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军民共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494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军民共建
分类号: F832;F426;D64
页数: 2
页码: 306-307
摘要: 2001年2月,哈巴河县联合社成立以联合社主任王海勇为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县联合社开展“双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
关键词: 县联社 联合社 军民共建 拥军优属 武装部

内容

2001年2月,哈巴河县联合社成立以联合社主任王海勇为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县联合社开展“双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
  2002年12月1日,县联合社表彰2002年度双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库勒拜信用社被评为“双拥”先进集体。王海勇、刘登同、乔玉东、薛亮、古丽评为“双拥”先进个人。
  2003年4月6日,县联合社成立以主任王海勇为组长的拥军优属服务小组,具体负责联合社拥军优属服务工作。7月30日,县联合社为驻县武警某部官兵送去洗衣机、水果等慰问品,折合现金5000余元。同年,县联合社按照坚持方向,丰富内容,拓宽领域,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落实双拥创建任务。邀请驻县武警部官兵对信用社职工进行10天军事化训练。
  2004年8月,县联合社结合当年的共建工作,在干部职工中开展“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的拥军教育,举办《国防法》学习培训班,参加培训员工96人次。
  2005年8月1日,县联合社向县武装部捐赠电冰箱、洗衣机、饮水机、随身听以及体育健身器材,折合人民币1.6万元。当年,县联社成立军民共建活动协调小组,联社主任王海勇任组长。主要负责联社与共建单位活动计划措施的制定和接洽等事宜。
  2006年2月10日,县联社与县武装部建立军地相互走访,相互帮助支持制度。使军民共建、互助、互惠长态化、制度化。军地相互走访、互相帮助支持制度主要内容:确立协调发展,尊重理解,团结协商,相互支持等原则;确定军地双拥联系专题会议、座谈会,保持及时沟通,相互理解,力所能及帮助军地双方解决实际困难;每年组织联社干部到边防大队、边防连参观1次,接受国防教育,了解官兵生活;每年7月,县联社和共建单位举办军民共建国防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内容有《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农村信用社建设知识。由联社职工、县武装部、驻县边防官兵参加。
  2007年1月15日,县联社调整军民共建领导小组,把骨干人员充实到领导小组,为领导军民共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提高联社干部的军民共建意识。同时,制订军民共建计划。计划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向联社干部职工普及国防知识,使干部、职工了解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国防意识,激发拥军热情;开展多层次、多层面的国防教育活动,密切军民关系,促进军民团结;开展军事化训练,促进信用社各项工作的开展。
  2010年8月9日,县联社制定出台《关于在部队立功受奖士兵再奖励的规定》《重大节日和老兵退伍期间走访慰问制度》。当年,联社以创建双拥模范单位为目标,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服务、共同提高的宗旨,坚持“四个纳入”(把双拥军民共建工作纳入联社年度工作总体规划,纳入联社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纳入联社年终考核目标,纳入联社年度财务预算),使双拥军作的落实有经费保障,建设有目标,考核有细则。八一建军节联社领导走访慰问县武装部,送去价值2.6万元的液晶电视、立式空调等慰问品。为驻县边防某部送去课桌、餐桌、椅子等慰问品,价值0.26万元。10月,由哈巴河县武装部牵头,县联社组织落实,招录4名退伍军人,充实到联社职工队伍中。
  2012年8月1日,县联社理事长董朝晖代表联社慰问县消防大队官兵,送去慰问金8000元。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哈巴河县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哈巴河地区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