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史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767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历史沿革
分类号: F810;D630;F426
页数: 2
页码: 45-46
摘要: 尼勒克县自汉迄晋,为乌孙国辖地;南北朝魏时为悦般国地;隋朝为西域校尉管辖的西突厥石汗那国辖地;唐朝时受辖于昆陵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辽时为契丹国领地,西辽时为黑汗国地;元朝时属达鲁花赤管辖的察合台汗国地;明朝时为别失把里管辖下的鞑靼瓦剌(或称厄鲁特·卫拉特)游牧地;清初,尼勒克地区为准噶尔所据,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木之乱后,清政府将西域改称新疆,尼勒克地区受辖于清政府。
关键词: 尼勒克 公务员法 尼勒克县 事业单位 伊犁地区

内容

尼勒克县自汉迄晋,为乌孙国辖地;南北朝魏时为悦般国地;隋朝为西域校尉管辖的西突厥石汗那国辖地;唐朝时受辖于昆陵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辽时为契丹国领地,西辽时为黑汗国地;元朝时属达鲁花赤管辖的察合台汗国地;明朝时为别失把里管辖下的鞑靼瓦剌(或称厄鲁特·卫拉特)游牧地;清初,尼勒克地区为准噶尔所据,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木之乱后,清政府将西域改称新疆,尼勒克地区受辖于清政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因伊犁将军伊勒图奏请,乾隆谕云:“查伊犁种地驻兵,宜于形势之地,修建城池,以御外夷,其努克地方设一小城。现有回民三百户,不便移动,仍驻兵数百,以防西通哈萨克、布鲁特之路。固尔扎东一百一十里,有阿日喀什,回环数百里,其上多银多野性。将军围场其中,有城焉,曰喀什回子之城(今尼勒克老城),由定边副将军,带兵800人和领队大臣经营之,提督驻防其努克。”1885年,新疆省政府决定成立宁远县(后因与湖南宁远县重名,改为伊宁县),辖今尼勒克地区。1932年,从伊宁县析出,成立巩留县,辖尼勒克地区。1938年2月,巩哈地区从巩留县析出,成立巩哈设治局,受辖于伊犁长官公署。1939年6月,巩哈设治局改为巩哈县。1944年10月7日,巩哈县更名为尼勒克县,并成立“三区革命”尼勒克总部和尼勒克县临时政府。1945年1月,正式成立“三区革命”尼勒克县政府,受辖于“三区革命”政府。
  1949年9月28日,新疆和平解放。尼勒克县复称巩哈县,同时成立巩哈县解放委员会和巩哈县政府。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通讯团三营七连进驻巩哈县,协助开展安民、建政、清匪反霸等工作。1951年3月26日,巩哈县各族各界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会议决定废除封建部落的千户长、百户长制,改巩哈县政府为巩哈县人民政府。1951年7月1日,中共巩哈县委成立。1954年4月,经中央政务院批准,将巩哈县更名为倪俐克县,后经标准化正音为尼勒克县。4月19日,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大会决定改尼勒克县政府为尼勒克县人民委员会,隶属于伊犁地委和伊犁地区领导。1955年3月至1975年9月,因伊犁地委撤销,中共尼勒克县委员会和尼勒克县人民委员会隶属中共伊犁区委员会(即伊犁区党委)领导。1975年9月,伊犁地区恢复重建,尼勒克县又划归伊犁地区领导。1979年6月,伊犁地区撤销,尼勒克县归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领导。1985年1月,因伊犁地区恢复重建,尼勒克县归于伊犁地区领导。2001年3月,因伊犁地区撤销,尼勒克县直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领导。
  2012年,尼勒克县辖10乡1镇1场,即苏布台乡、喀拉苏乡、加哈乌拉斯台乡、乌赞乡、克令乡、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民族乡、喀拉托别乡、胡吉尔台乡、木斯乡、乌拉斯台乡、尼勒克镇、种蜂场。尼勒克县有42个行政职能部门、37家企业单位、20家正科级事业单位,其中6家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他14家事业单位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以及82家副科级事业单位,其中13家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69家事业单位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尼勒克县辖25家条管单位、5家驻县单位,即天西林业局尼勒克林场(以下简称县林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79团场(以下简称县79团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某部队(以下简称某部队)、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尼勒克马场(以下简称县马场)、伊犁州武警支队尼勒克县武警中队(以下简称县武警中队)以及75个村民委员会。

知识出处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尼勒克县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全书共19章,近60万字,全面记述了尼勒克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