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本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4834
颗粒名称: 一、成本构成
分类号: F832;F812;F275
页数: 2
页码: 237-238
摘要: 1984年以前,信用社的成本管理不规范,没有控制成本的考核指标和明确的成本管理制度。1984年,农业银行制定《六项经济考核指标》,其中存款费用率指标是构成存款成本的一部分,存款成本的另一构成部分是存款平均利率。年底,为综合反应资金来源、资金运用的平均利率和存款成本,新增会计决算附表《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平均利率和存款成本计算表》。
关键词: 平均利率 存款成本 控制成本 成本管理 信用社

内容

1984年以前,信用社的成本管理不规范,没有控制成本的考核指标和明确的成本管理制度。1984年,农业银行制定《六项经济考核指标》,其中存款费用率指标是构成存款成本的一部分,存款成本的另一构成部分是存款平均利率。年底,为综合反应资金来源、资金运用的平均利率和存款成本,新增会计决算附表《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平均利率和存款成本计算表》。
  1988年5月,农业银行、财政部印发《农村信用合作社成本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次有了关于信用社成本管理的重要文件。《暂行办法》明确信用社成本开支的范围:1.支付的存款利息,借用信贷资金和同业之间以及信用社之间调入资金支付的利息;2.按不高于一年定期储蓄利率支付的股息;3.按规定支付给信用站和其他代办单位或个人的手续费和没有固定工资的信用社民主管理组织成员、社员代表因参与信用社经营管理的误工补贴;4.固定资产折旧费;5.固定资产修理费,包括营业用房、办公用房、汽车、电子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的大修理和中小修理,按上级批准的金额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6.按规定经审查批准列入成本的出纳短款、结算赔款损失;7.在办理金融业务过程中直接发生的业务费,主要包括公用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奖金、职工教育经费、管理费等。
  1993年财政部颁布《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9月中国农业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办法》,要求自1994年起执行。至此,信用社逐步实现成本管理规范化。信用社成本具体构成包括信用社的各项利息支出;信用社与中央银行、其他银行及金融机构之间资金往来发生的利息支出;信用社在开展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手续费支出;营业及管理费用(包括业务宣传费、印刷费、电子设备购置与运转费、钞币运送费、保险费、邮电费、工资、税金、固定资产折旧费、呆账准备金、坏账损失等)。此后,反映信用社控制成本能力的经营指标主要有成本率、费用率、固定资本比例等;行业管理部门为考核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能力往往会下达控制成本的计划指标,主要有综合费用率、固定资本比例。信用社的存款基本上是储蓄存款,一年期(含)以上的储蓄存款占比极高,为优化存款结构,降低存款成本,激励员工组织低成本资金的积极性,自1992年起,设立低成本存款奖,按低成本存款平均余额增长量的万分之三计提。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哈巴河县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哈巴河地区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