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2013~2014年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总结摘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4979
颗粒名称: 六、2013~2014年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总结摘要
分类号: F832;F426;D262
页数: 8
页码: 351-358
摘要: 2013年哈巴河县联社工作总结摘要
关键词: 哈巴河县 案件防控 县联社 专项审计 信用社

内容

2013年哈巴河县联社工作总结摘要
  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2013年末,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97828.18万元,比上年减少10668.88万元。其中储蓄存款45042.81万元,增加4828.29万元,对公存款52785.37万元,减少15497.17万元。储蓄存款中卡存款余额13482万元,减少643万元,卡存款余额占储蓄存款余额30%。各项贷款余额65695.31万元,增加4990.93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61538万元,增加6562万元,农业贷款累放62575万元,增加4777万元;非农业贷款余额4157万元,减少1571万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909.99万元,增加803.64万元,增长27.85%。其中,次级类贷款余额534万元,增加232万元;可疑类贷款余额1191万元,增加746万元;损失类贷款余额185万元,减少173万元,不良贷款率2.91%。非信贷资产总额58664.50万元。银行卡累计发卡量23204张。其中,当年玉卡发行量5722张,完成计划任务190.73%。银信通累计开户7710户,增加3190户。股本金余额3892万元,其中投资股3892万元,与上年持平。业务总收入8769万元,增加443万元,其中利息收入6442万元,金融机构往来收入1615万元,手续费收入156万元,投资收益18万元,营业外收入52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2万元。业务总支出5686万元,增加958万元,其中利息支出增加12万元,金融机构往来支出增加122万元,手续费支出增加5万元,营业费用增加313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8万元,营业外支出减少4万元。呆账准备6185万元,增加1500万元,信贷资产拨备充足率377.5%,信贷资产拨备覆盖率347.07%。
  二、工作措施
  (一)落实措施、完善管理,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2013年初,联社召开年初工作会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全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社,同时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和措施,使联社各项业务得到快速有序发展。
  (二)积极组织存款
  截至2013年末,联社各项存款余额97828.18万元,占县域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57.25%,其中储蓄存款45042.81万元,比上年增加4828.29万元;对公存款52785.37万元,减少15497.17万元。由于当年哈巴河县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其他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去财政大量资金,致使财政资金账户存款余额大幅下降。联社领导班子针对此项工作不畏艰难,带领全社员工立足实际,鼓舞士气,严格考核,有效激励,采取工效挂钩,按月考核等措施,有效带动职工吸收储蓄存款的积极性,形成一支“自上而下”的积极揽储团队。在受到哈巴河县域经济发展较缓,地偏人稀,储源有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经历哈巴河县财政资金余额的大幅下降,农牧民经受天灾、水灾等情况下,在揽储过程中寻找一切可切入点,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使联社的储蓄存款余额比上年增长4828.29万元。
  (三)加大贷款营销力度,提高信贷管理水平
  2013年末,县联社各项贷款余额6569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4991万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61538万元,增加6562万元,各项贷款累放在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比95%,农户贷款覆盖率达97%以上。除发放农牧业生产贷款外,联社始终把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入放在业务工作重要位置,结合小微企业实际情况,扩大信贷范围,当年累放小微企业贷款13285万元,其中涉农企业贷款13285万元,贷款用途涉及农牧产品加工、收购、物流运输、食品加工、农机具销售等行业。联社加大对新发放贷款的审查与贷后的监督检查。根据自治区联社《信贷业务自律监管管理办法》相关要求,联社按季对新发放贷款、信用工程建设、新旧系统户名、证件号码、五级分类结果、贷款余额等相关数据的一致性、最高额抵押贷款抵押登记的合规性等方面进行自律监管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限期整改,对信贷业务的规范操作起到促进作用。
  (四)开展“阳光信贷”宣传教育月活动
  2013年4月20日至5月30日,县联社开展“阳光信贷”宣传教育月活动。组织全辖职工学习相关文件、制度,对照相关制度进行反思与自查,各社、各部门及全辖员工撰写学习心得及自查报告各一篇;对辖区各网点举报箱(意见箱)进行检查,对举报电话、地址等进行统一与更新,在齐巴尔信用社增设举报箱;在各营业网点、村委会对存量个人贷款进行公示;向农牧民发放民意测评表303份,召开座谈会5次,其间发放征求意见表44份。
  (五)案件防控工作
  县联社在抓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前提下,狠抓案件防控工作,完善再监督职责及考核机制,年初与辖区各网点层层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明确各部室工作职责,细化监督责任,提升全体员工讲制度、讲规范、抓学习、促发展的能力,增强案件防控的执行力,使案件防控渗透到思想和工作中去,提高员工合规文化建设和业务素质,为联社安全稳健经营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按季定期召开案件防范分析例会,对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明确责任,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对整改情况进行后续检查,做到有效杜绝各类隐患的发生。做好自律监管再检查工作,检查面达100%,使案件防控工作有检查、有记录、有整改,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六)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联社各项业务发展
  2013年,县联社按照联社年初工作计划,全年组织实施审计项目10项,发出现场审计事实确认书69份,发出整改通知书69份,审计共提出问题201条,现场纠改139条,限期整改62条,处罚59人次,罚金6695元,至年末,大部分问题已整改到位,审计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效果。开展遵循性审计项目,全年在辖内网点开展遵循性审计两次,网点审计覆盖面100%。开展贷款业务专项审计,先后完成4个项目的贷款专项审计,开展逾期贷款专项审计,了解贷款形成逾期的原因,提出化解风险的建议;开展“两居”工程贷款专项审计,摸清县“两居”贷款的信贷质量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改进管理方向提供信息;开展社团贷款专项审计,重点关注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类风险隐患,加强信贷风险管控能力;开展拟核销贷款的合规性审查,对损失原因进行分析,对损失责任认定情况提出审查意见。开展重要岗位人员轮岗、离岗、强制休假专项审计。联社加大重要岗位人员轮岗、离岗、强制休假力度,要求审计部门积极行动起来,配合监察保卫部对32人进行轮岗、离岗、强制休假专项审计。其中轮岗2人,离岗2人,强制休假28人。通过审计,未发现委派会计、柜员在工作期间有重大违规问题,但在会计业务规章制度遵循性操作方面存在着不足,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加强各项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会计业务水平,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开展内控管理专项审计,县联社对联社内控管理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对内控制度的梳理,未发现联社内控缺陷,已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开展自律监管再监督专项审计和适时开展后续跟踪审计。
  (七)修志工作开展情况
  1.建立组织机构,“一把手”亲自抓。联社在开展修志工作之初,就实施“一把手”亲自抓。下设修志办公室,成立修志编辑室,由各部室人员兼任编辑。外聘修志专家3名,制定《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编纂实施方案和《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编纂篇目。
  2.组织学习,召开专题会议。联社组织修志有关人员学习修志工作有关文件和自治区联社刻录的《修志工作急训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修志工作培训讲座》光盘,多次召开修志工作专题会议,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修志工作,解决修志中不断遇到的困难。
  3.修志编纂进展情况。联社组织人员到地区人行、农行、银监局、阿勒泰报社、哈巴河县档案局、农行哈巴河县支行及联社内部搜集资料,形成电子文档。由联社机关各部室人员和外聘专家组成4个编辑组,按照篇目的章节内容分解口编辑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截至2013年末,完成《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序、凡例、概述、大事记编写工作。篇目设置23章,其中完成初稿10章,完成70%初稿11章,尚未撰写2章。
  (八)电子银行业务开展情况
  2013年,联社以强化科技为支撑,加强网络管理,注重计算机安全,促进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快速稳定发展为目标。
  1.用卡环境得到改善。在联社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按照科学规划、积极稳妥的原则,加大ATM、POS机具设备的投入,提高和扩大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促进ATM网络布局与网点形成优势互补。
  2.加大针对银行卡案件风险防范宣传力度。开展银行卡案件防范学习活动、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活动、预防金融诈骗等宣传活动,采取电子公告牌滚动屏显宣传词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客户安全用卡意识,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3.收单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末,全年发展特约商户78户,布放机具82台,交易金额为918万元,实现手续费收入7.15万元。通过POS机具的安装,进一步树立联社的新形象,促进收单市场建设和各项经营业务的快速开展。
  4.网上银行业务开展情况。自2012年9月企业网上银行上线以来,至2013年末,联社发展企业网上银行用户42户。当年,联社开户36户,转账11226笔,转账金额43248万元。其中行内转账4519笔,行内转账金额25879万元;跨行转账1696笔,跨行转账金额16449万元;代发业务5011笔,代理金额920万元。企业网上银行的上线为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便利,提高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
  5.做好设备技术保障和强化网络管理工作。联社通过采取加强网络管理和机房维护以及做好计算机维护等措施,进一步加强科技保障和网络管理工作。
  (九)加强基层网点硬件设施建设,完善“五小”工程建设
  县联社通过招标方式于2013年5月初开土动工建设加依勒玛信用社、萨尔布拉克信用社和萨尔塔木信用社新网点办公楼。至年末,联社完成对5个网点的办公楼新建工作。其中4个网点已搬迁使用。同时联社把“五小”工程建设与新网点建设同步进行,新网点里已设计出功能较齐全的小食堂、小澡堂、小阅览室、小活动室,两个网点院内也规划出较整齐的小菜地、小花园,联社各基层网点已旧貌换新颜,给基层员工创造舒适、宽敞的办公环境,全面改善以往房屋狭小、网点硬件设施简陋的局面。
  (十)规范档案管理,完成档案达标工作
  2013年,联社整理各类档案45033卷、5712件,文书档案287卷。其中,永久85卷、598件,长期102卷、30年872件,短期100卷、10年4242件,科技档案33卷,会计档案38647卷,照片档案7卷354张。建立各种登记册和全宗卷等,同时完善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度,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制度。编纂全宗介绍、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专题概要、基础数字汇编、档案利用典型事例汇编等编研资料。经过县档案局和地区档案局的验收,联社档案管理已达自治区档案管理二级等级标准。
  (十一)加强员工培训力度
  2013年,县联社累计举办信贷、会计、农信银、档案业务、ATM业务、安全保卫、服务礼仪及营销等培训班32次,参加培训员工1120人次。通过培训加快员工接受新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十二)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013年,县联社党委紧紧围绕自治区联社党委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工作部署,开展“四风”自查和汇报工作,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得到持续有效开展。通过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模范带头作用和创先争优意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当年发展正式党员2名,发展预备党员1名。抓好着力点,按照工作具体部署、员工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抓住切入点,全力以赴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能动性。
  (十三)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县联社本着“安全就是效益”的原则,统筹规划,立足长远,对安保制度进行梳理并制定实施细则,要求各信用社针对不同情况制定防暴预案、消防预案,并邀请县消防大队干部给信用社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和消防意识,使员工提高灵活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联社制定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加大对员工各项规章制度的普及学习,同时与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相结合,检查与教育相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存在问题
  2013年,县联社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执行力仍需加强,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对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制度执行力执行不到位;理论学习不够,联社干部员工对理论学习仍然不够系统、全面和自觉,特别是对不断更新的理论知识,学习较肤浅,其主要原因还是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不够。
  2014年哈巴河县联社工作总结摘要
  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2014年末,县联社资产总额122988万元,负债总额106166万元,所有者权益16822万元。各项存款余额93672万元,比上年减少4156万元,市场份额占比54.14%。其中对公存款38596万元,占存款余额41.2%,减少14189万元;储蓄存款55076万元,占存款余额58.8%,增加10033万元。累计发卡28840张,当年新增玉卡5636张,完成全年计划140.9%,卡存款余额16217万元,增加273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70215万元,增加4519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1881万元,减少29万元,不良率2.68%,降低0.23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183万元,完成计划任务87.1%。实收资本5689万元,增加1797万元,未分配利润6494万元。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准备7147万元,其中贷款损失准备6703万元,其他资产减值准备444万元。当年计提贷款损失准备600万元,信贷资产拨备覆盖率356.35%,贷款总拨备率12.28%,资本充足率(新口径)16.51%。利润总额3461万元,增加379万元。
  二、工作措施
  (一)开展“双聘”工作,健全用人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2014年初,县联社成立“双聘”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哈巴河县联社2014年竞聘及三定工作方案》,在全面实行考核、考评的基础上,采取演讲、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竞聘,充分体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劳动用工机制,通过实行“双聘”用工制度,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员工能量释放全面化,团队作用发挥最大化,力争将有组织观念、全局观念,工作勤奋、成绩突出的同志提拔、任用到相应的重要岗位中来,推动联社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二)落实措施、完善管理,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2014年初,县联社召开年初工作会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全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社,同时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和措施,使联社的各项业务得到快速有序发展。
  (三)多措并举抓存款,壮大资金实力
  县联社通过深入开展农村金融“三大工程”工作,加强与当地党政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作为服务县域经济的金融机构,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常态化工作及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得到党政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截至年末,各企事业、行政单位开立基本存款账户379户。按机构、按人员逐级分解存款任务,将完成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按季考核,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吸收各类存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娴熟的业务技能,高质量的柜面服务,为客户提供“准、快、好”的热情服务。通过拓展新业务,如ATM、POS及企业、个人网银业务等,不断提升支农服务功能,优化服务环境,提高社会影响力,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主动捕捉资金流动信息,有针对性地对存款户实施业务营销,努力赢得对公及储蓄存款客户的信赖,增加存款资金来源,切实壮大联社资金实力。
  (四)加强信贷管理,防范信贷风险
  县联社加大信贷营销力度,全年投放各类贷款66957万元,比上年增加4382万元,累计收回各类贷款62438万元,支持县“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严把信贷质量关,不断优化信贷结构,信贷资产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为防范信贷风险,联社对上报的信贷资料认真审查,重点审查借款人主体资格、用途、还款来源、担保能力等,把好贷款审查关。从源头上遏制不合规贷款的发放。加强贷后管理的监督检查,根据自治区联社《信贷业务自律监管管理办法》,对辖区各信用社“两居”贷款贴息、妇女创业贷款贴息、新发放贷款进行自律监管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限期整改,对信贷业务的规范操作起到促进作用。加大呆账贷款核销力度,按照呆账贷款核销管理办法,经资产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共核销贷款14笔,本金17.2万元,利息18.3万元。
  (五)开展“阳光信贷”宣传教育月活动
  2014年4月,县联社开展“阳光信贷”宣传教育月活动。组织全辖职工学习相关文件、制度,对照相关制度进行自查,各社主任、信贷员进行集中学习,同时撰写学习心得及自查报告。指定纪检部门对辖区各网点的举报箱(意见箱)进行检查,对举报电话、地址等进行更新与公布,接受社会与农牧民客户的监督,使全辖信用社的贷款业务更加公开透明。在各营业网点、村委会对存量个人贷款进行公示。抽调干部职工30多人组成6个贷款询证小组,对各社贷款进行交叉询证,活动期间累计发放询证函3100份,询证贷款3170笔,占4月末贷款总笔数的30.7%,询证过程中未发现假、借、冒名贷款现象。在各乡召开由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纪检干部、人大代表、种养殖大户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4次,发放征求意见表87份,收回71份。“阳光信贷“过程公开化操作,提高信贷业务透明度,提升贷款服务的公平性和真实性,更好地为哈巴河县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
  县联社本着“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原则,定期了解和掌握基层网点员工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关心员工疾苦,倾听员工呼声,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以学习中共十八大精神为契机,组织开展崇尚廉政文化,促进业务发展知识竞赛,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团结精神和和谐力量。针对业务发展迅猛、员工工作繁重、员工身体普遍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联社统一安排员工进行体检并执行休年假制度。联社领导班子逢年过节都对退休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每逢职工生日,送上生日蛋糕,联社对员工的关心和关怀为员工的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信合爱心基金”,努力构建帮扶救助困难职工的保障体系。7月7日,联社赞助的哈巴河县“信合杯”职工男子篮球赛在县文体中心举行。8月,由联社赞助、社区牵头在县文化广场开展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主题的“信合杯”交谊舞大赛。
  (七)规范各类档案管理,完成档案达标工作
  县联社通过联社全体干部员工的不懈努力,利用两年时间,对历年文书、会计等档案按照档案达标要求进行重新拆分、装订和归类,建立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度及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制度,健全各类登记簿和全宗卷,编纂了全宗介绍、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专题概要、基础数字汇编、档案利用典型事例汇编等编研资料。2014年1月,经地区档案局和县档案局验收,联社档案管理工作通过自治区档案管理二级等级标准。
  (八)重视案件防控工作,不断提高案防意识
  县联社狠抓案件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督职责及考核机制,年初与辖区各网点层层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明确各部室工作职责,细化监督责任,提升全体员工增强案件防控的执行力,提高员工合规文化建设意识,为联社安全稳健经营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根据案防工作要求,加大学习培训力度,4月11日联社邀请消防教官对联社68名员工进行防火知识讲课,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的能力;4月27日举办案件防控和安全保卫教育培训班,72名员工参加培训,并进行测试。通过学习培训和测试,使员工的防范能力和意识得到增强,案件防控水平得到提升。
  (九)发挥内审监督职能,促进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开展
  县联社积极响应自治区联社“专项治理年”活动,联社对审计制度进行梳理和规范。根据自治区联社相关制度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内部审计处罚规定》。开展遵循性审计,重要岗位人员轮岗、离岗、离任等专项审计。联社加大重要岗位人员轮岗工作力度,审计部门对轮岗的14人进行专项审计。其中,会计主管7人,柜员1人,信贷员2人,信用社主任4人。针对各类现场检查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注重检查与整改并重,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经济处罚共计136人次,金额37600元,促进会计、信贷及其他业务的规范操作。
  (十)加大电子银行业务营销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县联社按照科学规划、积极稳妥的原则,加大POS机具设备的投入,提高和扩大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用卡环境。至年末,累计发展特约商户152户,布放机具162台,当年发展特约商户69户,布放POS机具69台,通过POS机具的安装普及,推动联社存取款业务的多样性,促进收单市场建设和各项经营业务的发展。截至年末,联社发展企业网上银行用户58户,完成计划103.57%;个人网上银行开户1551户,完成计划104%;手机银行开户1522户,完成计划的230%。IC卡、金融社保卡业务进展顺利,各网点刷卡器更换为能受理金融IC卡功能的刷卡器。于6月9日完成哈巴河县新农保数据核实工作,共核实数据11783条,年末全面进入发卡阶段。
  (十一)加强员工培训力度
  2014年,县联社累计举办信贷、会计、农信银、档案业务、ATM业务、安全保卫等培训班26次,参加培训员工626人次。通过培训加快员工接受新业务的能力,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十二)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014年,县联社党委紧紧围绕自治区联社党委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工作部署,开展“四风”自查和汇报工作,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得到持续有效的开展。通过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模范带头作用和创先争优意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原则,当年发展正式党员1名,发展预备党员1名。抓好着力点,按照工作的具体部署、员工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抓住切入点,全力以赴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能动性。
  (十三)完成基层网点硬件设施和规划建设,逐步完善“五小”工程建设
  截至年末,联社全面完成5个营业网点的办公楼及庭院附属工程新建工作,其中4个网点搬迁使用。新建网点均合理规划并建成较为整齐的小菜园、小凉亭、小食堂、小图书室、小健身房、小车库和员工宿舍等,旧貌换新颜,给基层员工创造舒适、宽敞的办公、生活环境,全面改善以往营业用房狭小、硬件设施简陋、员工生活困难的局面,乡级网点“五小”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年末进入申报验收阶段。联社综合办公楼主体工程通过相关部门的竣工验收。
  三、存在问题
  2014年,县联社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班子成员对理论学习仍然不够系统、全面,对不断更新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深入;对公存款增长乏力,近年来受国内经济下行形势影响,县财政项目资金逐年减少,且财政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和新区建设比例较大,已出现较大的财政赤字,从而导致联社财政性存款大幅下降;对各项工作管理更需要进一步细化,随着经营规模的逐年增大,联社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出台较多的管理措施,但对一些细节管理仍然不到位,制度执行力有待加强;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力度不够。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哈巴河县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哈巴河地区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