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2010年工作总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塔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5497
颗粒名称: 塔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2010年工作总结
页数: 5
页码: 490-494

内容

2010年度塔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塔城市联社)在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塔城地区人民银行、银监分局、塔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经济、金融政策和自治区农村信用社2010年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管理为手段、以提高经营效益为中心,围绕年初制定的任务项目,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务实创新,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快发展,经过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各项经营指标再创佳绩,现将2010年度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0年度工作成绩
  (一)信贷支农力度不断加大,资产规模迅速扩张。
  塔城市联社按照调结构、保增长、保发展、防风险的要求,立足于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职能和优势,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全面把握信贷支持工作的方向,全方位拓展信贷服务领域,进一步提高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坚持面向“三农”,坚持面向城区,坚持面向中小企业,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从全市“三农”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对“三农”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改善,以对“三农”的大力支持和服务促进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更充分的发挥,实现农业增收、信用社增效、农民高兴、政府满意的多赢目标。
  2010年末,塔城市联社资产总额121147万元,比年初增加53694万元,增幅近80%;其中:各项贷款月44892万元,增加8397万元,增幅23%,涉农贷款余额40156万元,增加6275万元,增幅18.5%;累计投放农业贷款62565万元,累计发放联保贷款35128万元,累计发放信用贷款1570万元,有力的支持塔城市农业经济发展。
  (二)切实加强信贷管理,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
  针对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高、信贷管理工作的不尽规范、不良贷款边收边增、潜在信贷风险比较突出等问题,按照“信贷管理要严、新增贷款要优、不良贷款要降、三违贷款要禁”的原则,已落实自治区联社安排的冒名贷款清查和不良贷款清收攻坚为重点,一是严格贷款准确分类。通过加强基础工作、完善制度、加强考核等措施,准确、真实反映贷款形态,加强贷款风险的动态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二是健全信贷管理制度。进一步严格信贷管理责任,规范信贷管理流程,规范信贷决策程序,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在信贷管理上,既认真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加大信贷支农工作,严格掌握信贷投向,又不折不扣的执行信贷管理的监管法规和规章制度,全面控制新增贷款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三是狠抓不良贷款清收。在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坚持“抓主抓重、先易后难、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坚持长年抓清收。进一步严明了清收纪律和责任,完善不良贷款清收考核办法,健全激励机制,落实奖惩措施,加大对“三违”贷款、冒名贷款、责任贷款的处罚力度,最大限度的清收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年末不良贷款余额,按照五级分类标准为1790万元,不良贷款占比3.99%,绝对额和占比分别比年初下降650万元和降2.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压降任务达到年初确定的计划。
  (三)负债业务增长较快,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幅较大,资金实力不断增强。
  塔城市联社2010年末负债总额115547万元,比年初增加49026万元,增幅73.7%。各项存款占负债总额的52.56%。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90727万元,较年初净增29909万元,增幅49.18%.其中:对公存款余额39354万元,净增18098万元,增幅85.14%;储蓄存款余额51373万元,净增11810万元,增幅29.85%(银行卡累计发行38153张,2010年发行8273张,卡存款余额17460万元,增加4716万元,增幅37%;卡均增加存款311元)。
  各项存款余额中,对公存款占存款总额的43.38%,增加8.43个百分点;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56.62%,下降21.67个百分点,存款结构进一步优化,资金成本降低。
  (四)增收节支,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经营效益目标,消化了历史包袱。
  塔城市联社2010年实现各项收入6100万元,比上年增加1996万元,增幅47.56%。其中:利息收入4732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7.5%。各项支出3196万元,减少3300万元;其中:营业费用支出2019.5万元,增加546万元,主要是今年效益完成较好增提绩效薪酬及同比增加提留。经营效益呈现良好态势,取得考核利润3819万元。在301.8万元盈余公积、609.4万元一般准备抵补历年亏损,将上年多提取的1300万元资产减值准备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退抵历年亏损,将4557.5万元历年亏损全部弥补完毕,并提取172.85万元准备用于股金分红。
  (五)完成增资扩股计划,所有者权益增加,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部门指标要求。
  年末股金余额5319.3万元,比年初增加848.8万元,增幅18.99%。其中投资股余额4551万元,完成增扩投资股2000万元计划;所有者权益贷方余额5600.35万元,净增4667.7万元,增幅600.7%。
  各项拨备5470万元,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分别是120.05%和138.94,资本充足率11.44%,比上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达到监管部门规定的比例。
  (六)制度执行力不愿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
  坚持从严治社和从严管理,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构建严格、有效、科学、规范的内控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制定和建立涵盖全社党务、政务、业务、事务和财务的内部管理制度。二是实施贷款操作新流程、中间业务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理监事会议事规则、职工岗位轮换和干部交流制度、综合考核制度等。在全社上下形成用制度管人,任凭制度办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氛围,真正把制度建设贯穿于业务经营、人员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三是加大制度执行力度,改进和加强了审计工作。认真制定和落实审计工作计划,进一步严格审计工作制度和流程,认真组织开展凭证月度会审,认真开展全面审计和专项审计交叉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工作,加大对政策法规执行情况、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业务经营真实性情况、信贷财务风险管控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严格问责,严肃处理。四是建立了干部职工薪酬与信用社业绩相联系的考核机制。将存款、贷款、利息收入等任务实行考核,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使全体职工人人有目标,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
  (七)狠抓业务经营工作,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坚定不移的加大资金组织力度。全社把存款组织工作当作最为紧迫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完善存款工作机制,积极适应自治区联社经营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修改,千方百计加强存款的组织管理,大力组织存款,改善存款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增强存款的稳定性,努力改善存款服务工作,壮大全社的资金实力;二是扩大贷款授权面和授权额度,积极开展加大贷款营销。对信用社进行了贷款授权,从实际出发,调整贷款结构,在防范信贷风险,注重资金有效运用的前提下,实现贷款规模和贷款效益额同不提高;三是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坚持做“大”经营规模、做“活”资金运营、做“好”利息收入、做“严”财务管理、做“细”财务核算和做“实”经营利润的原则上,以努力提高经营效益为目标,坚持勤俭办社,进一步强化财务审批和财务公开制度,坚决制止花钱不算账和不按程序要求乱花钱的行为,严格控制费用收支,加强增收节支,扩大收入来源,拓宽收入渠道,提高经营效益;四是积极发展中件业务。继续围绕业务经营,充分动员全社上下的积极性,进一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加强与经济综合部门的联系沟通,全面拓宽业务领域,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八)坚持以班子带队伍,思想和作用保障进一步加强。
  一是切实加强了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党要管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和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完善党委和理事会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额制度,党委和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认真履行自己法人工作职责,按照职责分工全力抓好自己的分管工作,努力形成领导班子分工协作的合力。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带头改善工作作风,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把党委班子建设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集体;二是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按片建立了基层党支部,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发展党员,加强党员管理,规范党内生活。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职工教育。把提高职工素质当作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认真制订职工教育和培训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坚持派出去、请进来,努力提高职工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采取岗位学习、内部轮岗、派出培训、交流任职和集中培训等形式,加大职工学习教育和培训力度。认真开展“文明优质服务评比竞赛活动”,成功举办了首届业务技术比赛。
  (九)以开展“四强四优”创先争优实践活动为契机,科学发展进一步深入
  按照自治区联社统一安排部署,从8月份开始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按照各阶段要求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着重一是紧紧围绕主题,认真召开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联社党委和领导班子成员本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认真查找了在遵章守纪、改进作风、解放思想、跨越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从主观上分析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明确提出今后解决问题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是专题民主生活受到预期效果。二是广泛听取了职工对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系统性整改方案,狠抓信用社改革发展和业务经营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用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促进进一步科学发展,实现学习教育活动与发展两促进。
  (十)突出案件专项治理,各项业务运行安全稳健
  在安全保卫工作上,全社上下进一步增强了搞好安全保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对安全保卫工作的组织领导。联社分管领导、保卫部门和各信用社负责人把安全保卫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狠抓职工的安全教育和行为管理,将职工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纳入安全管理和行为监督,狠抓安全保卫工作的制度建设,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集中财力抓好安全保卫设施和器材的配备,舍得花钱保平安;在案件查访工作上,以确保全年无案件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加强职工教育,加强监督制约。认真开展职工行为持续排查工作,加强对管理人员、信贷人员、临柜操作人员品行为的监督,着力防范信贷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全面落实“四项制度”和案件查防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案件问责管理,风险防范工作抓出成效,确保全社安全稳健发展。
  二、工作总仍存在的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我社工作中还存在着些许不足。主要表现在“一高、两低、三个乏力、四不到位”:
  “一高”:不良贷款占比仍然很高。
  “两低”:一是拨备覆盖率仍然很低;二是服务水平仍然很低。首先,电子化建设水平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都有不小的差距;其次,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仍然还很落后,“方便、快捷、灵活”也不再是农村信用社一家独有,服务水平的低下导致联社在很多业务的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并且还有进一步加剧的危险。
  “三个乏力”:一是存款增长后劲乏力,其他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看,差距正在一步步缩小,也说明塔城市联社存款增长呈现出乏力的态势。二是创新手段乏力。当前形势下,只有加强创新,才能促进业务发展、有效应对市场竞争,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去年以来,各社在资金组织、贷款营销、风险管控、员工教育培训、案件防范治理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些不同的创新举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创新的力度、深度都还很不够,特别是对创新的成果及时进行总结提炼,进一步提升创新水平还亟待加强。三是风险管控乏力。首先是各社重放轻管现象还非常严重,我们的贷款规模越做越大,但风险底数也越来越不清,风险管控的现状令人担忧。
  “四不到位”:一是全面管理不到位。部分职能部门管理仍然薄弱,特别市对一些基层网点的管理存在真空和盲点,从联社高管层到基层一线员工额各个管理之间层级时有脱节现象,或者是在管理上紧一头松一头放一头,一个方面额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又突出了;二是信息沟通协作不到位。首先是联社班子成员、各职能部室负责人、基层社主任之间信息沟通协作不到位,影响整个联社的工作氛围,削弱管理能力,制约业务发展;其次是各社之间、部室之间协作不到位。我们多次强调辖内信用社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在业务发展、内部管理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是执行力建设不到位。检查发现,违规行为、违章操作在一些信用社依然存在,甚至有些最基本额规章制度也还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重处罚轻整改的现象,导致一些问题屡查屡犯,难以根治;四是作风建设不到位。特别是机关作风建设不力,办事拖、拉、推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起到联社机关对基层的表率作用;个别高管人员、中层干部工作作风漂浮,脱离群众,员工意见很大,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认真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

知识出处

塔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塔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塔城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全书共23章、90节,全面记述了塔城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