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位置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606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位置区划
分类号: F426;D92;F127
页数: 2
页码: 49-50
摘要: 伊宁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西北部、伊犁河谷中部,地理坐标在北纬43°50′~44°09′、东经80°04′~81°29之间,东连伊宁县,西邻霍城县,南濒伊犁河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相接,北倚西天山支脉科古尔琴山,南北长52.08千米,东西宽35.5千米,总面积644.01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山地302.9平方千米,平原372.6平方千米,市中心海拔639米。
关键词: 直辖市 哈萨克 公路里程 自治州 伊宁市

内容

伊宁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西北部、伊犁河谷中部,地理坐标在北纬43°50′~44°09′、东经80°04′~81°29之间,东连伊宁县,西邻霍城县,南濒伊犁河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相接,北倚西天山支脉科古尔琴山,南北长52.08千米,东西宽35.5千米,总面积644.01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山地302.9平方千米,平原372.6平方千米,市中心海拔639米。
  伊宁市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航空里程509千米、铁路里程614千米、公路里程702千米;东北至奎屯市公路里程456千米、塔城市公路里程832千米、阿勒泰市公路里程1060千米;西距霍尔果斯口岸90千米;南下都拉塔口岸至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市346千米。
  伊宁市自古至今均是伊犁河谷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东西陆路交通的要冲,是向西开放的重要商埠。早在汉代,伊宁市就已形成一条古丝绸通道,不仅沟通中亚各地和西亚,许多支线还连接南亚和欧洲各地。现今的伊宁市,交通便利,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不仅是新亚欧大陆桥西部桥头堡和连接中亚的枢纽,是中国的国际门户、中西部的主要窗口,还是伊犁河谷内重要的物资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是国内市场与中亚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是以市区为中心,连接霍尔果斯、都拉塔、木扎尔特三个国际贸易口岸的辐射网,是海内外理想的投资地。1989年1月,伊宁市被国务院定为开放城市,1992年6月被确定为沿边对外开放城市,并在市区内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2010年5月,被国务院确定为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伊宁市片区。2012年,全市辖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出口4.51亿美元,增长6.2%。
  伊宁在战国至秦、汉初年,曾为塞人和大月氏居地。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西域(包括今伊宁市)纳入中国版图。唐朝初年东、西突厥平定后,伊宁曾先后隶属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北宋年间属喀喇汗王朝;南宋时属西辽王朝;元太祖二十一年(1227年)成吉思汗分封诸子,属察合台汗国;明末清初为蒙古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会宗之地。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在伊犁河北岸建固勒扎庙(金顶寺),故伊宁又称“固勒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总管伊犁等处将军,并在固勒扎修筑宁远城,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又先后修筑惠宁城(今伊宁市巴彦岱镇)、熙春城(今伊宁市汉宾乡)。清同治十年(1871年),宁远城被沙俄侵占,于1882年回归祖国。1888年,伊犁置兵备道,署治宁远城,下设伊犁府,伊犁府下辖宁远县等。1896年,清政府设伊犁道,道台驻宁远城。1915年,宁远县改称伊宁县。1934年,伊宁为伊犁屯垦使公署驻地;1944年11月为伊犁“三区革命”临时政府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7月,为中共伊犁区委员会和伊犁区专员公署驻地;1952年5月23日,从伊宁县析置伊宁市,伊宁市为中共伊犁地区委员会、伊犁专员公署驻地;1953年7月31日为新疆省直辖市;1955年7月改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市;1975年8月29日至1979年9月1日,隶属伊犁地区管辖;1979年9月2日至1985年1月3日,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市;1985年1月4日至2001年3月25日,归属伊犁地区管辖;2001年3月26日,再次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伊宁市内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伊犁军分区、武警部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新疆矿冶局、天西林业局等部队、兵团、中央、自治区常驻机关。
  2012年,伊宁市辖9个乡镇、54个行政村、8个街道办事处、93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51.53万人,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等37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48.7%,汉族占35.4%,回族占7.3%,哈萨克族占4.8%。

知识出处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100余万字,其内容涵盖伊宁市信合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失误、有成绩、有经验、有教训。读之则饱览全市信合事业发展的坎坷履历及辉煌征程;展现信合人辛勤创业,斑斓多彩的历史画卷;又可为后人探索信合事业的发展,研究金融价值规律,货币固定等价物流通中的利率杠杆作用,提供借鉴。此书作为一部金融业的资料性专著,则不愧为一部资政之书,定会起到“资治、存史、教化、育人”的功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