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5530
颗粒名称:
分类号: F832;F8;F426
页数: 2
页码: 3-4
摘要: 巩留县农村信用社居民个人存款业务始开办于1954年。至1979年,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下,加之县域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存款业务冷清,存款额长期在很低的水平徘徊。1980年末,全辖6家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95.84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生产力空前活跃,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逐步攀升,农牧民收入逐年增长,信用社储蓄存款业务大增。1989年,储蓄存款余额达660.22万元,较1980年增长588.88%。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联合社 单位存款 股金分红 信用社

内容

巩留县农村信用社居民个人存款业务始开办于1954年。至1979年,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下,加之县域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存款业务冷清,存款额长期在很低的水平徘徊。1980年末,全辖6家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95.84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生产力空前活跃,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逐步攀升,农牧民收入逐年增长,信用社储蓄存款业务大增。1989年,储蓄存款余额达660.22万元,较1980年增长588.88%。
  1995年县联合社的成立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里程碑,从此开始,农村信用社独立经营的功能增强,辖内金融行业储蓄存款业务竞争日显激烈。信用社感受到生存的压力,采取多种举措揽储、吸储,开始探索责任制的经营机制,引入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20世纪90年代后,城乡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日渐增多,资金来源增加,信用社适时发挥根植农村、点多面广的优势,不断改进经营策略,至1996年,储蓄存款余额达1140.28万元,占信用社年末存款余额的77.10%。1997年行、社脱钩后,信用社成为完全独立的农村金融机构,开始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与多家商业银行平等竞争,县信用社坚持以市场为依托,与市场共发展,大力开拓储蓄新业务,至2005年,信用社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亿元,达10312.62万元,单位存款余额2134.91万元,较1996年增长6.3倍。2006年后,县联社在自治区联社领导下,强化优质服务,开辟存款市场。2007—2012年,每年秋收旺季,开展“大干百天劳动竞赛”,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不失时机吸收存款,对竞赛中涌现的揽储能手予以奖励,全社上下,努力拼搏,多措并举,抢占市场份额,实现了储蓄存款的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信用社居民个人储蓄存款突破2亿元。2012年末,居民存款余额达57650.6万元,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占县域4家金融机构居民个人存款总额的42%。
  单位存款是信用社筹措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50多年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单位存款对象不断变化。巩留县农村信用社单位存款始于1957年,存款余额203328元。在计划经济时代,受地域经济低水平的总体制约,单位存款增速缓慢。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单位存款对象逐年增多,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至90年代中期,单位存款余额一直增幅不大。1996年末,单位存款余额338.66万元。1997年行、社脱钩后,信用社单位存款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02年,单位存款余额达562.23万元。2004年,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改革为信用社拓展存款源带来又一次机遇。县联合社不失时机地主动与县委、县政府沟通联系,赢得理解和支持,使得又一批单位与信用社建立业务合作关系。2008年,自治区财政厅“财政涉农资金在农村信用社开户管理”的文件为信用社对公存款带来大好机遇,经县委、县政府协调,县财政预算内、预算外多家账户落户信用社。2009年,信用社对公存款突破1亿元。此外,县联社还紧紧抓住县域重大项目投资的机遇拓展存款对象。2012年,巩留县农村信用社单位存款余额40765.08万元。较2002年增长71.5倍,占县域5家金融机构单位存款总额的34%。
  1984年,县农村信用社开始执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至2012年,存款准备金率数次调整,比率最高年份为14%,最低年份为4.32%。
  巩留县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互助组织,一向重视股金的吸纳管理。信用社成立伊始,贯彻“自愿两利”政策,农牧民积极入股,保证了信用社的顺利发展。之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县农村信用社股金几乎没有发展。其间,1964年,人民银行曾对县农村信用社股金进行清理整顿。20世纪80年代后,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逐渐深入。1984年,信用社对入社股金进行了清理,扩大了社员入股面。1993年,信用社增资扩股,贯彻上级指示,实施存款转股金措施,1995年末,股金余额9.99万元,此后股金没有大的变化。1998年,县联合社规范股金管理,原“存款化股金”数额全部剔除,当年股金余额11.03万元,此后,县信用社遵照上级指示,采取新举措实现扩股目标。2000年,县联合社进一步加大了增资扩股力度,将扩股任务分解到每一位员工,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与员工工资挂钩。2000年末,辖内股金余额增至39.1万元。2005年,县联合社启动股权改造工作,逐步取消资格股,壮大投资股,至2011年,资格股全部取消。2012年,县联社股金总额3717.32万元,其中,自然人股持股金2807.22万元,法人股持股金910.1万元。
  巩留县农村信用社成立伊始曾进行过股金分红,其后几度中断。1979年,执行上级文件,股金分红改为按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支付股息。1984年恢复股金分红制度。1996年,上级就股金分红作出新规定。2002年,县联合社对股金分红实行新老划段政策,2007年后,随着经营效益的提高,股金分红比例也逐年提高,2012年分红比例15%,分配红利558万元。

知识出处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巩留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全志书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附录外,共22章,85节,横向编目,竖向编纂,纵横交错,鉴往知今,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内容涵盖全县农村信用社的各个层面,从发展空间上突出了地方性,从内容上突出了综合性,从编纂上突出了资料性,从时间上突出了连续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