博斯腾湖地域内只有可耕地3.9万亩。1959年,当时属和硕县的光明公社有耕地2.19万亩、跃进公社有可耕地约4万亩,总耕地面积不到6.5万亩。1988年底,耕地面积增加到13.59万亩,29年耕地面积增加了一倍,加上裸露河滩开垦地、苇区开垦地,实际耕地、可耕地面积远远超过统计数字。
  【土壤盐渍化】 博斯腾湖水位下降,使部分湖底露出,虽然可以增加耕地面积,但裸露的冲积土盐份大,在沙壤、中壤或细沙组成的土地上播种,最初几年有一些收效(如赛罕乌都村种植油葵),这些土地在肥力不能保证的情况下,逐渐贫瘠化。东北风盛行时,沙土易发生沙流,危害农田和农作物。湖水位的下降,给洪积扇上带来了一定数量的盐份,使湖滨地下水矿化度增高,土壤普遍盐渍化。随着水面的下降,滨湖地带,尤其是开都河三角洲裸露地面盐渍化程度更严重。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