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民币残损币的兑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塔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5169
颗粒名称: 二、人民币残损币的兑换
分类号: F832;F426;F822
页数: 2
页码: 151-152
摘要: 为保护人民币的正常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允许残损人民币兑换新币。
关键词: 持有人 中国人民银行 农村信用社 营业网点 人民币

内容

为保护人民币的正常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允许残损人民币兑换新币。
  1955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实施后,中国人民银行又相继颁布了一些相关规定和制度。塔城县的残缺人民币兑换业务全部由人民银行设专职人员办理。
  1985年后,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由人民银行委托各家专业银行和办理现金出纳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代理,塔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始办理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
  市农村信用社配备专职人员,按照规定要求,严格对残损币进行辨别兑付,兑换人民币有“全额”和“半额”两种情况。
  1.可予兑换的人民币票面残损不超过五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渍、变色,但能辨别真假的按照面额全数兑付。
  2.票面残损五分之一以上至二分之一,其余部分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照面额半数兑付。
  3.对缺去的部分没有另行拼凑可能的票券,缺少四分之一的兑换全额。
  4.缺少八分之五的兑换半额,呈正十字形缺去四分之一者按面额的一半兑换。
  5.对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渍、部分变色、能辨别真假的按以上标准给予兑换,对因遭火灾、虫蛀、鼠咬、霉烂等原因而损失严重、剩余面积较小或因污染变色严重的票券,可由持票人所在地方政府出具证明(注明破损原因),经审查属实者,可予以照顾兑换。
  6.不予兑换的残损人民币票面残损二分之一以上者,票面因污损、熏焦、水湿、油渍、变色,不能辨别真假,故意挖补、涂改、剪贴、拼凑、揭去一面者,均不予兑换。
  市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业务人员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每次都向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说明认定兑换结果。不予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退回原持有人。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同意塔城市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业务人员认定结果后,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纸币,各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业务人员当面将带有本行行名的“全额”或“半额”戳记加盖在票面上,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硬币,当面使用专用袋密封保管,并在袋外封签上加盖“兑换”戳记。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对塔城市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业务人员认定的兑换结果有异议的,根据持有人的要求,塔城市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业务人员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该残缺、污损人民币。
  持有人可凭认定证明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鉴定,中国人民银行应自申请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鉴定并出具鉴定书。持有人可持中国人民银行的鉴定书及可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再到塔城市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进行兑换。
  2003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2003〕第7号),新办法与老办法相比,新版本适度放宽兑换条件。新办法第三条规定:“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以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损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认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市联社高度重视残损币的兑换工作,以常年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的方式进行宣传,实行上门兑换的服务。联社党委召开由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主管的专门会议,制定考核办法,将计划细化分解落实到全辖每个营业网点,要求8个网点的每位员工都明白本网点回收残损币的数额任务。
  各营业网点柜面全部设立“残损人民币兑换服务窗口”,做到随时办理兑换业务,为客户兑换残损人民币提供便利。联社营业部和城区各营业网点专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集贸市场、超市、公共交通等小面额票币使用量较大的地点,提供现场兑换服务或上门收缴残币。
  为加大对20元以下小面额人民币残损币的回收力度,将20元以下的小面额流通币及时配备到网点每一位临柜人员,通过以新换旧项目,解决20元以下小面额人民币残损较严重和流通人民币整洁度较差的问题。
  残损币回兑工作的开展,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和赞扬,同时更加提高市联社员工的金融服务意识,完善金融服务措施。通过对残损币的回兑,增强全民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从而维护人民币的良好形象和声誉,进一步提升联社的良好形象。

知识出处

塔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塔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塔城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全书共23章、90节,全面记述了塔城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