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档案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6296
颗粒名称: 二、档案管理
分类号: G271;G279;F426
页数: 2
页码: 322-323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伊宁市各农村信用合作社初创时期,不仅没有建立档案,就是极为重要的文件也没有很好地整理、收藏。“人民公社化”以后,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隶属单位多变。直到1996年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还没有建立档案库房,各类文件资料支离破碎,存放也不规范。
关键词: 会计档案 信用合作社 新华路 农村信用合作 伊宁市

内容

20世纪50年代伊宁市各农村信用合作社初创时期,不仅没有建立档案,就是极为重要的文件也没有很好地整理、收藏。“人民公社化”以后,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隶属单位多变。直到1996年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还没有建立档案库房,各类文件资料支离破碎,存放也不规范。
  1996年7月22日,市联合社下发《关于加强档案管理的通知》,提出档案是信用合作社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其中包括各基层信用合作社),是信用合作事业发展历程中的烙印,既能指导现实工作又能为查考历史提供重要凭据。通知要求所属各农村信用合作社:一是建立档案,使文件、传票、凭证、票据规范化。二是严格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门人员兼职负责,做好文件的接收、登记、传阅、整理和归档工作,杜绝文件零乱、遗失等现象的发生。三是由联合社负责购买一定数量的档案盒,发放给各级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别归放信贷、财务、稽核、人事、学习资料等文件,收文本1个,发文本1个。分社收文本分别装置财务、信贷和学习材料等,并贴上分类标志;发入的文件要及时组织人员学习、执行,办理完毕及时归档。为便于查阅,档案盒中的文件归放以年为限。1995年以前的档案,按信贷、财务、人事、稽核等装订成册,以利保存和查阅。年内,各农村信用合作社按照规定,对档案进行分类装订,但由于没有专门的库房,档案只是码放在法人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保存和管理。
  1996年7月至2007年2月,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按市联合社《关于加强档案管理的通知》要求执行。2006年7月13日,伊宁市众汇农村信用合作社根据五级分类管理要求,在信贷办公室购建可存放1000余册档案的档案架。
  2007年2月8日,市联社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档案库房管理制度》,对联社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定,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任务、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归档文件材料的整理规则、档案室的管理、档案室的设备、对档案保管情况检查等。同时,市联社在办公室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将新华路信用合作社2楼约2000平方米房屋及联社办公楼部分会议室腾出,设置综合档案室和档案库房,实现会计档案集中统一保管、会计档案排列上架,无积存零散文件。市联社文书档案管理由行政办公室负责,配备1名兼职文书档案人员,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按年对文书档案进行装订。但由于无专门库房,文书档案保存在文印室内。市联社会议档案管理由财务信息部及会计部分别负责,配备1名专职档案人员。
  2010年,市联社装修搬迁新办公楼,并在联社地下室设置约300立方米的独立会计档案室和档案员办公室。
  2011年7月8日,因伊宁市人民政府整体规划需求,新华路信用合作社办公地址拆除。为解决新华路信用合作社二楼会计档案放置问题,伊宁市联社与伊宁市档案馆协商,以每年10万元的价格,将新华路信用合作社二楼会计档案寄存至伊宁市档案馆。
  2012年7月,市联社投入48万元配置325立方米档案密集架,购买档案专用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脑传真机和数码照相机等先进仪器设备,安装配备防盗门、防盗窗、防光窗帘、灭火器、排风机、防磁柜、消毒柜、加湿器、除尘器等现代化管理设施,使档案室达到防盗、防光、防火、防潮、防高温、防尘、防鼠、防虫“八防”要求。年末,伊宁市联社收集形成各类档案64128卷。其中文书档案2377卷,会计档案61751卷。

知识出处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100余万字,其内容涵盖伊宁市信合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失误、有成绩、有经验、有教训。读之则饱览全市信合事业发展的坎坷履历及辉煌征程;展现信合人辛勤创业,斑斓多彩的历史画卷;又可为后人探索信合事业的发展,研究金融价值规律,货币固定等价物流通中的利率杠杆作用,提供借鉴。此书作为一部金融业的资料性专著,则不愧为一部资政之书,定会起到“资治、存史、教化、育人”的功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