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专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6410
颗粒名称: 纪念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专稿
分类号: F832;F426;F830
页数: 2
页码: 495-496
摘要: 勇担责任60载 服务“三农”创辉煌——来自伊犁州直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报告(节选)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 贷款余额 伊犁州直 伊宁市

内容

勇担责任60载 服务“三农”创辉煌——来自伊犁州直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报告(节选)
  引子:2011年3月21日,伊犁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召开2010年州直金融工作会议,对2010年度州直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进行表彰。伊犁州直9家农村信用社均获2010年度支持新农村建设特殊贡献奖。
  “农村信用社嘛,我们的阿达西,自己的银行”。在伊犁,很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农牧民群众都这样评价农村信用社。可以说,赞誉源自农村信用社60年来服务“三农”的这份执着,源自伊犁州直信合人与广大客户共命运、同发展的这份情谊,源自遍布全州9家县市联社的123个营业网点所带来的方便、快捷、贴心的服务,更源自伊犁州直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来的蓬勃发展。
  截至2011年11月末,伊犁州直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21亿元,比年初增加21亿元,增长17.36%;各项贷款余额78亿元,比年初增加14亿元,增长17.95%;存贷款增量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2.35%和35.86%,存、贷款存量市场份额均居全伊犁州直各金融机构之首。
  深化改革 创新产品
  20世纪50年代,伊宁市联社诞生于伊犁州首府伊宁市。当时的伊宁市联社是由农民入股组成,实行入股社员民主管理并主要为伊宁市城乡经济服务的合作制金融机构。截至2011年11月末,伊宁市联社各项存款余额37.8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86亿元,股本金1.65亿元,资本充足率10.15%,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125%,实现经营利润1.33亿元。
  跨越发展离不开自身管理理念的更新,更离不开产品的创新。规模小、底子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沉重的历史包袱等重重困难是伊宁市联社的现状。为此,联社领导班子仔细研究市情、社情,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体制,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功能,强化风险控制,树立大营销、大跨越的发展理念,本着“有进有退,有先有后;有所为,有所不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上下联动,夯实经营基础。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伊宁市联社在做好传统资产业务的基础上,先后开办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房产抵押贷款、社团贷款、下岗职工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公务员消费贷款等各类资产业务和银信通、POS收单、代发低保等便民惠民新业务,截至2011年11月末,累计办理承兑汇票50笔、累计21922万元。在创新业务发展的同时,伊宁市联社还以开展农村青年、妇女创业活动,“两居”工程建设等为契机,发挥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适时调整信贷结构,在做好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满足农牧民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支农服务手段,有效解决农牧民贷款难题,同时根据“优化收入结构、拓展创利渠道、加强财务管理、控制经营成本”的经营改革思路,狠抓资金合理运用,拓展中间业务市场,通过回购国债、参加人民银行特种存款和各商业银行约期存款,多元化、多渠道充分运用资金,2011年回购债券累计24亿元,办理特种存款和约期存款累计98亿元,全年实现金融机构往来收入4601万元,比上年增加3000万元,增长187%。
  (刊载于2011年12月23日《新疆日报》)

知识出处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100余万字,其内容涵盖伊宁市信合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失误、有成绩、有经验、有教训。读之则饱览全市信合事业发展的坎坷履历及辉煌征程;展现信合人辛勤创业,斑斓多彩的历史画卷;又可为后人探索信合事业的发展,研究金融价值规律,货币固定等价物流通中的利率杠杆作用,提供借鉴。此书作为一部金融业的资料性专著,则不愧为一部资政之书,定会起到“资治、存史、教化、育人”的功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