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村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5773
颗粒名称: 一、信用村建设
分类号: F832;F426;D92
页数: 4
页码: 287-290
摘要: 2002年5月8日,县联合社在辖内选定阿尕尔森乡沙尔乌泽克村、阿克吐别克乡哈雷村、东买里乡奥依塔木村3个村首次试点推广信用村评定工作,并在这3个村成立信用村评定小组。12月18日,巩留县联合社制订《关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方案的报告》,并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关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方案》。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时间在4月,选定阿尕尔森乡沙尔乌泽克村、阿克吐别克乡哈雷村、东买里乡奥依塔木村3个村,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试点。
关键词: 信用村 巩留县 县联社 信用户 小额信用贷款

内容

2002年5月8日,县联合社在辖内选定阿尕尔森乡沙尔乌泽克村、阿克吐别克乡哈雷村、东买里乡奥依塔木村3个村首次试点推广信用村评定工作,并在这3个村成立信用村评定小组。12月18日,巩留县联合社制订《关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方案的报告》,并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关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方案》。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时间在4月,选定阿尕尔森乡沙尔乌泽克村、阿克吐别克乡哈雷村、东买里乡奥依塔木村3个村,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试点。第二阶段,2002年12月20日至2003年1月5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三创”宣传活动,让广大农户了解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重要意义。方案中明确2003年“三创”工作目标:选定莫合尔乡的莫合尔村、阿勒玛勒村,吉尔格朗乡的奥夏干德村,阿尕尔森乡的阔什阿尕什村、达尔特村、沙尔乌泽克村,东买里乡的红光村、奥依塔木村;塔斯托别乡的团结村,提克阿热克乡的胜利村,阿克吐别克信用社的高尔基村,综合农场,12个行政村、1个国营农场开展“三创”活动,计划2003年评定信用户5000户、2004年信用户达到8000户、2005年信用户达到12000户,信用户总数占全县农牧民总户数的60%。
  2002年12月18日,县联合社制定《关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方案的报告》,并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关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方案》。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时间在4月,选定阿尕尔森乡沙尔乌泽克村、阿克吐别克乡哈雷村、东买里乡奥依塔木村3个村,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试点。
  2003年1月20日,巩留县县委书记高江淮对《关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方案的报告》作出批示:“王书记、莫书记、肖县长:全力支持这一工作,对农牧民发展有极大的好处。”1月28日,县长王竹兴对《关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方案的报告》作出批示“请将2003年推广方案进一步具体后,报政府办下发(领导小组要增加县、乡领导)转莫书记、肖县长”。至此,各网点按照《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办法》的具体步骤在27个行政村全面实施。
  是年,县联合社“三创”工作目标:选定莫合尔乡的莫合尔村、阿勒玛勒村;吉尔格朗乡的奥夏干德村;阿尕尔森乡的阔什阿尕什村、达尔特村、沙尔乌泽克村;东买里乡的红光村、奥依塔木村;塔斯托别乡的团结村;提克阿热克乡的胜利村;阿克吐别克信用社的高尔基村;综合农场,12个行政村、1个国营农场开展“三创”活动。
  2004年4月,县联合社与巩留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将十星级文明户与信用(乡、村)户结合起来,进行双评联创,提高了乡、村领导对信用工程创建工作的重视程度。
  2005年,中共伊犁州党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伊犁州直辖区开展农村信用“三创”工作的意见通知》,明确信用村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村委会政治责任感强,掌握农户劳动技能和经济情况,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工作。当地信用社班子团结,工作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强,能够坚持按信贷政策和原则发放、管理、清收贷款,无违纪行为,不良贷款率低于15%;农户法制观念强,诚实守信,无逃废、悬空信用社债务行为;村内信用户占全村户数的85%以上。
  2006年1月19日,县联合社在总结2002年开展农村信用“三创”工作以来取得的成效基础上下发《关于对已挂牌信用村的信用户提高授信额度的通知》,阿尕尔森信用社服务辖区内的阿尕尔森乡沙尔乌泽克村、东买里信用分社服务辖区内的东买里乡东风村、县联合社塔斯托别信用分社服务辖区内的阿克吐别克乡哈雷村,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下,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的努力下,广大信用户诚实守信,多年来未形成不良贷款,根据优先、优惠、倾斜的信贷扶持原则,信用村与非信用村在信贷扶持力度不同。经县联合社社务会讨论决定,对上述3个信用村的信用户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授信额度提高50%,同时,要求辖区内各营业网点,坚持实行小额信用贷款证年审制度,确保信用户的授信等级的真实性,并及时对以上3个信用村贷款证进行更换,不准涂改。县联合社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教育活动,使信用村的信用户更加自尊、自信,增加其集体荣誉感,使“村村争创信用村”的“三创”活动推向一个新高潮。
  2008年1月25日,巩留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表彰莫乎尔乡莫乎尔村等20个村队为2007年度“讲信用、促发展”先进村队的决定》,对莫乎尔乡的莫乎尔村、库列村,吉尔格朗乡的阔克加孜克村、卡拉吐木苏克村,阿尕尔森乡的别斯萨拉村、阔斯阿尕什村、沙尔乌泽克村,东买里乡的奥依塔木村、红光村、乌图布拉克村,塔斯托别乡的巴哈拜村、英塔木村,提克阿热克乡的阔奶桑村、阔克阿尕什村,阿克吐别克乡的哈雷村、高尔基村,牛场的农三队、农四队,羊场的农一队,综合农场的第三生产队提出了表彰,被誉为2007年度“‘讲信用、促发展’先进村队”。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及村队干部把创建“五星级”“四星级”村队党支部活动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把创建信用村队工作摆在“以农为本,为农服务”和发展巩留县经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丰富了核心星、素质星、管理星、实力星、服务星创建内涵,调动了各村队协助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清收到期贷款等工作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了信用工程建设进程,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密切了党群关系,推动了巩留县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4月18日,县联社制订《巩留县三级联创信用工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三级联创信用工程”领导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分管农口的领导任组长,政府分管农口工作副县长、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宣传部部长任副组长,县农办主任、农、林、水、牧、税务、法院、统计、社保、民政、工商、公安、保险和农村信用社等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信用工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基层办,基层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成立乡、村、户三级信用评价委员会,一级信用评价委员会负责信用乡的信用评定工作,由县委、县政府分管农口的领导、县农办领导、巩留县联社理事长组成;二级信用评价委员会负责信用村的信用评定工作,由乡党委、乡政府的主要领导、巩留县联社主任、巩留县联社基层网点负责人组成;三级信用评价委员会负责信用户的信用评定工作,由县联社基层网点负责人、信贷人员、各村村长、村支部书记及1名群众代表组成。方案明确了2008年及2009年创建目标任务,2008年计划培育出信用乡1个、信用村25个、信用户12000户。2009年对剩余的村队、农户进行评定,争取信用户达到农户总数的80%,信用村达到全县村总数的60%,信用乡达到2个。县联社制定《巩留县边村信用合作联社“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评定管理办法》,办法对信用户评定的条件、信用等级的标准、信用乡及信用村命名、评定管理、贷款的发放与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县联社制定《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贷款对象为村自然人。贷款范围为农牧渔业生产经营;林果业生产经营;畜禽养殖业生产经营;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小商品经营;农村妇女家庭创业。确定单户小额信用贷款最高额度30000元。小额信用贷款管理规定严禁“借新还旧”“以贷收息”“以物抵贷”“债权抵贷”。县联社制定《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贷款投放额度管理办法》,重新划分了农户信用等级,信用等级由原先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重新划分为AAA级、AA级、A级、B级、C级五个等级,最高授信额度提高为30000元,明确了小额信用贷款额度,AAA级信用户单笔贷款额度以2万元(不含)为起点,最高不超过3万元;AA级信用户单笔贷额度以1万元(不含)为起点,最高不超过2万元;A级信用户单笔贷款额度以1000元为起点,最高不超过1万元。
  同年,根据实际情况,县联社在大力推广信用工程创建时,因地制宜地做好评定工作,完全按照“成熟一户,评定一户,发展一户”的原则开展评定工作,对暂时达不到贷款条件的,进行培养、发展,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评定,避免因盲目扩张,而造成信用户“质量”低下的现象发生。全年创建信用村4个,信用村数量达到7个。
  2009年7月16日,阿不都主任在全疆农村信用社2009年年中工作会议上要求全疆农村信用社要扎实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阿不都主任认为,加强信用工程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一代诚实守信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各联社要切实提高认识,增强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常抓不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统筹辖区地方和兵团农牧团场的信用工程创建,在做好“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选工作的同时,开展“信用团场”“信用连队”“信用农工(户)”的评定工作,全面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年末,对达到信用村评定标准的23个村队进行了信用村的挂牌,信用村数量30个。
  2010年,县联社按照《关于印发伊犁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建立“各级政府牵头、人民银行指导、农村信用社主办、主管部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各类农村经济主体和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实现信用信息共享”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组架构的要求,加大对信用村评定工作的推进。2010年,评出信用村32个。
  2011年,巩留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信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要求各乡、村级政府成立信用工程创建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组织实施,把信用工程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形成“地、县、乡、村”四级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推行“村党支部书记信贷协管员”制度。县联社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工作,共评定出信用村34个。
  2012年,县联社按照自治区联社《关于进一步做好“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工作的通知》总体要求,在全辖9个网点全面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联社“一把手”主导,真抓实干,务实求效,进一步细化举措,扎实推进信用工程建设,扩大信用村创建范围,当年共评定信用村36个,较上年增加2个。

知识出处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巩留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全志书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附录外,共22章,85节,横向编目,竖向编纂,纵横交错,鉴往知今,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内容涵盖全县农村信用社的各个层面,从发展空间上突出了地方性,从内容上突出了综合性,从编纂上突出了资料性,从时间上突出了连续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