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产风险管理体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482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资产风险管理体系
页数: 2
页码: 229-230
摘要: 一、管理理念;县联社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队伍管理机制建设步伐,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2008年以后,建立由理事会、监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风险职能部门等组成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同时逐步完善规范其职能,初步建立全面、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实现前、中、后台的分离,实现职能明确、责任清晰。;二、贷后风险监测;县联社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定》。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隶属于理事会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全社各类风险识别、计量、监测、评估并推动全员控制,实现全面风险管理。自2011年开始,根据发展战略和行业管理要求,确定风险偏好,制定风险分类、拨备计提、限额管理、资本保障、盈利能力、行业信贷、压力测试、风险预警等方面的战略,作为风险管理的根本准则和制定业务管理办法的基本依据。;三、质量管理评级体系;县联社根据《自治区农村信用社基层行社经营管理评级指导意见》和联社实际,重点从经营质量、管理能力和规模发展等方面对各信用社进行评级;年底评选经营管理评级优胜单位并奖励,同时将评级结果作为年终评选先进单位的先决条件,将年度违约损失率纳入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客观反映各信用社风险及经营管理状况,引导各信用社树立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稳健经营、稳步发展。;四、信贷资产结构调整;面对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县联社以风险限额管理为基础,实施信贷资产产品的考核,深入推进信贷产品结构的二次调整。根据各类信贷产品的风险程度和盈利能力,科学合理地制定优先发展类、适度发展类和限制类。县联社重视贷后管理工作,不断创新贷后管理和监测、检查方式,积极开展贷后风险监测工作,增强信贷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五、信贷资产风险分类;1988年,县域信用社执行财政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明确贷款按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划分,后3类合称不良贷款。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哈巴河县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哈巴河地区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