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源物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606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资源物产
分类号: F426;F326;F127
页数: 3
页码: 50-52
摘要: 气候 伊宁市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湿润。2012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94.5%、平均气温9.2℃、累计降水量235毫米、累计日照时数3014小时、无霜期178天。全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伊犁河流域伊宁市段水质达到自治区划定的水域功能区水质标准,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良好,素有塞外江南、花城、白杨城、瓜果之乡之美誉。
关键词: 伊犁河谷 旅游景区 年增长 立方米 伊宁市

内容

气候 伊宁市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湿润。2012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94.5%、平均气温9.2℃、累计降水量235毫米、累计日照时数3014小时、无霜期178天。全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伊犁河流域伊宁市段水质达到自治区划定的水域功能区水质标准,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良好,素有塞外江南、花城、白杨城、瓜果之乡之美誉。2008年,伊宁市所在的伊犁河谷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十大新天府,并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自治区文明城市、最佳卫生城市等称号;2010年3月,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园林城市,5月被《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为中国十座宜居中小城市之一。
  植被 伊宁市森林面积8166.22公顷,森林覆盖率10.5%,平原区森林资源由中部平原人工林和伊犁河谷次生林构成,河谷次生林分布在伊犁河流域。全市平原区林地总面积3113.57公顷,2012年完成植树造林1325公顷,城区绿化113.3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5.6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原来的9平方米增加到9.41平方米,同时启动防护林绿色长廊建设和城市水系恢复工作,实施了皮里青河、吉尔格朗河两侧生态防护林、北山坡生态公园建设和花果山绿化工程,推进了创建全疆绿色生态示范城市进程。市内林种类型有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一般用材林、果树林、其他经济林等六种类型,其中果树林优势树种主要有苹果、梨桃类、红枣、杏、核桃、李子、葡萄、酸梅。市内主要木材种类有杨树、榆树、柳树、果木等,其他植物资源有烟草、亚麻、贝母、甘草、红花、枸杞等,观赏花卉主要有月季、榆叶梅、贴梗海棠、丁香等。
  水利 伊宁市境内地表水年径流量124.68亿立方米,有灌溉渠道总长2893千米,防渗渠总长337千米,河流8条,主要有伊犁河、皮里青河、吉尔格朗河、人民渠、北支干渠、团结渠等。伊犁河全长1500千米,在中国境内流程458千米、市内流程35.3千米,集水面积5.8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18.06亿立方米,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条大河,也是一条向西流入巴尔喀什湖的国际河流。人民渠(原名皇渠),长达100多千米,为伊宁市主要灌渠之一(引喀什河水灌溉),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林则徐受将军布彦泰委托,负责组织勘测凿修贯通,其中最为艰巨的皇渠龙口工程,由林则徐本人出资捐办,用工10万多个。市境内还有十多处泉水,年径流量1.8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23.9亿立方米。2012年,水产品产量2900吨。
  农业 伊宁市有农业人口16.9万人,有耕地面积2.07万公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土壤主要类型是潮土、灌耕土、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其中潮土、灌耕土占全市土壤面积的绝大部分。2012年,伊宁市以城郊型农业为着力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扩大特色作物种植规模,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林果园艺等,种植业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苹果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2012年年末,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11.26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6.77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11.51万吨,油料0.17万吨,甜菜4.16万吨,瓜果类1.02万吨,蔬菜24.1万吨。
  畜牧业 伊宁市水草充足,无污染,是优良畜种的培育和生产基地。2000年5月25日,伊宁市巴彦岱镇伊犁天山马鹿良种繁育基地一头马鹿割茸25.8千克,创单产世界纪录。伊宁市草地总面积2.54万公顷,草场类型主要有半荒漠草原草地、草原草甸草地,牲畜种类有马、驴、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禽有鸡、鸭、鹅等,动物资源有伊犁马、新疆褐牛、天山马鹿、新疆细毛羊、旱獭、水貂、蜜蜂等。2012年,全市畜牧业产值3.96亿元,比上年增长7.3%;牲畜存栏23.11万头(只),增长2.1%;肉类总产量1.27万吨,牛奶4.53万吨,禽蛋4310吨,产量均比上年增长,生产规模逐步扩大。
  工业 伊宁市工业主要有煤电煤化工、生物制药生物化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制造业等重点产业。矿产有煤、石油、金、银、铜、铁、镍、铅、锰、铀、云母、水晶、石棉、石膏等63种。著名地方产品有安琪酵母、百信草原蜂业系列产品、巴口香牛肉干、御极鹿苑产品、伊源乳业乳品、盛康粮油、紫苏丽人薰衣草系列产品、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苹果、禽蛋、铜制沙玛瓦、沙木沙克小刀等。2011年1月,由伊宁市居民马塔力、热哈提等5兄弟制作的全长213.2米、重1256千克的马肉肠,创造了世界最长的哈萨克传统风味马肉肠的世界纪录。2012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6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工业增加值1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8.16万吨,乳制品8085吨,配混合饲料34154吨,发电55381万千瓦·时,供热683万百万千焦等。
  旅游 伊宁市城区是整个伊犁河谷旅游系统的组织、集散和服务中心。伊宁市又以盛产苹果闻名海内外,参观果园、品尝鲜果是伊犁旅游的重要项目之一。2005年,伊宁市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12年6月28日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10月18日荣获凤凰城市排行榜最具中华价值城市称号。全市旅游景区(点)有16个,主要有林则徐纪念馆、三区革命历史纪念馆(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区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建筑物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伊犁州博物馆、汉家公主纪念馆(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伊犁河公园、城市海景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英也尔乡阿拉木图亚风情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伊犁河民族文化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维吾尔民居一条街、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六星街民俗风情旅游区(历史文化街区)、人民公园、汉宾乡果园、火龙洞、具有二百余年历史的拜图拉清真寺和伊宁回族大寺。全市有农家乐234家,星级宾馆27家,旅行社21家。2012年,伊宁市接待旅游者4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2%;旅游收入7.3亿元,增长29.6%,旅游收入占GDP比重为5.3%。
  伊宁市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伊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4.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4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2万元。同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以及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全年投入科技资金4000万元支持57个科技项目;全市已进入国内国际直拨网,移动电话用户75.87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0.11万户;拥有各类学校94所;拥有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和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总藏量31.5万册;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拥有医院、卫生院35所,病床4230张。

知识出处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100余万字,其内容涵盖伊宁市信合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失误、有成绩、有经验、有教训。读之则饱览全市信合事业发展的坎坷履历及辉煌征程;展现信合人辛勤创业,斑斓多彩的历史画卷;又可为后人探索信合事业的发展,研究金融价值规律,货币固定等价物流通中的利率杠杆作用,提供借鉴。此书作为一部金融业的资料性专著,则不愧为一部资政之书,定会起到“资治、存史、教化、育人”的功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