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款业务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5700
颗粒名称: 一、存款业务发展
分类号: F832;F426;F8
页数: 5
页码: 176-180
摘要: 1954年10月,巩留县二区(今东买里乡)农村信用合作社诞生。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以后,根据银行和信用社的分工,信用社主要吸收农牧民个人储蓄。其主要职能是帮助农牧民集存手中的余钱,再按照农牧民实际的生产生活情况以极少的利息投放出去,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基础,促进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个人储蓄存款一般都是活期存款,人民币起存金额不限,存期不定,以折作为凭证,凭折办理现金存、取业务。
关键词: 巩留县 存款余额 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合作 信用社

内容

1954年10月,巩留县二区(今东买里乡)农村信用合作社诞生。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以后,根据银行和信用社的分工,信用社主要吸收农牧民个人储蓄。其主要职能是帮助农牧民集存手中的余钱,再按照农牧民实际的生产生活情况以极少的利息投放出去,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基础,促进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个人储蓄存款一般都是活期存款,人民币起存金额不限,存期不定,以折作为凭证,凭折办理现金存、取业务。由于当时社会各项基础薄弱,农牧民经济十分困难,又无存钱的习惯,信用合作社储蓄存款发展缓慢,通过农村信用社合作社筹集的资金来缓解资金融资困难,起到拾遗补阙的填补作用。
  1956—1957年,全县实现农牧业生产合作化,共建立信用合作社14家。在信用合作社的强力支持下,全县农牧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员储蓄能力有所增强,但数额甚微,每个社、站不足万元。1957年9月末,巩留县14家信用合作社吸收各项存款共20.33万元。
  1958年,随着信用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存款余额逐年上升,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仅储蓄存款余额就达到15.38万元,净增额1.76万元。
  1959年,信用部、分部积极改变服务态度,服务观点,走村入户,上山下乡,深入田间地头搞宣传,拉存款,放贷款。
  1960—1962年,储蓄工作因受“浮夸风”的影响,出现发工资搭发存单、取款盘问用途等违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和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同时存在社、队挤占信用社资金、国家干部随意挪用资金不还等现象,造成信用社支付不出存款,群众意见很大。三年自然灾害中,全县农牧业大幅度减产,农牧民收入减少,存款能力大大减弱。
  1965年5月15日,人行、农行自治区分行下发的《关于调整储蓄存款对信用社存贷款利率的通知》中指出,定额计划储蓄是零存整取储蓄的一种,可继续办理。但现行定额计划储蓄的存期和每月存款金额档次太多,现将存期简化为1~3年3种,均按零存整取储蓄1年期利率月息3.3%计算,每月存款金额简化为分到期支取本息100元至500元及1000元6种。
  1966—1976年,巩留县农牧业生产遭受重创,农牧业大幅度减产,农牧民收入减少,信用合作社的储蓄业务也受到严重影响。在“精兵简政”“亦工亦农”等路线影响下,存款业务的发展进程受到阻碍。
  1974年,人行巩留县支行收回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对信用合作社的管理权,除行政上依然接受当地人民公社领导外,业务上由县总社和人行县支行管理。在这一时期,各信用合作社为了加强服务,实行星期日和节日值班制度,便利储户。定时定点下乡流动服务,以方便信用客户取款,储蓄存款业务得到稳步发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经过拨乱反正和一系列正确路线政策的执行,全县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全面发展,信用合作社的存款业务也不断扩大领域。
  1979年,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下,加之县境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存款业务冷淡,存款额长期在很低的水平徘徊。1980年末,全辖6家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达95.84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农村生产力空前活跃,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逐步攀升,农牧民收入逐年增长,信用社储蓄存款业务大增。
  1983年,巩留县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社队集中经营转为家庭分散经营,生产队不再统一经营、统一分配,集体农业存款随之下降。实施“科技兴农”措施,因地制宜,增加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高产农业,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储源更加广阔。6月末,社员储蓄余额为21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2万元,增长21.27%,人均储蓄额31.1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3元,增长10%。社员储蓄余额百万元以上的信用社有向阳公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今库尔德宁信用社)108.1万元,向阳公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社员人均储蓄额122.97元,从整个上半年储蓄工作来看,情况是好的,但发展还是不平衡,部分行社抓得不够紧,工作进展不大。全县各家信用合作社各项计划完成较好,存款增长较快,年末存款余额467.87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14.22万元。
  1984年5月5日,农行自治区分行下发《关于信用社代银行办理定期储蓄的有关规定及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具备下列条件能够代办存期3年以上的定期储蓄:定期储蓄多,放款业务少,资金暂时用不出去的;代办期间全年不向银行借款,并按规定交足存款准备金;代办的定期储蓄必须是从确定代办之日起新吸收的,不能把已列账的定期储蓄转为代办银行定期储蓄;信用合作社代办银行定期储蓄由银行按代办定期储蓄存款月平均余额的千分之一给付储蓄代办费,于每年11月30日一次由银行计付,12月并入下年度计算。年内,各家信用合作社在切实抓好业务学习和基本功锻炼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账款安全”业务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各单位会计、出纳的业务知识技能,年末存款余额达到452.53万元。
  1986年,县各农村信用合作社根据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强储蓄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参加储蓄的积极性,使农村储蓄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农民储蓄存款持续稳定大幅度增长,向阳公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人均储蓄额为93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0元,增长69.09%,为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7年7月1日,巩留县各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办定活两便储蓄,10元起存,多存不限,整存整取,存期不限,利率随存期的长短而变动。存期不满半年,按活期利率计息;存期半年以上不满1年,按定期利率打九折计息;存期1年以上一律按1年定期利率打九折计息。年末,巩留县各农村信用合作社存款余额达到685.23万元。
  1988年,全国经济曾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超过存款利率,形成存款的负利率。为有效遏制通货膨胀,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在人民银行现行存款利率不变的基础上,按照储户所得利益不低于物价涨幅的原则,对3年、5年、8年期的储蓄存款按国家公布的保值贴补率予以保值贴补。实行保值措施后,如储户提前支取,仍按实存期限利率计息,但不予保值补贴;保值储蓄存款到期后不取,从到期日至提取存款日的期间按原利率计息,之后不予补贴。1988年9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办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的公告》明确,于当月10日起开始办理,长期保值储蓄的开办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存款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年末,各信用合作社存款余额712.97万元,比上年增加27.74万元,增长4.05%。
  1989年,县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各项工作是在极其困难的资金环境中度过的,各家专业银行在吸收存款时纷纷出台摸奖、奖售等办法。年初存款大滑坡,信用合作社全体干部员工“逆水行舟”,出主意、想办法,发扬信用社点多面广、人熟的优势,走家串户吸收存款,加强宣传力度,将入股与贷款发放结合起来,年末,巩留县各农村信用合作社存款余额668.58万元,储蓄存款660.22万元,占存款总额的98.75%,其中农户存款404.68万元。
  1990年,县各农村信用合作社注重服务质量,提倡优质服务,严格劳动纪律,要求按时上下班,让农牧民感到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为自己积极服务的小银行。同时,稳住大储户、老储户,发展新储户,巩固现有阵地。
  1992年,巩留县各农村信用合作社调整存款结构,吸收更多的低息存款,不断降低农村信用社的存款成本。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34.8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80.30万元,占存款总额的91.41%。
  从1993年3月1日起,定期3个月存款改为存期不满3个月的,按活期利率计息;存期超过3个月的,按1年期以内同档次定期储蓄利率打六折计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存款的积极性。当年,在信贷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职工树立“存款立社”的思想,群策群力,强化措施,狠抓存款工作。
  1994年,农行巩留县支行不再安排各个信用合作社转存款任务,对老的转存款逐步消化,新增的转存款让信用合作社自主运用。县农行资金不足需要转存款时要与信用合作社商量,并且使用资金以拆借方式进行。农行巩留县支行开始采用经济的、法律的间接调控的办法,加强和改进对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领导和管理,这一改变增强了信用合作社对资金运用的自主权,改善经营管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存款余额也随之上升。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59.08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750.08万元,占存款总额的98.82%。
  1995年,县联合社的成立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此后,农村信用社独立经营的地位功能增强,辖内金融行业储蓄存款业务竞争日显激烈。信用社感受到生存的压力,采取多种举措揽储、吸储,开始探索责任制的经营机制,引入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20世纪90年代后,城乡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日渐增多,资金来源增加,信用社适时发挥植根农村、点多面广的优势,不断改进经营策略,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110.59万元。
  1996—2006年,县联合社与农行巩留县支行脱钩,农村信用合作社存款规模快速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巩留县农业科技化进程加快,良种引进、机械推广、种植技术等农业先进科技运用推动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畜牧业的良种繁育、品种改良、舍饲圈养等科技推广,也加快了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探索,也带动私营业主、个体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产业的快速繁荣发展,使巩留县各项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在这一时期,农业银行已经开始撤销农村基层营业网点,其他部分专业银行也从县域金融领域退出。农村信用合作社基层网点多、服务范围广、人员充足的优势开始显现,农村金融的主要作用也逐步得到体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各项业务得以全面发展,存款业务也不断扩大发展,呈现出存款来源广开、存款规模扩大的明显特点。10年间,信用社存款余额由1996年的1478.94万元上升至2006年的15237.20万元。
  2006年,巩留县联社建立统一核算的一级法人社。为防止违规组织存款,避免指标考核前后存款大幅度升降带来的经营风险,巩留县联社制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吸收低成本资金,加强资金成本核算。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5237.20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3009.84万元、单位存款2227.36万元。
  2007年,县联社在年初及时召开职工大会,将全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信用社,并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办法和措施;各信用社也都把资金组织放在第一位,通过落实任务,做好优质文明服务,发扬一人在信用社工作,全家为信用社组织存款的好作风。9月,县联社开通大小额支付系统;10月8日,开通全国通存通兑业务,进一步扩大储源。狠抓优质文明服务,提高临柜人员服务质量,赢得广大储户的信任,增强信用社市场竞争力。由于春耕生产及后期的管理投入,经济过热,个人投资热情高涨,造成储蓄呈下降趋势。后期,因国家货币政策调控,储蓄存款开始回升,各项存款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2037.57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8513.32万元、单位存款3524.25万元。
  2008年4月3日,开办玉卡业务,拓展储源。加大网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环境,强化门柜业务宣传,提高服务质量;抢抓机遇,以农村市场为依托,利用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补贴,培植稳定的农村客户群体;加强交流,维护大客户关系,主动出击,拓展新的优质客户;建立便捷、现代化的用卡环境,利用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银信通”等支付手段,宣传县联社结算的快速和营业网点的覆盖率,以及代收代付中间业务等快捷、优质的服务方式,吸引优良客户。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7683.27万元。
  2009年4月16日,县联社全体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奋发图强,把广泛筹措资金,壮大资金实力、搞活信贷作为工作的中心:从大目标着眼、细微处入手、以大客户为突破口;从高端客户入手实行目标客户差别服务,定期走访,培育一批稳定的黄金客户;从全员抓存款着手,把存款工作做实做细;县联社党委成员对全县信用社网点分片包干,下达包干硬性计划指标,实行效益与工资挂钩,推动存款计划的较好实施。采用设置宣传咨询台、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采用流动宣传车、播放录音、发布新闻等方式,将宣传工作贯穿全年,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活动,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年末,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42159.01万元。
  2010年7月22日,县联社开通农信银业务,8月25日,在营业部安装第一台ATM。在搞好日常柜面储蓄业务外,还上门做好农村专业户、个体工商户等存款大户的吸储揽存工作,建立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严格按照存款奖惩办法,对组织存款先进集体予以重奖,对完不成计划的社亮出“黄牌”,有力推动和加强各信用社自身存款力度。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5723.75万元。
  2011年,县联社在抢抓存款的攻坚战中,采取多项措施,保证各项存款的稳步增长,开展“揽储状元”“玉卡之星”“银信之星”等竞赛活动,调动每一位员工揽储的积极性。通过充分利用社会圈层结构以及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纽带,广交朋友,捕捉信息,以上门服务等方式吸收存款;设立大客户贵宾窗口(室),发放贵宾卡,以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增强老客户在信用社存款的信心;通过接访投诉及设立举报电话等公开投诉形式,架起信用社与客户之间的互信桥梁,提升客户满意度。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1939.94万元。
  2012年,根据市场实际,进行专业营销。在3~6月的存款淡季,开展“百日劳动竞赛”,全辖上下加大对个人储蓄存款、财政性存款和中小企业存款的营销力度,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涌现出一批“揽储状元”“清非标兵”“玉卡之星”“银信之星”,促进了存款特别是低成本存款的较快增加;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完善硬件设施。在提克阿热克信用社、阿克吐别克信用社、吉尔格朗信用社安装3台ATM,着力改善各网点的办公环境,全辖信用社整体面目一新,给客户带来了便利和舒适感;高度重视中高端客户的维护。通过筛选已有客户、寻找外部客户,选定一大批中高端客户,做好跟进服务。在所有网点设立贵宾柜台(室),发放贵宾卡,进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和维护,提高中高端客户对信用社的信赖、依存;结合自身经营实际,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范围,全面上浮存款利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让利于民,拓宽领域,占领存款市场;充分利用集中宣传、悬挂横幅、新闻媒体、电子屏幕等加大对联社各项优惠政策的宣传,及时受理和答复客户投诉,提升客户满意度。年末,各项存款余额98415.68万元。

知识出处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巩留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全志书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附录外,共22章,85节,横向编目,竖向编纂,纵横交错,鉴往知今,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内容涵盖全县农村信用社的各个层面,从发展空间上突出了地方性,从内容上突出了综合性,从编纂上突出了资料性,从时间上突出了连续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