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财务收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484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财务收支
分类号: F832;F8;F426
页数: 3
页码: 241-243
摘要: 几十年来,农村信用社的财务收支总体上呈增长趋势。由于各种原因,不同时期,增长幅度不同。1976年以前,信用社的财务收支虽然每年有所增加,但速度很慢。到1976年底,全县信用社的总收入仅有20519元,比1966年的3514元增长4.84倍,年平均增长1700元。其增长缓慢的原因:一是农村以粮为主,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存款不多,贷款也少,信用社业务量不大;二是信用社放款利率低,贷款利息按实收进账,较长时间实行利随本清;三是信用社不以营利为目的,亏损由银行补贴,组织收入不积极;四是业务单纯,增加收益的渠道不多。
关键词: 财务收支 年平均 信用社 利息支出 总收入

内容

几十年来,农村信用社的财务收支总体上呈增长趋势。由于各种原因,不同时期,增长幅度不同。1976年以前,信用社的财务收支虽然每年有所增加,但速度很慢。到1976年底,全县信用社的总收入仅有20519元,比1966年的3514元增长4.84倍,年平均增长1700元。其增长缓慢的原因:一是农村以粮为主,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存款不多,贷款也少,信用社业务量不大;二是信用社放款利率低,贷款利息按实收进账,较长时间实行利随本清;三是信用社不以营利为目的,亏损由银行补贴,组织收入不积极;四是业务单纯,增加收益的渠道不多。
  这一时期,信用社支出的增长也不多。1976年信用社纳入大集体编制以前,信用社行政领导隶属于乡政府(公社),信用社不纳税,开支相对较少。真正由信用社支付的有两大项,一项是存款利息,另一项是各项费用,主要是工资、印刷账表费和公杂费。
  1977年至1984年,信用社的收支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收入方面:1984年总收入是27万元,比1976年增长12.5倍,年增长3万元。收入增长的因素,首先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放宽了农村政策,经济体制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多种经营。其次是调整信贷政策,重点支持商品零售业和个体私营运输,扩大了贷款规模,发展了存款,增加了业务量,促使收入增加。第三是贷款利率有所提高,并实行贷款按季收息和计算应收利息。此外,银行也给予信用社存贷款政策性补贴和代办手续费。支出方面逐年增加。增加的因素:一是职工数量增加,工资和福利项目增加,标准提高。二是存款增加,利率提高,利息开支增大。三是由于业务量的增长,各种费用如印刷、宣传、交通、办公等费用均相应增加。
  从1985年信用社恢复“三性”到1996年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的十年间,信用社的财务收支增长较快。1985县域信用社的总收入为35万元,比1984年增加8万元;1996年县域信用社总收入为309万元,比1984年多收入282万元,增长9.4倍,年平均增长23.5万元。总支出为456万元,比1984年多支出432万元,增长18倍,年平均增长36万元。随着农村集体土地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牧民生产积极性,经济市场逐渐放开,资金需求迫切,信用社有了发展业务的基础。收入增长的因素:一是信用社向承包户生产经营者放款增多,利息收入增加。二是利率提高。随着几次利率的调整,信用社银行转存款利率有所提高,放款利率也提高了,并且还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最高上浮到50%。此外,信用社调出的资金和在人民银行存入的特种存款,利率较高。三是信用社清收非正常贷款工作比以前有所加强,收入的利息增多。1986年以后,信用社的各项收支均在增加,但支出增长比收入要快得多。支出增长的因素:一是存款利率几次提高,定期存款比重大,利息支出增多。二是两次长期保值储蓄存款贴补额,由信用社自行消化。三是新职工增加,工资改革后工资薪金支出逐年增加。四是所社分门办公后,建造营业办公用房,折旧费支出增加。五是从1986年开始信用社缴纳税收和各种附加。六是随着贷款不断增长,呆账准备金提取的比例也在增加。
  1996年财务收支在1996年至2000年5年中最高,这一年的收入为309万元,支出为456万元,随后逐渐下降,至2000年收入降到222万元,支出也降到291万元。信用社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存款准备金、存款规模偏小、贷款利率调低以及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支出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存款利息降低。
  2001年、2002年信用社的收支均在增长,增幅不大。自2003起,财务收支增长较快,到2006年县联社总收入1306万元,比2000年增加1084万元,增长5倍,年平均增长181万元。总支出1185万元,比2000年多支出894万元,增长3倍,年平均增长149万元。
  收入增长的因素:一是抓住改革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支农再贷款的优惠政策,加大支农投入,利息收入增加。二是贷款利率提高,利息收入增加。三储蓄存款增加,壮大了资金实力。四是拓展存放同业资金渠道,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增加。五是代理委托收款业务,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增加。六是清收非正常贷款力度加大。支出增长的因素:一是存款增长较快,利息支出增加。二是存款利率提高,利息支出增加。三是工资改革,工资水平及相关提留增长较快。四是规范营业网点、改善办公环境、加强安全保卫等设施的开支增多。五是支农再贷款的利息支出增多。六是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力度增强。
  自治区联社成立后,自2007年起,县联社财务收支大幅增长。2007年总收入1897万元,比2006年增加591万元,增长45%;总支出1641万元,比2006年增加456万元,增长38%。到2012年末县联社总收入达到8326万元,比2006年增加7020万元,增长6倍,年平均增长1170万元;总支出5322万元,比2006年增加4137万元,增长3.5倍,年平均增长690万元。
  收入增长的因素:一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给予资金扶持政策,如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和发行专项票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壮大资金实力,加大支农投入,收入增加。二是贷款利率提高,利息收入增加。三是对公存款增加,尤其是财政低成本资金的增加,增强了资金实力。四是提高资金利用率,及时将富余资金存放到同业增加金融机构往来收入。五是代理委托收款、资金归集、受托放贷等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增加。六是发行银行卡,布放自动柜员机、POS机,科技新产品的快速应用,使中间业务收入实现多元化。七是控制非正常贷款增长。支出增长的因素:一是存款增长快,平均余额高,利息支出增加。二是存款利率提高,利息支出增加。三是人员激增及工改后工资薪金水平增长较快。四是基本建设、固定资产投入增长较快,如ATM机的全覆盖、营业网点的重建、车辆的购置等,折旧费支出增加。五是业务系统的不断升级改造,电子设备运转费增大。六是加强安全保卫等设施的开支增多。七是超额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哈巴河县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哈巴河地区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